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西意外身亡後,三毛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邵金明


可以從三毛的作品讀出,她的快樂和溫暖大多是在描述和荷西在一起的時光。荷西的突然離世給三毛生活帶來重創,三毛在臨終前也沒有走出自己心愛的丈夫突然離世的陰影。

三毛的一生是充滿坎坷的,她的心思細膩敏感,也許只有何西能夠安撫,他像是三毛的一劑良藥。所以離開荷西的三毛像是浮萍,徹底失去了停靠的港灣。從他們相處的細節來看,荷西是浪漫有趣的歐洲男人,給三毛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歡樂。

當失去此生摯愛的三毛很難有勇氣重新生活,我相信她曾經也努力嘗試一個人好好生活,或許是回憶的力量太強大,又或者是三毛的執念太深太愛荷西,所以再也沒有力量獨自一個人面對生活。三毛其實是很依賴荷西的,沒有了荷西的寵愛和陪伴,三毛的生活是難以繼續向前的。

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魔都欽兒


不管誰失去摯愛都會感覺這個世界殘酷無比吧。

荷西和三毛相識於年少,三毛在歐洲求學,荷西還是個高中生,三毛是個大學生。荷西每每跑到三毛的學校,帶著鮮花送給三毛,並告訴她我喜歡你,我要娶你。三毛並沒有對這個高中小男生有什麼感覺。 只是每次都笑著離開,完全是一個學姐對迷弟的態度。最終有一天,荷西再次出現在她面前,告訴她,自己要去當兵了,回來就會來找她。三毛也沒把這個當回事,可是後來再也沒見過荷西。

期間,三毛畢業,去找工作,也談了一段談戀愛,可是最後卻沒有什麼收穫,不管愛情還是事業都是一塌糊塗。這樣的生活沒有過太久。知道有天一個同學告訴她,荷西要來找她。

那是美好的一天,三毛從再次見到荷西的時候就心醉了,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真的再等待這天,還是對高中時荷西的話難以忘懷,可是她愛上了荷西。

他們一起去了非洲,去了撒哈拉,把消息告訴自己的父母,在西非的一個小教堂裡舉辦了婚禮,而結婚用的花朵甚至是一顆西蘭花。這沒有什麼,對於三毛,和荷西在一起就是天堂。他們的生活快樂而又有些艱辛。兩個人工作的地方太過遙遠。三毛甚至願意每天下午驅車幾個小時去荷西那裡,只為接他回家。後來,她直接辭掉了工作,去找荷西,定居在他工作的地方。這樣每天他都可以見到自己。

美好總是永恆的,美麗的東西也是脆弱的。荷西就是這麼沒有預兆的出事了,他的工作是潛水作業,可是這次潛水他卻沒有再能上岸後,等到三毛說我愛你。就在三毛剛剛送走自己父母的時候,再回來已經天人永隔。

寫到這裡,大家應該非常清楚這種體會了吧。兩個交織在一起靈魂,突然被上帝收回一半,痛不欲生已經不能描述這種感覺了,世上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撫慰一個難以癒合的靈魂創傷! 三毛回到臺灣,她寫書,找朋友聊天,讓自己忙個不停,可是在深夜她忘不掉荷西。過著白天夜晚截然不同的生活。不堪心理重負,過度思念荷西的她最終也自己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一首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流浪遠方

流浪


煙雲浩淼道


荷西意外身亡後,三毛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作家三毛的名言: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要掉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會落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

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她的代表作有《撒哈拉的故事》、《夢裡花落知多少》等等,她是一個奇女子非常感性,不是一個活在俗世裡的人。從她的作品裡可以看出三毛自殺不是意外,是荷西的死引燃了這根導火索,她是有抑鬱傾向的,這種傾向來源於她小時候受到的心理創傷。這個問題咱們後面再討論。

記不清是哪一年是在《青年文摘》還是《知心》雜誌上,看過一篇介紹作家三毛女士和荷西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愛情故事,故事很短,只是瞭解了他們的隻言片語。

今天為了能和作家三毛女士感同身受特意去了一趟海邊一趟,坐在大海邊的礁石上,近距離感受了一下大海和海沙的風情。海風夾雜著鹹腥味道迎面撲來,它的氣息濃烈而溫柔!

天高雲淡,寧靜致遠,天遼海闊,在這樣的環境下。內心是空靈的,身心是愉悅的,哦!我明白了我要尋找的答案在這裡。大海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撒哈拉沙漠世界獨一無二,狂野不羈!

父母、荷西、大海、撒哈拉就是為三毛而生!

要說荷西意外死亡後,三毛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還得從三毛的生平說起。

三毛原名叫陳懋平,後改名陳平,1943年生於重慶,後隨父母定居臺灣,中國臺灣當代著名女作家,在三毛短暫的一生中,作品包括(譯著)多達二十多部,祖籍浙江定海,父親是律師,母親不詳何種工作。

人都說愛情是不分國界的,果然如此。緣分這東西誰能說的清?三毛和荷西結緣於西班牙,是一位歐洲人,年長荷西8歲,荷西可能對三毛一見鍾情💘還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不得而知,但他立刻迷上了三毛,荷西要三毛等他六年,他要讀完大學,服完兵役就娶她。

其實三毛當初沒有把荷西的話放在心上,覺得荷西還是個孩子,當初他們相識的時候,荷西還在上高中。

六年過去了,荷西兌現了當初對三毛的諾言,他回來娶她了,於是王子與公主的童話開始了,雖然他們沒有錢,沒有任何物質基礎,但三毛是一位隨性而灑脫的女子,從來不看重物質。一個偶然的機會三毛接觸到了美國地理雜誌這本刊物,她深深地被書中撒哈拉大沙漠的雄渾壯觀而震撼!

於是荷西就義無反顧和三毛來到了她心中的心靈家園——撒哈拉大沙漠,它形成於250萬年以前,面積906萬平方千米,最高氣溫57.7度,是世界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

在撒哈拉沙漠,三毛和荷西的房子是租來的,居住環境極其惡劣和簡陋,真的是一無所有,哪怕屋子裡有一隻能坐下來歇歇腳的木凳也好,更別說睡覺的床了。

即使這樣三毛也豪不灰心和退縮,荷西白天出去上班,三毛就在家甘當一名家庭主婦,為荷西洗衣、買菜、做飯。為了省點錢,三毛寧願捨近求遠。

三毛和荷西租住的房子,後面的走廊只有四步之遙,前面就是一片墓地。他為了和她愛的人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床,和別人要了幾張包裹棺材的木板回來,他們倆人親自動手做成了一張床,好像還做了幾件別的小物件,為了裝飾他們的愛巢,只要是她認為有藝術氣息的,都要淘回來擺在家裡,大象的頭骨三毛認為有欣賞價值,她直接從野外拿回來擺在家裡。

荷西和三毛的愛就這麼無聲無息的在時光裡流淌,幸福著她和他。

可是還有一句話:人生誰也不知道幸福和意外哪個會最先到來。

在荷西30歲的那個中秋節,因在海底潛水而意外身亡,這對三毛來說是致命的打擊。災難和不幸就這麼在她身上發生了,三毛的姐姐說三毛曾一個人用手挖荷西墳墓的泥土。

荷西是三毛精神的寄託,荷西撒手人寰離他最寵愛的人而去,沒有留下一句話,三毛的心也就死了,但是為了他的爸爸媽媽她又不得不裝堅強活下去。要是沒有愛她的爸爸媽媽,她早就去追隨她的荷西去了。

三毛本就有抑鬱的徵兆,這源於一個讓人氣氛的事件。

三毛在初二的時候數學常常得零分。後來三毛髮現數學老師每次小考的時候都是課本後的練習題,為了不留級三毛就把題目背下來,她一連得了多個一百分,於是數學老師懷疑她作弊,三毛說你雖然是我的老師,但是你不能羞辱我。老師非常生氣於是給三毛現場出題,三毛得了零分,老師為了羞辱她在她的眼睛👀四周畫上代表零分的圓圈。

三毛幼小的心靈如何受得了這般羞辱,第二天在教室暈倒,以後多次暈倒,後來逃學,休學,留學西班牙等等,後經人指點踏上文學寫作之路。

在三毛初中被數學老師侮辱以後,她內心其實就變得非常自卑、為了逃離那個讓她受盡羞辱毫無臉面可言的是非之地,她的選擇是逃離,她不在相信任何人,要不然為什麼她非要選擇去撒哈拉?大海邊?是她把自己的心門上了把鎖,不再輕易信任任何人,除了她的荷西。如果把三毛比作一塊美玉,那麼荷西就是這塊美玉上的一顆珍珠,彼此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人能夠把他們分開。

荷西懂三毛,不用任何語言,荷西就是上天送給三毛的最珍貴的禮物。

自從荷西意外去世後,三毛內心更加慌亂恐懼,❤心無依無,沒有人懂她,這可以從三毛的眾多文字中可以看出,她已經抑鬱的相當嚴重了,幻覺幻聽,心心念念整個世界都是她的荷西。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三毛在荷西死後更加悲觀厭世,除了荷西沒有人能夠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她活在荷西和她自己的內心世界裡,不願和任何人進行情感交流,逃避現實,導致她日復一日的更加痛苦的內心。

如果一個人有心理上的障礙,逃避現實、害怕和人交流,她一定是在幼年或青年遭受過嚴重的心裡創傷,要不然一個好端端的人不會在成年後變成封閉自己、自卑、逃避。

一個人的內心是有容積的,就好比是一個氣球,一直給往裡給打氣,打氣,終有那麼一刻氣球會突然爆炸,三毛我想也是種情況。

荷西走了,三毛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沒有了,沒有人能和她進行心靈和心靈的交流了,比如從三毛的隻言片語就可以讀出她內心的痛苦、無助、逃避、悲觀厭世等等。現給朋友們摘抄幾段:

💘三毛💘:比如與朋友夜遊大廣場三毛說的話:每踏一步,心中都是淚,什麼樣的回憶都在踏碎,像把心❤放腳下踩一般……,踏碎的充塞著怎樣的空間,是怎樣的世界?

💘三毛💘:前一陣子深夜裡與父母談話我突然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她母親聽後立刻淚崩,三毛說她母親一句刺激她的話也不敢說,只是喃喃的說你再試試,你再試試,不是不給你選擇,請你再試試活下去,所以我是沒選擇的,做暫死鳥的,雖然我的翅膀斷了羽毛脫了……。

總有那麼一天在超越我們時空的地方,會有六張手臂溫柔和平的將我迎入永恆,那時的我會又哭又笑著,他們一定是爸爸👦媽媽👧荷西🙇然後沒有回顧的狂奔過去……。

三毛對荷西的愛,慢慢的,唯有太平洋可以盛得下;

三毛對荷西的情,唯有撒哈拉大沙漠的沙粒可以數的過來,儘管三毛堅持了十多年,可是她還是以自殺的方式追隨荷西去了……。

斯人已去,世間再無三毛、荷西,他們去天堂了,但願他們不再有分別的痛苦,也祝願三毛女士快樂、陽光!


虎皮蘭白菜


痛失所愛後,三毛的情感世界徹底崩塌。也許就是那個時候,三毛患上了憂鬱症,從此再也沒有走出來。


A文子637


荷西意外身亡後,三毛最後回到臺灣,也遇到過戀情,但顯然,最終沒在一起。包括她回來到四川,給人的感覺也總是在飄泊。也許和荷西的愛與婚姻,是她今生的宿命。荷西走了,她再也遇不上荷西那樣的男子了,靈魂隨荷西去,軀殼在世間飄走,在經歷一些不如意,就輕易地放棄了生命


那些驚豔時光的紅顏


在荷西走後,三毛可能有些寂寞、孤單、孤獨,獨來獨往,天馬行空……但在荷西走後,三毛還是一個人生活了十一、二年才走掉的,她還是很堅強的。三毛的走,並不是因為荷西走了她失去了精神支柱或依靠而跟著走的,她是因為完成了她今生的使命或歷程而走了,她還是堅強的一個人。吾個人認為,她更不是什麼抑鬱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