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01 篇 原 創 主 文-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進 藏 第 九 線 勘 路 ING。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路線參考圖,第一階段勘的是紅圈區域,希望能在區域內踩出一條環線

進藏第九線勘路(3)

“跑過多少次西藏,沒去統,但這次“進藏第九線”的機遇讓我震撼於“崑崙天路”的大氣磅礴!——老邁”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12.21崑崙天路,于田-阿羌鄉-流水村-普魯村,150km 6.5小時。

于田出發,沿克里雅河蜿蜒於崑崙山北側,經流水村(玉石村)到達普魯村,行程150km。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當日軌跡圖

在《千字文》中,有一句是“玉出昆崗”,意指美玉出產自崑崙山崗。

所以整條崑崙天路,不乏玉石產地點綴其中,更能找尋比絲綢之路還古老的玉石古道蹤跡。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流水村(玉石村),流水工作站城堡式的房子

適逢冬季,崑崙天路遊客稀少,走的更多是當地人、挖玉人和採礦人,當我們造訪這裡,無一不被這蒼涼遼闊、原生態的野性之美震撼到,不愧“天路”之名!(關於天路玉石的段落,且留待後面再細說)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一、崑崙山,萬山之祖

如果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談談中國的名山,那麼崑崙山應該排在第一位,它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其為中華“龍祖之脈”

中國古老的地理著作《山海經》、《禹貢》和《水經注》對它不只一次提及,且往往附之奇妙的神話色彩,所以在古人眼裡,崑崙山上不僅有很多神仙,還是攀登天庭的雲梯,認為它是溝通天地的媒介。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而在現代人眼裡,武俠小說中多次出現的崑崙山、崑崙派,也使我們對這神秘的萬山之祖心生嚮往。

崑崙山,是亞洲中部的大山系、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延伸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在基礎條件薄弱的古代,崑崙山只可遠觀,不可近賞,而今天,我們可以駕車在崑崙天路上,沿克里雅河谷蜿蜒於崑崙山的淺山區,最高海拔3200多米,高高低低、彎彎曲曲,近睹崑崙山的雄偉壯觀,不得不說是件幸事!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埡口草坡上由石頭堆砌的“天路”二字

由東往西,我們行進在崑崙山平均2000多米的淺山地帶(海拔高於4000米就是高山地帶),海拔超5000米的巍巍崑崙就威嚴地屹立旁邊,由於這3000米的視覺高差,使得崑崙山看起來更顯高大巍峨。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什麼是視覺高差呢?

當我們翻過克里雅山口,進入西藏平均海拔4500米的羌塘草原,你再回看海拔5000多米的崑崙山,就不會感覺那麼高大了。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請把手機旋轉90°觀看橫圖

行駛在覆蓋著積雪的崑崙天路上,天藍雲淡,放眼望去,是兩種截然不同、一柔一剛的風景:近處,是崑崙山下的最美牧場,每個草場都是饅頭狀,線條平緩,此起彼伏,可以想象到夏天該是怎樣牧草繁茂的樣子...儘管沒有森林,但有崑崙山為之增色,比之網紅打卡地那拉提草原另有一番韻味。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從地理上看,中科院地理所趙興有專家解釋這是在古老地質年代時,有風吹過來的塵土慢慢堆積而成,和黃土高原屬於同一成因,塵土的厚度最深達到230米。)

稍遠處,是高大雄偉、怪石嶙峋的崑崙山,尖銳的線條對比山下圓潤、柔軟的草場,更襯得山體寒氣逼人,尤其是整個崑崙山脈連綿不絕,視線範圍之內中間毫無缺口,好像無論你怎麼走,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二、普魯村

一路感受著萬山之祖的非凡氣勢,黃昏時到達普魯村,一個神奇的村莊,一個有著光榮歷史的村莊。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普魯村的民居,@王鐵男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普魯村的林蔭大道,@泉水

普魯村位於克里雅河的上游,是于田縣阿羌鄉崑崙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人口1030人,都是清一色的維吾爾人,但從長相上看與和田地區的維吾爾人略有不同,臉型和身材多少有點像西藏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王鐵男

由於進出普魯村的交通極為不便,村民幾乎很少與外界聯繫,他們依山傍水過著悠閒安適的生活,身上還能看到古老的宗教和文化的痕跡。

比如,普魯村是新疆唯一使用“斤”作為度量衡的村落,至今村民們還把秤叫做斤,他們沿用著柳樹枝當秤桿,河裡的卵石當秤砣的斤。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王鐵男

歷史上的普魯由編織氆氌毯而出名,今天,這種傳統的工藝受市場影響而漸漸在衰亡,但在普魯村還保留著這種傳統的編織工藝,在老人家裡還能看到氆氌毯。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古老的氆氌毯,@王鐵男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普魯村乾淨整潔的旅行民宿)

三、進入西藏第一村

歷史上,普魯村是進入西藏的門戶,有著多種文化宗教的交融,也是近代探險家們必經之地。

從普魯村至西藏的羌塘地區有一條高原秘道,是七至十世紀西藏高原通往新疆的三條道路之一(一條大致與今天的新藏公路所經相同,即穿越阿克賽欽這片夾在喀喇崑崙山和崑崙山之間的荒漠,另一條是從現皮山縣桑株鄉翻越桑株達坂抵達賽圖拉與前條路線相匯),幾個世紀以來,這條高原秘道曾在軍事、商務和民間交往等方面發揮過獨特的作用,歷史上也被稱克里雅山口道(即今天我們說的克里雅古道)。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先遣連進藏誓師大會原址

這裡曾是解放軍先遣連進入西藏的出發點。

1950年8月1日,為大部隊探路開路的解放軍獨立騎兵師136人,在普魯村召開進軍西藏誓師大會後,沿這條高原秘道進軍西藏。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先遣連行進在進軍西藏的征途中

沒有地圖指引、沒有嚮導領路、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先遣連45天跋涉600多公里,跨越冰封雪裹的崑崙山,克服雪盲、高原病的威脅,以傷亡近一半的代價,終於將第一面五星紅旗插在了西藏阿里。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先遣連駝隊攀登崑崙山

為了紀念英雄先遣連的壯舉,這條高原秘道也被後人稱為

英雄古道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師先遣連進藏誓師大會紀念碑

同年,解放軍開始在克里雅河上游河谷修築新藏公路,但由於地質情況複雜、塌方嚴重、高山缺氧等原因,最後被迫放棄,改道1956年動工修建新疆葉城到西藏普蘭全長1465公里的新藏公路。

至今沿途仍存有公路遺蹟,在

阿拉叫依蘇巴什還保存著當年築路大軍營的遺址。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阿拉叫依古驛站遺址,by王鐵男)

今天,普魯村更是自駕發燒友通過克里雅山口,進入西藏的集結補給點和出發點,我們的進藏第九線也將從這裡開始進入核心路段。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這裡是進入克里雅山口的最後一個檢查站也可以叫普魯村關卡,核心段克里雅古道的勘路將在明年3月進行。)

當然,令眾人驚豔的崑崙天路還沒有結束,更多精彩敬請期待下一篇的勘路簡報!

“壯哉崑崙!美哉崑崙!嘆天地之遼闊感大地之蒼茫邀得穆王會王母留得佳話在人間——VIP會員·許延風”

TO BE CONTINUE

1、王鐵男.氆氌: 一個沉陷於歷史迷局中的小山村;

2、褚贛生.《巍巍崑崙》;

點擊查看往期相關文章 :

-除標註外,其餘圖片均為攝製組拍攝-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冬季自駕中國最“酷”的線路——崑崙天路,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更多精彩內容/線路,歡迎戳左下方的“瞭解更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