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中國自秦朝以來,歷經了十幾個不同的朝代,在歷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在史料當中留下的記載裡,卻往往很少提到他們的墓葬在何處。除了避免自己死後墳墓被挖,也許也是因為在古代社會,死者為大的思想深入人心吧!所以除了一部分人的墓葬明確記載在史料上之外,很多其他的墓葬,都是靠人類的活動才意外發現的。

比如說村民挖出秦始皇陵墓,就是因為打井才意外發現的。而在1974年,在村民的開山活動當中,村民也意外踩出了一座古墓,在考古專家到來之後,在這個墳墓當中,發現了將近上萬件國寶,但是其中卻有幾件“怪獸”,讓專家都感到困惑不解。

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在河北的一個小村莊附近,一直以來都有兩個扎眼的土包。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村子裡對這些土包的來歷已經不知道了。在1974年,村子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對附近的山地開始了整地開發。土不夠了就來這裡取,久而久之,這個土包之下的寶物,就被人們挖掘了出來。

有一次,當人們再一次來到這裡取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不少磚瓦的碎片。這個消息在附近不脛而走,最後傳到了考古學家的耳中。但是等他們到來的時候,這個土包早已經被村民破壞得差不多了,就連墓頂都已經被人所挖的一乾二淨,在墓室內,還出現了不少有年頭的盜洞。

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面對這種情況,考古隊以為自己已經來晚了,對現場是大失所望,於是準備打道回府。就在走的前一天,當地的村民再一次去取土,但這一次村民卻一腳踩出了大洞。覺得事情不對勁的村民,急急忙忙告訴了正在收東西的考古隊。

考古隊再一次回到墓葬中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在這個古墓的下面,很有可能還有一個墓。可是在考古的歷史上,墓中墓的情況幾乎沒有出現過,專家們也不好妄下結論,再加上這座古墓是春秋時期的,那下面更老的古墓,豈不是要比春秋時期還要早麼?這些猜想激起了考古隊的興致,於是順著這條線索,慢慢地挖掘下去。沒想到的是,在繼續下挖之後,考古隊居然還真的發現了底下的古墓。其中的文物,甚至多達數萬件。

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根據後面專家們的統計,這座古墓的出土文物,多達上萬件。其中最珍貴的,還要數“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十五連盞銅燈”,等等。但是最能夠激起考古學家興趣的,還要數其中的四件“怪獸”。

就連見多識廣的學家們,在翻閱史書之後,也沒有找到這幾件文物的具體記載,只好將他們稱為“錯金銀雙翼神獸”。而這底下的古墓,也被考古隊確定了來源。這個墓葬並不是墓中墓,而是古代中山國特有的安葬形式。上面的空墓只是為了欺騙盜墓者,而真正的墓葬則在其下和兩邊。這個形式也是在古代中山國裡,具有代表性的墓葬結構。而這些發現的怪獸,形象類似獅子,卻有著兩個翅膀。四隻當中兩隻頭向左,兩隻頭向右,但是造型上都是一樣的。

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在當時,這四件怪獸都是第一次發現。專家們在研究之後認為,這個古墓很有可能,是不屬於漢文化圈的。因為這些怪獸的造型,在正史當中完全沒有記載。相反,這些怪獸的造型,更偏向古代西方的文化,比如說古埃及的狗頭人身的神明,古代亞述帝國的人面公牛等怪獸。

在當地的文化當中,這些怪獸都是神明的象徵。但是中山國是在中國的,常見的神獸也都有著自己的起源和寓意。那麼這個墓中發現的怪獸,又是怎麼來的呢?對此,專家們有了兩種比較主流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這種怪獸是《山海經》中出現的“飛廉”。在古代的神話當中,是作為風神出現的。但是卻有不少人都表示反對,因為這些怪獸和飛廉的形象有著一定的偏差,雖然說很多地方相似,但是飛廉身上是長毛的,這些怪獸卻沒有。

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另一種說法是這些怪獸是“辟邪”。辟邪在三國時期,是軍隊裡常常出現的神獸,寓意為勇猛、平安,在作戰的時候常常出現。但是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存在時間差的問題,雖然說形象極其相似,但是中山國墓葬的出現時期,要比東漢末年早了數百年。除非說是在中山國覆滅後,這些文化得到了後來者的繼承,並且在東漢末年發揚光大。但是不管怎麼說,“錯金銀雙翼神獸”依然是我國的國寶級文物,在河北博物館中一直展出著。

一腳踩出“無底洞”,發現了萬件國寶,專家卻搞不懂這種“怪獸”

1.《山海經》

2.《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