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近幾年,“博物館熱”“文博熱”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級文化,各種國寶類記錄節目被頻繁搬上銀幕,火爆到炸。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同時,不少家長們也注意到,近年來的中考和高考中,也出現了大量與博物館和文物密切相關的試題。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2018北京中考作文題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2019天津文綜卷

面對這樣的題目,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知識沉澱,恐怕是腦袋空空,沒有頭緒,很難得高分的。

文物作為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對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孩子們對文物的瞭解,不能再侷限於看,更要了解其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含蘊。這既是提高自身素養的要求,也是時代的需求!

今天要給爸媽推薦的是一套專門為青少年打造的博物、文化、歷史百科——《國家寶藏:博物館裡的中國史》(共4冊)。9-15歲孩子都適合閱讀。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這套書的編輯團隊可謂十分強大——本書由原北京聯合大學民族與宗教研究所所長佟洵,和知名歷史學家王雲松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專家審定。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而且,本書的作者李彥英、孫勐、董紹鵬也是知名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或古代建築博物館的研究員。

無論是主編、作者還是審定團都是文物歷史研究方面的專家,由他們負責編寫,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是毋庸置疑的。

書中的內容同樣也十分出彩!

書中分別從40家知名博物館和6家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精選了精華的163件國寶重器,給孩子帶來國內頂級博物館的深度導覽,為孩子呈現五千年壯闊悠久中華文明!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全書共4冊,按照中國歷史的時間段分為九章,把每件國寶文物都按照所屬時期歸納入冊。

從中華大地上的古人類,到中華文明的曙光綻放,再到青銅時代的壯美詩篇,秦漢大統一的歷史狂飆,萬國來朝的盛世時光……等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都有涉及,非常方便孩子形成歷史知識體系。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同時,書中採用文字+高清大圖的講解方式,不僅有利於孩子的理解,也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而且,書中選取的很多文物,和歷史課本是相通的。但這套書中的配圖比歷史課本中的更飽滿,更清晰,更明亮,真實地還原了文物的本來面貌。

例如,這是人教版歷史書中的金縷玉衣: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這是本書中的金縷玉衣: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在細節上也十分貼心。

為了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查漏補缺,書中還延伸了很多重要的知識點。

例如,國寶的身份檔案。尺寸、材質、重量、出土地以及收藏地等信息都清晰明瞭。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文中也講述了不少關於國寶在保存、遺失時的秘聞,讓孩子體會到國寶得以倖存,或不幸損毀時的喜悅和惋惜。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整套書的品質也相當好。12開全綵印刷,精美裝幀,共568頁,非常厚實。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現在下單,隨書還贈送一冊精美的手賬本。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除了紙質書閱讀外,書中還附贈了長達320分鐘的配套音頻,只要掃一掃手賬本封底的二維碼就能收聽~

有了這套書,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各大重量級博物館的風采,近距離感受歷史文明的進程,可以說是一次視覺和精神的雙重盛宴!趕快給自家娃買起來~


專業大咖傾力打造,權威、嚴瑾

幾刪幾減,耗時2年策劃編寫


給孩子挑選歷史類的書籍,我們一直都都很挑剔,非常注重專業性和權威性。

所以,當知道這套書的編輯團隊時,就覺得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有了保證——本書由原北京聯合大學民族與宗教研究所所長佟洵和知名歷史學家王雲松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專家審定。


下面,給爸媽們說說兩位“重量級”的主編。


佟洵,曾任北京聯合大學民族與宗教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她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晚清宮廷歷史、北京地方史、北京地域文化、北京宗教史、北京宗教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她在歷史文學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曾著有《清宮后妃》等多篇著作。曾發表學術文章達一百餘篇。

另一位是歷史學博士王雲松,他畢業於蘇州大學歷史系,主要從事清史方面的研究,以及古錢幣收藏與鑑賞等。曾發表重要學術文章十餘篇。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另外,本書的作者李彥英、孫勐、董紹鵬是首都師範大學的歷史學博士、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或古代建築博物館的研究員。

從國寶精選到細節知識,都經過反覆修改,經過了幾刪幾減,整整2年才策劃編寫完成,書中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提升美學鑑賞力、文學表達力和史學邏輯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