李自成的悲慘下場,逃亡時被當作流寇,農民一鏟子削掉他半顆腦袋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大明皇帝朱由校因服用丹藥過量被“補死”,年僅17歲的崇禎登基繼位。然而崇禎登基之後,擺在他眼前的卻是一個爛攤子。此時的大明王朝,內有宦官專權亂政,外有清兵虎視眈眈,可謂是有累卵之危。為了復興明室,崇禎盡心竭力,勤儉勤勉,並一舉剷除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勢力。但大明的危機並沒有徹底化解,同時也因為他的剛愎獨斷,朝中上下依然是黨爭不斷,起義軍也揭竿而至。

李自成的悲慘下場,逃亡時被當作流寇,農民一鏟子削掉他半顆腦袋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隨後率軍攻入北京城。大順軍一路勢如破竹,崇禎帝兵敗後為免受辱,自縊於煤山之上。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由於明朝官員腐敗嚴重,大明國庫極度空虛,大順軍所獲寥寥無幾。李自成為了“追贓助餉”,公然下令掠奪

李自成的悲慘下場,逃亡時被當作流寇,農民一鏟子削掉他半顆腦袋

一時間,北京城頓時如同人間煉獄,城中亂成一團,哀嚎不斷。為了蒐集金銀財寶,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大肆抓捕前明官員和城中富豪逼其捐銀,被拷打致死者不計其數。大順軍燒殺搶掠一週有餘,所得白銀70多萬兩。李自成認為大勢已定,完全把以前的軍規都拋諸腦後。不但下令讓手下兵將劫掠,自己也是縱情聲色。

李自成的悲慘下場,逃亡時被當作流寇,農民一鏟子削掉他半顆腦袋

大明亡國後,李自成最大的威脅已經變成了清軍。而當時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手握重兵,同時也持以觀望態度,在降順和降清之間猶豫不決。而李自成卻沒有看清形勢,不但把吳三桂的父親扣押做人質,其手下劉宗敏還把陳圓圓給霸佔了。吳三桂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選擇了打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最後在吳三桂與清軍的夾擊下,李自成被迫放棄北京,逃往西安。臨走之前,為了報復吳三桂,李自成將他全家30餘口盡數誅滅。

李自成的悲慘下場,逃亡時被當作流寇,農民一鏟子削掉他半顆腦袋

逃往西安後,此時的李自成已是民心盡失,形勢大變。在清軍和吳三桂步步緊逼下,李自成連戰連敗,最後又逃亡至武昌、江西等地。在逃亡的過程中,手下兵將人心渙散,眼看大勢已去,遂紛紛倒戈,到最後跟隨李自成的軍士只剩十幾個人。

李自成的悲慘下場,逃亡時被當作流寇,農民一鏟子削掉他半顆腦袋

當李自成逃至湖北九宮山之時,他的行蹤被當地山民發現。因為他們個個手持武器,當地山民以為流寇入侵,便聯手“剿匪”。在爭鬥過程中,李自成不幸被鐵鏟削去半個腦袋而死。

據康熙年間費密撰寫的《荒書》記載:“李自成率十八騎,由通山過九宮山嶺時,山民‘聞有賊至’,群登山擊石,將十八騎打敗。”

在這夥山民當中,為首的那個叫程九佰,和他一起殺死李自成的是他的侄子金二狗。

李自成的悲慘下場,逃亡時被當作流寇,農民一鏟子削掉他半顆腦袋

李自成死後,程九佰在他身上搜出一塊金印,這才發現自己殺的是大名鼎鼎的李闖王。程九佰得知真相後大駭而逃,徑往後山而去。後來清軍得知此事,對他進行封賞,程九佰也因此官至五品。

可嘆李自成一代梟雄,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