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書房在古代又叫書齋,是專門用作閱讀、寫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文人眼中,書房既是他們追求仕途的起點,更是他們逃避黑暗政治與社會爭鬥,尋找自我的終點。紅袖添香焙名茶,雪夜閉門讀禁書,想想就很美。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不是所有放書的房間都能稱作書房的,書房還有蠻多講究的。明代學者高廉所寫的《高子書齋說》中有載:書齋宜明朗,清淨,不可太寬敞。明淨則可以使心舒暢,神氣清爽,太寬敞便會損傷目力。是不是很有趣?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也不是所有的裝飾物都適合放入書房的。對於書房的裝飾,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得好:“宜簡不宜繁”。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燈一人一卷書,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唐代劉禹錫雖只有一間簡陋的書房,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誰都願有這樣的書房,吟詩作畫,彈琴對弈,歡欣會友,不亦樂乎。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當然,作為傳統文人心目中最後的港灣,書房裡不只有這些,還有文房清供。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所謂文房清供,不過是中國傳統文房輔助用具的一種雅稱,也稱文房雜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藝造型和極具觀賞性的器物組成,而又被稱為文玩。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文房清供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如筆筒、筆插、筆匣、筆掭、筆洗;墨盒、墨床、水注、水丞;鎮紙、臂擱、裁刀;硯滴、硯屏、印章、印盒、帖架、文具箱等,可謂包羅萬象、琳琅滿目,既點綴了書案、又能賞玩自怡。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在文房清供裡面,菖蒲非常受人們歡迎。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歡在自家的案頭上擺放一盆或者兩盆的菖蒲。盆養的菖蒲生於水中石頭之上,無需泥土,稱為“石菖蒲”,其“不假日色,不資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具山林之氣,無富貴媚態”的氣韻與文人雅士身上的氣質不謀而合。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菖蒲,一名菖斀,一名堯韭。生於池澤者泥菖也,生於溪澗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間者石菖也。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水仙、蘭、菊等被譽為“花中四雅”。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小隱於野,大隱於市的菖蒲,被騷人墨客譽為“天下第一雅”。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詠歎菖蒲的詩詞也不勝枚舉,俯拾皆是。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就曾寫詩自嘲:寒泉自換菖蒲水,活火閒煎橄欖茶。自是閒人足閒趣,本無心學野僧家。可見,南宋的時候菖蒲菖蒲就已憑藉其“耐苦寒,安淡泊”的特性,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事實上,菖蒲最早是被視作一種仙草靈藥的,秦代方士鄭安期喜在蒲澗採九節菖蒲煉丹,並用其治病救人。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唐代詩人張籍也曾作詩《寄菖蒲》:“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節。仙人勸我餐,令我顏色好”。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自西漢時,菖蒲開始在皇家園林中種植,六朝佚名《三輔黃圖》有語:“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樹,有菖蒲百本。”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從唐代開始,菖蒲移於盆盎之中。到了宋朝的時候,菖蒲已然成為了書房內的雅設。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那麼石菖蒲究竟要怎樣才能培養好呢?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它的具體養護方法。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光照的要求

由於石菖蒲的長勢主要就是取決於光能,所以我們如果想在家庭裡培育它的話就一定要注意一下關於陽光方面的條件,首先是擺放的位置,我們要讓石菖蒲能夠長時間的曬到陽光,但是陽光不能特別的強,最好有東西遮擋一部分。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澆水的要求

眾所周知,菖蒲是喜水植物,須臾不可缺水,所以我們在培養它的時候是需要為它的生長環境保持一定溼潤度的,這樣才能防止它出現一種缺水的狀態。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施肥的要求

種植菖蒲一定要掌握好施肥的用量與時間,施肥少了吧,容易黃葉枯葉;如果肥料多了呢,則對菖蒲百害而無一益。所以大家在栽培過程中先要觀察你家的菖蒲,如果長勢良好,則說明無需施肥。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附石的要求

現代的菖蒲種植法我已經講過了,今兒我就分享一下古人是如何種植菖蒲的吧:根於石上,並取而置於清水盆中蒔養的,如患葉黃,壅以鼠糞或蝙蝠屎,用水灑之。”老鼠屎又名五靈脂,蝙蝠屎又名夜明砂,聽名字就很高大上,有沒有?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附石法”,在宋代頗為流行,也是最正宗的植蒲古法。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古人在長期的栽培菖蒲實踐中,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古人留下來的菖蒲盆景養護口訣,學會它,準保你菖蒲長得綠油油。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天然素淨,最宜文房。傍水而栽,附石肯長。根溼葉幹,喜暖懼寒。通風避雨,少剪更旺。

一壺茶、一縷香、一床琴、一盆菖蒲,是文人雅士的最愛。如果你會種植菖蒲了,那恭喜你,你離傳統文人雅士的境界更近一步了!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這麼說,的確有附庸風雅之嫌,畢竟在文人雅士心目中,在中國的傳統書房裡,聞茶香墨韻,品書中文章,賞附石菖蒲,才是真正的風雅吧。


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作者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