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衛生家園 共享環境安全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宋建華 王磊 郭軍鴿 賈夢妍 蓋煜 史傳芝 馬婷 通訊員王華)這兩天,隨著烏魯木齊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烏魯木齊加大了公園、客運站、農貿市場等公共區域及重點單位行業的大掃除及消殺工作,大家齊心協力共建衛生家園、共享環境安全。

  公園廣場綠地:多措並舉,提供安全舒適的遊園環境

  3月9日,走進紅山公園,園內的工作人員安婷和同事們戴好口罩和手套,按照分工,對園內進行全面的打掃清理,並對垃圾桶、健身器材、公共廁所等區域進行嚴格消毒殺菌。

  “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我們公園加大了整個園內的環境衛生清掃及消毒工作,讓前來遊園的市民及遊客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安婷說。

共建衛生家園 共享環境安全

  對園內各類垃圾、衛生死角、綠地廢棄物等及時清理;對管理建築、休憩建築、公共設施等進行嚴格消殺;入園口、衛生間等重點區域,每隔兩小時進行一次全面消毒不僅是紅山公園,目前我市公園廣場綠地均加強了環境消毒和衛生保潔工作。

  客運站:站內車內全面清理

  3月9日,烏魯木齊國際長途汽車客運站、北郊客運站的12條市際客運班線恢復運營。恢復運營首日,北郊客運站共往阜康、奇台、木壘發送旅客40人。

共建衛生家園 共享環境安全

  “恢復運營的第一天對車站進行了全面大掃除。”北郊客運站站長王富國說,車站40餘人對售票廳、候車廳、檢測臺、卸客區、公共衛生間等進行全面清理,給旅客創造乾淨舒適的乘車環境。

  疫情期間,烏魯木齊高鐵國際汽車客運站一直根據疫情指揮部的安排保持運營。在站內安排了20多名負責清潔消殺工作人員,每天早9點、晚9點對站內進行一次全面的衛生大掃除,並在乘客候車區域安裝紫外線燈不間斷殺菌。

  公交場站:保持良好車容車貌

  在東泉路4102路終點站停車場內,保潔人員、車隊值守人員和烏魯木齊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機關幹部們正在對車站值班室、調度室、車站地面、衛生死角等地進行集中清理。

  新AT7188駕駛員艾克熱木·吐拉甫拿出抹布、水桶開始對車內外進行打掃清潔。“我每天發車、收車時都會把車擦得乾乾淨淨的,這樣自己放心,乘客坐著也舒心。”艾克熱木·吐拉甫邊說邊用沾過消毒液的抹布對乘客易觸摸的區域進行擦拭消毒。

  該公司後勤保障部辦公室主任馬國武說,他們在公司所屬的40個車場分別安排保潔人員進行全天不間斷打掃,同時從3月7日起,每天下午3點半到6點,要求所有車隊留守人員和機關幹部參與集中打掃衛生,並展開集中消毒、殺菌。

  農貿市場:清掃消毒不落攤位

  3月9日5時30分,在位於沙依巴克區西山片區永平巷社區的新北園春市場內,蔬菜經營戶閆克成打開店門,開始了經營前的清潔消毒工作,這樣的工作,他每天開店前和閉店後都會堅持做。

  “最近飯店、商場陸續營業了,蔬菜需求量較大,守好這道入口關特別重要,我們必須保證供應的蔬菜平價新鮮安全,讓大家吃得放心。”閆克成說。

  烏魯木齊北園春果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行政辦經理陸峰說,目前,市場內經營蔬菜、牛羊肉、凍貨、百貨等商品的300多家商戶已經開門營業,各商戶每日都會對經營區域細緻清潔,市場工作人員則負責將衛生間、垃圾池、樓道等公共區域打掃乾淨,確保清掃消毒工作不落一家攤位、不留一個死角。

  “同時,我們還會對進入市場的人嚴格測溫,為員工、顧客提供可信賴的工作與消費環境。”陸峰說。

  育苗基地:進出消毒保生產

  這兩天,米東區農業農村局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聯合,每天在育苗基地知道農戶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和消殺工作。

  全村49戶村民種植蔬菜650畝,目前進入辣子、茄子、西紅柿、黃瓜等蔬菜育苗的關鍵期。

  在農戶任付山1400平方米育苗基地,工作隊每天都來幫忙,還送來了消毒液,並叮囑所有人員一定要做到進入基地所有人員進出消毒、戴口罩。

  工作隊副隊長何生說,一週後村裡育好的苗木就要定值到蔬菜基地,在這關鍵時期,他們和村兩委緊盯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春季生產順利進行。

  居民小區:清理衛生不留死角

  馬德里春天小區有住宅樓48棟,住戶6000餘戶,物業服務面積80萬平方米,有物業保潔人員170餘人。

  近期,該小區物業服務中心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活動,在日常保潔的同時,還對室外路面、垃圾箱、健身器材等公共區域不留死角,一天兩次消殺,對室內樓道、扶手以及電梯轎廂每天兩次消殺,防止二次汙染。

共建衛生家園 共享環境安全

  居民張永貴說,走在小區能看見物業人員忙碌的身影,還在電梯裡聞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業主們居住放心、安全。

  廣匯物業總經理王強說,近日,廣匯物業所屬142個物業服務中心開展自我檢查,嚴格落實清理死角雜物、全面衛生消殺等工作,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進行指導與複查。

  公共廁所:一天四次消殺讓市民放心

  早9點上班後,先把整個公廁進行徹底消殺,每隔一至兩小時,就要對牆面、地面、紙簍、門把手進行消殺,每次消殺都要按時記錄在冊,直到晚上10點下班:這是公廁管理員陳麗紅一天的工作。

  陳麗紅負責的公廁位於南湖廣場一側,是一座按照一類標準改造後的公廁。

共建衛生家園 共享環境安全

  隨著我市有序推進復工復產,街上的人流量明顯加大。“公廁臨近商超、廣場,如廁人數增加了,更要做好消殺工作。”陳麗紅說。

  “我們要求每一個公廁管理員認真執行消殺流程。”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公廁不論大小,每天都要進行不少於4次徹底的消殺作業,保證市民安心如廁。

  在建工地:消毒通風助復工

  開窗通風,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打掃自己的辦公區。3月9日一早,張常謀一天的工作從這些開始。

  41歲的張常謀是中建新疆建工集團一建烏魯木齊華光街隧道項目執行經理,2月9日至今,日夜堅守在項目現場,制定疫情防控方案、籌措防疫物資等。

共建衛生家園 共享環境安全

  “我要帶好頭。”張常謀說,項目現場已設置好4間隔離間、1處廢棄口罩回收點,為即將復工做好準備。值班人員也每天清掃辦公區、生活區,特別是做好員工宿舍、廁所、食堂、辦公室的衛生消毒工作,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消除傳播隱患。

  中建新疆建工集團各項目現場都在抓緊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對宿舍、食堂、廁所等重點部位每天進行清掃、消毒和通風,為項目復工疫情防控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