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前言

自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創立明帝國開始,明帝國就以一個不同於以往封建王朝的姿態屹立在東方。在經過永樂、洪熙、宣德三帝的精心治理後,明帝國日益強盛起來,使一直想重回元大都的蒙古人徹底失去了希望。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

但正統年間發生的土木堡之變險些將這個朝氣蓬勃的帝國拉向深淵,在隨後的時日裡,明帝國又漸漸恢復了元氣,重新走上了發展之路,但此時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不及明初的那段時期了。不得不說,土木堡之變對明帝國的傷害和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明朝中後期發生的諸多矛盾和問題都與土木堡之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影響到了明帝國的歷史走向,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雖然土木堡之變後的幾代明皇都曾經想要恢復明初那般的"盛世"之相,但無一例外都感覺到十分力不從心。到了明帝國後期,許多矛盾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當萬曆皇帝接過天子璽綬時,表面上繁榮昌盛的帝國,其內部已經暗流湧動,隨時有著崩潰的危險。在這種背景下,萬曆皇帝準備針對當下現狀開展一場改革運動,張居正改革從此開始。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萬曆朝內閣首輔張居正



洪武朝至萬曆朝的財政狀況

明帝國從建立的那一天開始,明廷財政就基本一直處於赤字狀態中。經過幾代明皇治理,財政狀況不僅沒有得到好轉,反而向著更加惡劣的方向發展。對此,《張居正改革與吏治重整》曾經提到:

"隨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崛起,修邊的費用不斷增長,到嘉靖時每年的餉銀超過5007萬兩,加上賑濟、官俸等大宗開支,每年財政支出超過1300萬兩。在收入方面,把朝廷稅收折算成銀兩,再加上鹽稅、商稅等收入 ,每年至多不過900萬兩···隆慶元年(1567)張居正升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這一年太倉存銀只有130萬兩,而要支付的款項包括俸銀135萬兩、餉銀236萬兩以及年例銀182萬兩,僅這3項大宗支出就高達553萬兩。"

在筆者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明初至明中期,封建統治者不斷對外發動征服戰爭,作戰目標通常都是退出山海關的蒙古諸部。這些蒙古部落一直想要重新回到曾經的元大都,恢復過去的統治。明代幾代帝王雖然都曾經想過徹底消除北患,但一直都未能成功,直到明朝滅亡之時也沒有實現。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位於明朝北部的韃靼和瓦剌

另外,自永樂年間開始,永樂帝就派遣鄭和多次南下西洋,在進行香料貿易的同時還廣泛宣傳明帝國的強大和繁榮,促成了萬邦來朝局面的形成。但打造大型商船隊又給明廷財政帶來了很大考驗。

連年的北伐和派遣船隊遠航耗盡了明廷的財政收入和國庫存銀,使明廷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幾乎無法拿出任何財政預算來解決,所以說明朝財政一直都處在危險的邊緣。

其二,雖然宣德一朝就已經終止了鄭和南下西洋的活動,並在景泰一朝後暫時停止了與蒙古的軍事行動,但明廷的財政並沒有因此而好轉,皇室的鋪張浪費又給財政帶來了很大壓力。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鄭和寶船模型

廷財政狀況日益惡化的同時,民間的土地兼併現象也越來越嚴重。許多農民為了逃避重稅,於是選擇將土地出售或者依賴於世家大族成為佃農。而這些世家大族又對朝廷隱瞞自己掌握的土地數量,使明廷的財政收入日益減少。封建統治者明知稅收減少的原因,但卻拿不出任何解決的辦法,也無力去解決。到了萬曆一朝,明廷的財政收入已經少得可憐了。

丈量土地,掌握全國實際土地數量

洪武年間,朱元璋曾經下詔對全國土地進行清查,並命地方官員將轄區內的土地繪製成冊上交至中央朝廷。由於圖冊內部所標註的土地一塊塊的疊加在一起,好似魚鱗一般,故而又稱之為"魚鱗圖冊"。《明史·食貨志》中曾有詳細記載:

"明太祖即帝位,遣周鑄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畝,定其賦稅。覆命戶部核實天下土田。而兩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產寄他戶,謂之鐵腳詭寄。洪武二十年命國子生武淳等分行州縣,隨糧定區。區設糧長四人,量度田畝方圓,次以字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為冊,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冊。"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魚鱗圖冊中記載了明帝國境內的土地總數(指已經得到開發的土地,荒地並不計算在內),並將每一塊土地都進行了編號,關於每塊土地的肥沃、貧瘠程度也都有相關記錄。不僅如此,就連每塊土地的所有者都進行了登記。

可以說,魚鱗圖冊是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最為詳細的土地記載,為明廷徵收稅賦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由於土地記載詳盡,明廷還可以精準計算出每年的稅收額度,從而提前進行財政預算的規劃。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紫禁城

明初時分,朱元璋未制定像北魏時期那般嚴格的土地交易制度,而是允許民間自由買賣土地(也存在一定限制,但相較前朝更為寬鬆一些),這就導致困擾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土地兼併問題再次出現。自東漢初期開始,地主階級就逐漸活躍了起來,在經歷了千百年的漫長變遷後仍然沒有消失,其根基反而更加牢固。可以說,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賦役制度一日沒有廢除,地主階級就一日不會消失。

在張居正的提議下,明廷重新開始對全國土地進行丈量,繪製新的魚鱗圖冊。雖然經過清查後明廷的稅收有所增加,但是皇室鋪展浪費的習慣並沒有得到改善。而且明廷每年撥給宗室的經費也越來越多。所以在張居正清查土地之後,仍然沒有給明廷財政帶來顯著的改觀,明廷財政赤字的情況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這也是最後引發明帝國崩潰滅亡的一個原因。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記載明朝土地信息的魚鱗圖冊

整頓邊防,更改對蒙外交政策

上文已經提到,自明初期開始,歷代明皇基本上都與蒙古人交過手。永樂帝更是五徵漠北,給予了蒙古諸部以重創。但多年的戰爭已經讓明帝國十分疲憊,蒙古各部落也並沒有因明軍屢屢北征而退出漠北,雙方就此形成了僵持局面。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永樂帝朱棣戎裝照 影視劇照

為了保證蒙古人不會突然兵犯帝國邊境,明廷只好在邊關重鎮繼續保持一定數量的邊防軍,而這些邊防軍的武備需求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吞噬著明廷國庫裡的存銀。思來想去之後,張居正提出變更與蒙古的外交政策。先是加強邊關的武備建設,以此震懾蒙古各個部落,隨後又建議雙方結束戰爭狀態,重新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係。

張居正的做法是向蒙古派出言和使者,隨後在邊關開放互市,供明蒙雙方進行商業貿易往來。互市的開設十分簡單,只要一旨政策出臺即可,但它對明蒙關係的建設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雖然在隆慶朝末期時明廷就確定在邊關開啟互市,但真正開始實施卻是在萬曆朝初期。《張居正軍事改革初探》中曾經提到:

"張居正為取得皇帝的支持,以明成祖加封蒙古和寧、太平、賢義三王為根據,請求穆宗援例加封俺答為王。在高拱和張居正的積極策劃下,穆宗終於批准了王崇古的奏請。五年三月,下詔封俺答為順義王,賜紅蟒衣一襲,昆都力哈俺答之弟、黃臺吉(俺答子)授都督同知,其餘授官者六十餘人。這樣,俺答及其子弟部落各首領,都成了明朝的臣子。此外,還規定了歲貢馬數,互市數及市易物品等項。"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俺答汗畫像

蒙古諸部長年累月兵犯明帝國,並非是因為蒙古人熱愛戰爭。除了蒙古人想要重新恢復元朝統治的一個因素外,更多的是因為想要獲取必備的生活物資。以鐵為例,雖然身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人不像農耕民族那般依賴鐵製品,但生活中仍然需要數量較多的鐵製品,比如刀具。對於蒙古人來說,刀具即是防身的武器,也是屠宰牲畜的工具。而蒙古人自身基本上很難開採並冶煉鐵礦石,只能通過劫掠明帝國邊境地區來獲得。當互市開通後,蒙古人就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此,誰還會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劫掠呢?

當互市開通後,明廷再也不必投入鉅額財政預算至蒙古的戰爭之中,省下了許多預算可以用於其他領域的發展。邊關百姓也因互市的開通而免受戰爭的侵害,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都得到了很大保障。

淺談張居正在財政改革運動中所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

互市的和諧景象



結語

總的來說,張居正改革的方案主要是減少朝廷的支出,並增加地方的稅收。無論是重新丈量土地,還是恢復與蒙古之間的和平關係,還是他所推行的一條鞭法,本質上都是為了緩解明廷正在逐漸惡化的財政現狀。或許張居正已經看到了隱藏在明廷財政問題背後的本質原因,但卻因為個人能力有限和既得利益集團的過於強大,所以無法將這些矛盾問題加以解決,只能夠簡單解決問題的表象。

張居正所主持的改革運動確確實實讓明廷的財政出現了一點回暖的跡象,這也成為同期萬曆帝發動三大徵的基礎。當明帝國再次處於戰爭狀態後,財政預算不足的情況再次浮現在水面,但這時已經沒有人能夠解決並扭轉局勢。此後幾代明皇都曾經想過進一步深化改革,但卻礙於形勢都未能獲得成功。到了明代末期,走投無路的明皇只好採取向百姓加徵稅賦的方式來填補國庫的空虛。隨著三餉加派政策的出臺,明帝國內部的階級矛盾開始更加尖銳,最終直接影響到了明帝國的國運。

張居正改革並沒有改變明帝國內部存在的種種矛盾,而是僅僅緩解了這些矛盾,使其在短時間內不會對明帝國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在評價張居正改革時,筆者認為這僅僅是一次既不算得上是成功,也算不上是失敗的改革運動。


參考文獻:

1.《張居正改革與吏治重整》,陳忠海著

2.《《張居正軍事改革初探》》,張海瀛著

3.《明史·食貨志》

文章內容來自小白史觀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