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聰被拐案細節:為什麼在家會被拐走?母親事後才回憶鄰居可疑

最近已經被被拐兒童申聰刷屏了,申聰的父親有著非常艱辛的尋子過程,他尋親15年,從28歲到43歲一直堅持不懈地找孩子,把自己最好的年華都放在了尋子的路上,感動了無數人。如今,被拐賣了15年的申軍良之子申聰終於被找回,替他高興之餘,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申聰當年到底是怎麼被拐走的?

兒子被搶的那天,申軍良去上班了,妻子獨自在廣東增城的出租屋裡。上午10點40分,她在廚房做飯,突然,住在對門的鄰居進門,將她綁起來,眼睛、嘴抹上藥,纏上膠帶,隨後將不到一週歲的孩子申聰抱走。申軍良妻子聽到孩子哭著被抱下樓,靠著廚房的鋁門邊將繩子撬開,隨後,身高將近一米七的她一步三個臺階跑下樓,五分鐘內跑到派出所報警。

申聰被拐案細節:為什麼在家會被拐走?母親事後才回憶鄰居可疑


對於這個抱走孩子的鄰居,申軍良並沒有任何印象,只知道他們才搬來二十多天。後來,妻子告訴申軍良,有一次上衛生間時,將申聰放在房門口的學步車裡,出衛生間時發現孩子不見,最後,通過對門鄰居虛掩的房門,發現孩子在他們的被窩裡。當時,新搬來的鄰居解釋,是在喂申聰餅乾。

在廚房做飯卻不關大門,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上衛生間卻將孩子放在門口,完全不怕出意外;發現鄰居有一次不對勁的行為,卻沒有心存芥蒂、做好安全防範措施……從這些細節看,申聰母親完全沒有一點安全意識。家裡有孩子的住戶更應該隨時關好門窗,保護好孩子的安全。事前犯罪分子肯定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瞄準這家防範意識和防範能力低的一家。申聰母親五分鐘內報警也無濟於事,可見犯罪分子的行動力有多可怕。

如今,安全教育雖然一直在普及,而拐賣事件卻從未停止。我們一直在學習提防拐賣的方法,警察好心人等社會力量雖然在盡力幫助我們,可為什麼拐賣兒童的事件不減反增?其實,是有些父母根本不重視。要從源頭上防止孩子被拐賣,還應從父母身上找辦法。

申聰被拐案細節:為什麼在家會被拐走?母親事後才回憶鄰居可疑


杜絕僥倖心理。

有的父母口口聲聲說要保護孩子,內心卻存在著“這種危險的事情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的”這種想法。世事難料,不要覺得偶爾放鬆警惕沒有關係,不要以為被犯罪分子看上的幾率很低。他們往往就是在這個時候,趁機下手的。

提防陌生人。

父母總是教育孩子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有時候自己卻容易犯迷糊。申聰媽媽在孩子第一次被鄰居抱走後竟然沒有起疑心,對搬來不到一個月的鄰居不加防範,實在是不應該。

申聰被拐案細節:為什麼在家會被拐走?母親事後才回憶鄰居可疑


申聰是找回來了,但是被拐賣後十五年裡家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是極其拮据和痛苦的,十五年的折磨,誰能忍受?如果我們不吸取這次慘痛的教訓,將還會有千千萬萬的“申聰”被拐賣,還會有千千萬萬的“梅姨”有機可乘。

有人說如今社會治安變好了,不用生活得太緊張。的確,社會治安和警方偵察能力都在逐漸加強。然而,犯罪分子也不是傻的,他們也在“進步”著。保護孩子,防範可疑人物,我們絲毫不可放鬆。

(本頭條號致力於分享有價值的原創文章,讓家長們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如果覺得我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擊關注,關注後可觀看本頭條號上傳的各領域知識啟蒙教學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