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讀懂:支氣管炎併發肺氣腫

  研究表明,患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的人,會比常人更容易肺氣腫。肺氣腫是比慢性咽炎更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病理是因肺泡的脹大,致使肺泡壁破裂,以致於形成一個個大肺泡囊,使得肺器官變大,本身的氣體交換功能,也就是呼吸功能逐漸衰弱,到呼吸衰竭的過程。

教你讀懂:支氣管炎併發肺氣腫


  為什麼支氣管炎容易導致肺氣腫?

  人的支氣管與肺泡是有連接的。如果支氣管出現問題,就容易累及到肺泡,併發肺氣腫。主要因為慢性支氣管炎的人管腔會變窄,氣管會堵塞,長久氣體不易出來,殘留在肺泡裡,久而久之腫脹,形成肺氣腫;若支氣管長期有炎症在支氣管壁,支氣管軟骨就撐不起來使得氣管輸氣不通暢,呼吸時氣管被壓,氣流不穩定,很多累積在肺泡中出不來,形成肺氣腫;此外,長期炎症積累在支氣管壁的有害物質引起白細胞與吞噬細胞的長期活動,侵害周圍組織、對肺泡壁形成破壞,發生水腫、破壞,進而形成肺氣腫。

  慢性支氣管炎併發肺氣腫時的症狀

  咳嗽咳痰、呼吸急促:除了咳嗽、咳痰等原發性症狀的基礎上,還會有呼吸急促、胸口發悶、一般在活動過後症狀會更加嚴重。剛開始只是在勞動、上樓或登山、爬坡時有呼吸急促;隨著病情的發展,在平地活動時,甚至在靜息時也會發生呼吸急促。

  支氣管分泌物增多,重則出現呼吸衰竭:當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時,支氣管分泌物增多,進一步加重通氣功能障礙,有胸悶、氣急加劇,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功能衰竭的症狀,根據病情的不同程度發生不同程度的發紺。

  無力氣,上腹發脹:感到全身沒力氣、體重開始下滑、變得沒有食慾、上腹飽滿發脹。

  此外,在診斷時,肺部叩診呈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肝濁音界下降。聽診的時候呼吸音很微弱同時心音遙遠的現象。一部分患者可能會併發肺源性心臟病。因此出現症狀,應該及時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保持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比如菠菜、油菜、蘿蔔、西紅柿、黃瓜、冬瓜、白菜等,常吃這些蔬菜可以幫助身體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同時也有助清痰、降火、通便。另外還可以食用黃豆一類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補充營養耗損同時防止聚痰化火弊端出現。

  一些兒童患者患病的時候經常久久不愈,容易導致正氣耗損、肺脾虛弱。因此食療的時候應注意食用可以幫助健脾、益肺、補腎、理氣和助化痰的食物。可以吃豬、牛、羊的肺臟,還有枇杷、梨、百合、大棗、蓮子、蜂蜜等食物,都有助增強體質,幫助病症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飲食上除了吃有益恢復的食物,另外還要注意禁止食用油膩的食物,不要吃黃魚、帶魚、蝦蟹、肥肉等食物,因為“魚生火,肉生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