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司马懿临终留下一计,千年后竟被老农破解,为何时人笑司马懿输给了诸葛亮?

忠肝义胆岳老三


导语:提到诸葛亮,第一时间想到的想必是与他纠葛最深的周瑜了,“既生瑜何生亮”,看着都替周瑜小可爱委屈,可惜今天我们不谈论“瑜亮”,我们要谈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诸葛亮何许人也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的一生,“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也就是他的一辈子都在为天下谋算,为君主出谋划策,哪怕到刘备的儿子之际,也是鞠躬尽瘁,有《出师表》为证。

司马懿又是什么样的人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懿留下何计?为何会说输给了诸葛亮?

早在在公元234年的时候,诸葛亮因病在五丈原逝世后,被麾下大将从扶灵带回到成都,但是孔明对自己墓穴的问题很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就是简单地让四个士兵,抬着他的棺材持续前行,无论绳子在哪个地方断掉了,就将直接将诸葛亮葬在什么地方。可怜的是,这些士兵再次回到成都的时候,被刘禅秘密派人杀了,自此以后诸葛亮的墓穴到底在哪,就成为千古谜题。

但是司马懿却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临死的时候也想学诸葛孔明留下这样一个计策,事实上他并没有像是诸葛亮的在传说中那样,故弄玄虚,装神弄鬼,而是正常的安葬,在他临死之前曾下令:“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意思是说,把我的尸骨葬在首阳山,不可以立坟,不可以植树,不能准备贵重物,死之后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和我合葬在一起。

2010年的一个夏天,河南偃师县南蔡庄有个老农在首阳山上劳作,结果用锄头刨出了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一名手拿战斧的武士。经专家研究、挖掘、考证此处正是司马懿墓。而诸葛亮的墓葬至今仍未找到,司马懿千算万算却没有躲过老农的锄头。以此来看诸葛亮之计更高明。

从这一方面也能够证明诸葛亮是神机妙算的,他知道自己死后,一定不会让人找到自己的坟墓,司马懿精心准备了这么久,结果还是被人找到了坟墓。曾经还有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如果我们曾经到过诸葛亮的一个坟墓里面,只是一个衣冠冢而已。里面还立一个牌子,说几百年后刘伯温会到这里,当时刘伯温就吓傻了,因为诸葛亮名过其实,结果这么厉害,当场就跪了下来。

而司马懿的坟墓却被一个农民一锄子就给挖出来了,这两个进行对比一下,诸葛亮自然是更胜一筹。

总结:人的成功有时候真的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打拼,司马懿和诸葛亮其实都不弱,对于我们来说,大部分人还是站诸葛亮的,毕竟当年背他的出师表是我的噩梦,原谅我有点跑题了,两人之间吧各有千秋,司马懿相对来说确实没有诸葛的名气大,他再怎么机关算尽,也难逃世事难料,越不想被人发现却歪打正着,你们对此有何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