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近几年,“博物馆热”“文博热”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级文化,各种国宝类记录节目被频繁搬上银幕,火爆到炸。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同时,不少家长们也注意到,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中,也出现了大量与博物馆和文物密切相关的试题。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2018北京中考作文题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2019天津文综卷

面对这样的题目,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知识沉淀,恐怕是脑袋空空,没有头绪,很难得高分的。

文物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孩子们对文物的了解,不能再局限于看,更要了解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含蕴。这既是提高自身素养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求!

今天要给爸妈推荐的是一套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博物、文化、历史百科——《国家宝藏:博物馆里的中国史》(共4册)。9-15岁孩子都适合阅读。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这套书的编辑团队可谓十分强大——本书由原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所长佟洵,和知名历史学家王云松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审定。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而且,本书的作者李彦英、孙勐、董绍鹏也是知名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或古代建筑博物馆的研究员。

无论是主编、作者还是审定团都是文物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由他们负责编写,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书中的内容同样也十分出彩!

书中分别从40家知名博物馆和6家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精选了精华的163件国宝重器,给孩子带来国内顶级博物馆的深度导览,为孩子呈现五千年壮阔悠久中华文明!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全书共4册,按照中国历史的时间段分为九章,把每件国宝文物都按照所属时期归纳入册。

从中华大地上的古人类,到中华文明的曙光绽放,再到青铜时代的壮美诗篇,秦汉大统一的历史狂飙,万国来朝的盛世时光……等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都有涉及,非常方便孩子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同时,书中采用文字+高清大图的讲解方式,不仅有利于孩子的理解,也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而且,书中选取的很多文物,和历史课本是相通的。但这套书中的配图比历史课本中的更饱满,更清晰,更明亮,真实地还原了文物的本来面貌。

例如,这是人教版历史书中的金缕玉衣: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这是本书中的金缕玉衣: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在细节上也十分贴心。

为了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查漏补缺,书中还延伸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例如,国宝的身份档案。尺寸、材质、重量、出土地以及收藏地等信息都清晰明了。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文中也讲述了不少关于国宝在保存、遗失时的秘闻,让孩子体会到国宝得以幸存,或不幸损毁时的喜悦和惋惜。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整套书的品质也相当好。12开全彩印刷,精美装帧,共568页,非常厚实。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现在下单,随书还赠送一册精美的手账本。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除了纸质书阅读外,书中还附赠了长达320分钟的配套音频,只要扫一扫手账本封底的二维码就能收听~

有了这套书,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各大重量级博物馆的风采,近距离感受历史文明的进程,可以说是一次视觉和精神的双重盛宴!赶快给自家娃买起来~


专业大咖倾力打造,权威、严瑾

几删几减,耗时2年策划编写


给孩子挑选历史类的书籍,我们一直都都很挑剔,非常注重专业性和权威性。

所以,当知道这套书的编辑团队时,就觉得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有了保证——本书由原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所长佟洵和知名历史学家王云松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审定。


下面,给爸妈们说说两位“重量级”的主编。


佟洵,曾任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她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晚清宫廷历史、北京地方史、北京地域文化、北京宗教史、北京宗教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她在历史文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曾著有《清宫后妃》等多篇著作。曾发表学术文章达一百余篇。

另一位是历史学博士王云松,他毕业于苏州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清史方面的研究,以及古钱币收藏与鉴赏等。曾发表重要学术文章十余篇。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另外,本书的作者李彦英、孙勐、董绍鹏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博士、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或古代建筑博物馆的研究员。

从国宝精选到细节知识,都经过反复修改,经过了几删几减,整整2年才策划编写完成,书中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博物馆里的中国史,提升美学鉴赏力、文学表达力和史学逻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