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透過這篇經典文學作品,看老舍的樸素美學

前言:老舍這位作家想必大家都已經是不陌生了,他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茶館》,《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是一位小說家,更是一位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綜觀老舍的作品,字裡行間處處都透露出一種樸素的美,但是這種樸素卻不淺顯和落俗。如今,我們就以《駱駝祥子》為例,來看看老舍作品裡的樸素美學。

《駱駝祥子》:透過這篇經典文學作品,看老舍的樸素美學

1.老舍的樸素美學,體現在文本成形上的質樸

《駱駝祥子》這部作品在創作技巧上的樸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取材入文的質樸

b.語言表達的質樸

c.框架結構的質樸

《駱駝祥子》這篇小說裡的主人公祥子和他所經歷的故事都是有原型的: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東大學朋友談起他僱傭車伕的經歷與見聞:一位車伕買了“洋車”不久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後還是受窮。

以上便是《駱駝祥子》這部作品的源泉。老舍先生在聽到朋友講述了這個故事之後就覺得這個真實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是可以進入一部文學作品的,所以他就開始了自己的創作。《駱駝祥子》這部作品講的是祥子三起三落的故事,小說中的故事和老舍先生朋友給他講的故事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雖然老舍先生在寫小說,但是他幾乎是原汁原味地入文。老舍先生這樣地安排就讓我們能更真切地理解那個時代和體會那個時代下勞苦大眾的悲痛。

北平的洋車伕有許多派:年輕力壯、腿腳伶俐的,講究賃漂亮的車,拉“整天兒”,愛什麼時候出車與收車都有自由;拉出車來,在固定的“車口”或宅門一放,專等坐快車的主兒;弄好了,也許一下子弄個一塊兩塊的;碰巧了,也許白耗一天,連“車份兒”也沒著落,但也不在乎。這一派哥兒們的希望大概有兩個:或是拉包車;或是自己買上輛車,有了自己的車,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沒大關係了,反正車是自己的。

以上文段出自於《駱駝祥子》的開篇。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有的作家善用比喻,有的作家善用反諷,有的作家善用意象……他們以此來塑造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我們再來仔細看看老舍先生的語言,樸實無華是《駱駝祥子》這部作品裡語言的最大特色。但也就是語言的質樸,奠定了整部作品淳樸但不失內涵的基調。

《駱駝祥子》:透過這篇經典文學作品,看老舍的樸素美學

談完了語言和取材,我們再來看看這部作品的框架結構。作品的框架結構也是非常簡單和便於理解的。開篇就寫祥子當上了洋車伕,然後一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完成了這部作品,而在敘述上也是以講故事來完成的,這種結構是文本創作的一個非常簡單但也十分經典的文本構建。然而,這樣簡單的結構框架卻撐起了《駱駝祥子》這部傳世經典,這也是老舍式樸素美學的成功。

2.老舍的樸素美學,體現在切入角度的樸素

駱駝祥子這篇文章是以祥子的人生境遇為主線來完成文本的。

祥子是社會最底層的一個人,也是一個絕對樸素的人。他來自於農村,父母在很小的時候就離他而去,十多歲就漂泊到大城市求生存。不過,雖然自己出生低微,但青春歲月總是理想的土壤。這時候的他飽含著一顆理想主義的赤子之心,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在大城市裡紮根,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然後娶一個媳婦安穩度日。祥子這個理想是不浮誇的,是低層勞動人民最樸素的理想,然而他的理想落實到現實生活中來,也免不了多重的波瀾起伏。

文章一開場就寫祥子憑藉自己的努力當上了洋車伕,這是祥子的踏實努力讓自己的理想變成了現實。但是好景不長,由於他生活在一個動盪的年代,所以自己的勞動果實也被逃兵擄走了,而他只在逃命中撿到了三隻駱駝。逃生後的他這時候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他開始重新攢錢,希望不久後自己又能成為一位自由的洋車伕。

就在他即將又擁有一輛自己的車時,他被偵探敲詐了。

這時候他的心理就開始了變化。他開始對這個社會產生怨氣,所以也有了人生中第一次基於怨恨而產生的墮落選擇,那就是和虎妞結婚。只要讀過《駱駝祥子》的都知道,祥子對虎妞是沒有那種男女之愛的,他更多的是把虎妞當做兄弟,他真正喜歡的是小福子那樣的女孩。之所以還是要和虎妞結婚,因為被偵探敲詐無家可歸的他需要解決生存問題,虎妞可以讓他再次擁有一輛車。

結婚後,祥子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而終結祥子幸福的是虎妞的難產而去。祥子為了給虎妞辦葬禮,不得不變賣了車,又成為了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然後就一蹶不振,開始墮落。

祥子作為一個樸素的人,擁有最簡單樸素的理想,但是都沒有能夠如願以償,這就是這本書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駱駝祥子》:透過這篇經典文學作品,看老舍的樸素美學

除了祥子,還有和祥子一樣樸素的虎妞,小福子等人。小福子出生貧寒,父親和兄弟都是屬於畸形人格,好吃懶做整天問著小福子要錢,以此才把她逼上了一條不歸路。虎妞雖然出生不貧窮,但是作者也寫出了她對愛情的樸素渴望。

作者在塑造小福子和虎妞這兩個人時,寄予了很多樸素的美好,但同時也給了她們最為悲慘的結局,這就加深了這部作品的震撼力。

3.老舍的樸素美學,體現在情感表達的樸素

綜觀二十世紀的文學,每個作家都在探索著自己的思想敏感點。

張愛玲以寫人性見長。在張愛玲的作品裡,幾乎篇篇都是傳世名著,但她的寫作主題也是具有很強的專一性的,那就是對人性的解讀。無論是《金鎖記》裡對曹七巧的心理分析,《紅玫瑰與白玫瑰》裡對兩性關係的分析,還是《茉莉香片》裡對親情的解讀,無一不是在人性分析中體現她的深刻。

錢鍾書以學者的姿態探索存在的意義。錢老最為著名的一部作品當然就是《圍城》。圍城的核心思想就是圍城裡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無論是婚姻也好,人生也好。他對人生存在意義的解讀是比較先鋒的,他的思想與國際上的存在主義實現了接軌。

魯迅以批判國民的劣根性,喚醒沉睡中的人的革新意識為主。魯迅的作品已經是家喻戶曉,他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名望是因為他把自己的寫作和醫生的治療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屬於自己獨特的思想藝術,而這又是非常有具有現實意義的。

白先勇以超出年紀的成熟來看命運起伏,茅盾探索的是某個特定時代下的人的承受力和對抗力……。

而老舍先生的情感抒發則是非常質樸的。他塑造了祥子,小福子等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這些人物形象,生活場景也是底層人民的日常所在,故事發展也是底層人物的生命歷程,以此來表現在當時那個北洋軍閥統治的年代,底層人民生活的幸苦、悲劇和迷茫。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這部作品裡所表達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同情心的外化,也是人文表達中最為樸素和簡單的一種。然而,就是這樣樸素的老舍,也成為了二十世紀裡與能上述作家並列的創作者。

《駱駝祥子》:透過這篇經典文學作品,看老舍的樸素美學

雖然老舍的《駱駝祥子》寫的是上個世紀的故事,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樸素美學是值得現代每一個寫作者所借鑑的。

清末啟蒙思想家嚴復在《天演論》中對翻譯提出了三個原則:“信、達、雅”。“信”指的是要符合事實邏輯,“達”指的是要準確,“雅”指的是語言要得體,這是翻譯的三個基本原則,也是翻譯的三個難度。

嚴復提倡的的翻譯美學其實也可以帶到文學創作中來,而帶到文學創作中來的樣子就是老舍《駱駝祥子》的樣子。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駱駝祥子》這部作品無論是在語言上、結構上、內容上、表達的角度上還是抒發的情感上,都不具備“驚豔”的文學特質,都是樸素的,但是這部作品就是讓我們讀後內心很震撼,祥子等人的人物形象很深刻,愛不釋手原因就是老舍先生在寫作時遵循生活邏輯,取材原汁原味,表現手法質樸但人物形象表達得惟妙惟肖,情感表達得真實有效才把樸素這種美學發揮到了極致,讓我們在樸素中看到了深刻,所以才會有了《駱駝祥子》這部經典之作。

“信,達,雅”這個基本的翻譯美學的內涵就是在翻譯一部作品的時候不求空洞的華麗堆砌,但求簡單,準確和真實地敘述。這和《駱駝祥子》裡表現的樸素美學是一脈相承的,也是我們這些創作者很有必要借鑑的:

在創作中,樸素也是一種美學,如果我們能讓自己的文本符合生活邏輯,在表達上也準確和得體,進而言之有物,力求完美,就算是用最樸素的藝術手法表達最樸素的情感,也會讓自己塑造的形象入木三分,表達的情感力透紙背。

而當我們像老舍先生一樣把樸素美學發揮到了極致後,也就基本能體味老子在《道德經》裡說的:“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的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