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司馬懿臨終留下一計,千年後竟被老農破解,為何時人笑司馬懿輸給了諸葛亮?

忠肝義膽嶽老三


導語:提到諸葛亮,第一時間想到的想必是與他糾葛最深的周瑜了,“既生瑜何生亮”,看著都替周瑜小可愛委屈,可惜今天我們不談論“瑜亮”,我們要談的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那麼他們之間有什麼故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諸葛亮何許人也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的一生,“公故無我,忠故無私,無我無私”,也就是他的一輩子都在為天下謀算,為君主出謀劃策,哪怕到劉備的兒子之際,也是鞠躬盡瘁,有《出師表》為證。

司馬懿又是什麼樣的人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醜”,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闢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升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軍擒斬孟達,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司馬懿留下何計?為何會說輸給了諸葛亮?

早在在公元234年的時候,諸葛亮因病在五丈原逝世後,被麾下大將從扶靈帶回到成都,但是孔明對自己墓穴的問題很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就是簡單地讓四個士兵,抬著他的棺材持續前行,無論繩子在哪個地方斷掉了,就將直接將諸葛亮葬在什麼地方。可憐的是,這些士兵再次回到成都的時候,被劉禪秘密派人殺了,自此以後諸葛亮的墓穴到底在哪,就成為千古謎題。

但是司馬懿卻是個聰明絕頂的人,臨死的時候也想學諸葛孔明留下這樣一個計策,事實上他並沒有像是諸葛亮的在傳說中那樣,故弄玄虛,裝神弄鬼,而是正常的安葬,在他臨死之前曾下令:“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意思是說,把我的屍骨葬在首陽山,不可以立墳,不可以植樹,不能準備貴重物,死之後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和我合葬在一起。

2010年的一個夏天,河南偃師縣南蔡莊有個老農在首陽山上勞作,結果用鋤頭刨出了一塊石碑,上面雕刻著一名手拿戰斧的武士。經專家研究、挖掘、考證此處正是司馬懿墓。而諸葛亮的墓葬至今仍未找到,司馬懿千算萬算卻沒有躲過老農的鋤頭。以此來看諸葛亮之計更高明。

從這一方面也能夠證明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的,他知道自己死後,一定不會讓人找到自己的墳墓,司馬懿精心準備了這麼久,結果還是被人找到了墳墓。曾經還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如果我們曾經到過諸葛亮的一個墳墓裡面,只是一個衣冠冢而已。裡面還立一個牌子,說幾百年後劉伯溫會到這裡,當時劉伯溫就嚇傻了,因為諸葛亮名過其實,結果這麼厲害,當場就跪了下來。

而司馬懿的墳墓卻被一個農民一鋤子就給挖出來了,這兩個進行對比一下,諸葛亮自然是更勝一籌。

總結:人的成功有時候真的三分靠運氣七分靠打拼,司馬懿和諸葛亮其實都不弱,對於我們來說,大部分人還是站諸葛亮的,畢竟當年揹他的出師表是我的噩夢,原諒我有點跑題了,兩人之間吧各有千秋,司馬懿相對來說確實沒有諸葛的名氣大,他再怎麼機關算盡,也難逃世事難料,越不想被人發現卻歪打正著,你們對此有何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