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陳氏》八續修族譜序

族有譜猶如木有根水有源,木有根方能根深葉茂,水有源才能源遠流長。吾族故里東海縣大村。初修族譜記載:“始祖自東海來……,先祖考歿於東海大村(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鄉大村),名諱莫知,墳墓莫考,而世譜既明”。六修族譜記載:“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始祖母趙太君率二世祖乾、艮、震、巽、坤、兌兄弟六人,遷居山東省日照縣車疃(今東港區西湖鎮陳家莊)”。始祖遷住車疃不久,朝廷開始號召移民,隨後又頒佈“二丁抽一”的法令,於是六位二世祖被迫分徙。乾祖遷居臨朐縣城南黑龍溝,艮祖遷居沂水縣西關,震祖遷居莒縣北關,巽祖遷居諸城縣枳溝鎮,坤祖遷居角山後夷行村(今東港區黃墩鎮南陳家溝),兌祖與始祖母住車疃。至此,先祖在東海大村經受倭寇的搶掠之災,兩次遷徙之難,開始過上穩定的生活。

吾族家譜創修於明成化十八年(一四八二年),其後又經過六次續修。特別第七次,六大支進行大合譜,修成族譜四十卷。而且還對行輩用字做了規範統一。規定:二十六世前各大支的行輩用字不再改動,從二十七世(希字輩)始,統一使用“希淑常為祥,修成自現光,嘉名傳百代,萬世兆其昌”的行輩用字。同時考慮到吾族六大支人多支繁,一世一字起名易重複,又編撰了四字一世的行輩用字,其順序為:“希興從正,淑建永同,常立宗譜,統緒為貞,吉祥延祚,聿修咸亨,孝敬成訓,自古友生,乃現祖澤,光發舜英,雲楚嘉績,和曲令名,傳來東海,五百年贏,朝代雖更,萬戶悠清,奕世載德,予兆頌聲,其保昭穆,庶昌族榮”。至此,六大支的行輩用字開始延用,實現了幾代人大合譜和統一行輩用字的願望。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續譜家族旺,入譜家業興。全族宗親要秉承“農耕持家,讀書興家,與人為善,和氣致祥,誠實做人,踏實辦事,德信奉獻,愛國立家”的家訓,宏揚祖德,振興族業,建立和諧家庭服務社會。是為序。 《日照陳氏》八續修族譜編纂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