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徐無鬼》:聽話不如聽音,觀人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神


莊子《徐無鬼》:聽話不如聽音,觀人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神

《莊子.徐無鬼》徐無鬼曰:“嘗語君,吾相狗也。下之質執飽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質若視日,上之質若亡其一。

徐無鬼拜見魏武侯,武侯笑曰:“以往請你都請不來,今天怎麼肯主動見我了呢?是不是在山林中隱居久了耐不住寂寞了也沒有酒肉吃了?”

徐無鬼答:“我看你整天聲色犬馬,而這些都會傷害你的身體和心性,我是怕你病倒了,所以來看望你,我有什麼好讓你擔心的?”

魏武侯超然若失,無所應答。從以上對話也能看出徐無鬼和武侯應該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才有接下來的談話。


莊子《徐無鬼》:聽話不如聽音,觀人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神

徐無鬼說:“你可知道我是怎麼看出你身體有問題的嗎?我會麻衣神相,但上等看相不是看五官,而是看神韻。我有一個本領,那就是相狗。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什麼是上等狗、中等狗和下等狗。下等狗就是護食狗,為了一口吃的就齜牙扭嘴,草木皆兵,如臨大敵(暗喻魏武侯見面就以為徐無鬼是為了一口吃的而來的)。這樣的狗往往是夾著尾巴低著頭走路的,它象狐狸一樣貪婪狡猾,看家容易被人收買,對主人也不夠忠實;中等狗都是抬頭走路,耳聽八方,眼觀六路,不是主人給的食物,一律目不斜視,保持高度警惕,並護主心切;而上等狗外表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主人只要一聲令下,則動若脫兔,敢於上刀山下火海,好像身體不存在一般(若亡其一)。”

魏武侯聽得如醉如痴,哈哈大笑。


莊子《徐無鬼》:聽話不如聽音,觀人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神

徐無鬼繼續說:“我最拿手的不是相狗,而是相馬。有些馬看上去很好看,也中規中矩,很溫順,其實這樣的馬很普通,只能用來駕人拉車。最好的馬看上去心不在焉,站立如睡,行走如病,但是一旦奔跑起來,如箭在弦,超逸絕塵,不管深溝大涯還是荊棘鉤刺,一如平川,勇往直前。所以武侯啊,你不能只看表面,而看不到人的神韻,你看我布衣粗褐,好似沒有什麼精神,你就認為我是來混吃混喝來了?”

魏武侯笑得前仰後合,頻頻頓首,揖手揖手再揖手,渾身自在。

《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莊子《徐無鬼》:聽話不如聽音,觀人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神

紀渻子訓練鬥雞有一套,他善於觀察鬥雞的神韻來判斷這隻雞是不是真正的勇士。他受周宣王委託訓練鬥雞。訓練十天,周宣王讓人來問訓練得如何了?紀渻子說“還不行,這隻雞脖子伸得很長,一副驕橫的急急火火的樣子,這樣上戰場就會急著先出招,一定會被其它鬥雞抓到漏洞,被一招反制,一命嗚呼的。”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又帶來口信詢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它現在聽到其它雞的風吹草動就立刻警覺炸毛,還是心虛不自信,不懂得調配自己的體力,這樣上戰場也撲稜不了幾下”。又過了十天,已經一個月的時間了,周宣王再問,紀渻子再答“還是差一點,它現在雖然不緊張了,但還是擺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有點自以為是了,我得找幾隻雞來圍攻它,去去它的傲氣。”到了第四十天,周宣王又問可訓練好了嗎?紀渻子胸有成竹地說“這下可以了,即使有雞來挑逗它,它也好像沒事一般,胸中沒有任何恐懼感,看上去呆若木雞,但是它越是不動,其它雞越是不敢靠近,叫兩聲就掉頭縮首逃跑了。這才是真正的內聖外王,將無往而不勝。”


莊子《徐無鬼》:聽話不如聽音,觀人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神

《莊子.山木》: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主張一毛不拔而利天下的楊朱先生來到宋國,住在一家旅館。旅館的主人有兩個老婆,一個老婆長得醜,一個長得漂亮,但是明顯看出旅館主人疼愛的是長得醜的老婆,那個長得漂亮的卻不得待見。楊朱感覺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只愛那個長得醜的老婆。旅館的主人說“長得醜的老婆知道自己長得醜,所以什麼都不計較,那個長得漂亮的老婆天天自以為是,讓我討厭。”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聽話不如聽音,觀人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