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農村有很多人從事養殖行業,一些傳統的養殖業已經接近飽和,例如養雞、養鴨這些,已經賺不到太多錢了。於是很多農民都把目光轉向一些新興的養殖行業中,其中有不少是特種養殖項目,也就是養殖馴化的野生動物,例如養鵪鶉、山雞、烏龜等,這些行業的競爭力小,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如果運氣好的話,一夜暴富也是有可能的。

但風險也是很大的,特別是特種養殖行業中,有不少項目利用了農民的好奇心,披著“暴富”的外皮,做著騙人的勾當。今天就來說一種曾經引發過養殖熱潮的項目,海狸鼠,不知道還有多少農民朋友記得呢?

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如果是初見海狸鼠,大多數人都會被它的樣子嚇一跳,這不就是大型的老鼠嗎?的確,海狸鼠的外形就好像是變大了數倍的老鼠一樣,看著怪模怪樣的,據老農民說,貓看到海狸鼠都不敢動了,家裡的狗看到它也不敢上前。

其實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海狸鼠還是和老鼠有些不同之處,它的腳掌不是爪子,而是像鴨子一樣有蹼,它在野外就是生活在河流附近,喜歡在水裡游泳、覓食,以前都叫它“水老鼠”。在80年代之前,海狸鼠這名字誰都沒聽過,後來不知怎麼回事,突然一夜之間冒出來了,各種廣告、宣傳全都出來了。

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為了吸引農民養殖,種苗公司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首先是說它的皮毛好,媲美貂皮。大家都知道,貂皮多難得啊,保暖性好,外觀又漂亮,就是賣得太貴。在八九十年代,很多人都希望在冬天能穿上一身貂,不僅暖和,還是有錢的象徵,但是真正的貂皮大衣是奢侈品,一般人買不起。

海狸鼠的皮毛既然可以媲美貂皮,那麼肯定能賣大錢,不少農民朋友都是這麼想的。種苗公司正是抓住了農民的這一賺錢心理,大肆宣揚海狸鼠毛的作用,而且這還只是第一步。

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第二步,皮毛值錢,海狸鼠的肉也是一大野味,種苗公司把海狸鼠肉的功效吹得天上有地上無,認為它堪比神話中的“龍肉”,吃了對身體好得不得了,前景一定好。皮毛價值高,肉也能賣錢,這對於養殖戶來說很有吸引力。

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同時宣傳中說,養到十幾斤的海狸鼠一對可以賣4千元,回報非常高。但也有觀望的農民,為了徹底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種苗公司的“絕招”來了,那就是籤合同,借種鼠給農民飼養,承諾回收海狸種鼠的同時退押金和管理費。每一對海狸鼠的押金都是兩三百元,加上管理費,一對海狸種鼠只需要交四百多塊錢的押金。

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四百多塊錢換一對種鼠,養殖一年之後,種鼠繁殖下來的小海狸鼠差不多長到十來斤了,到時候能賣到最高4千元一對,這種回報率只要是會算賬的人都知道太高了,太吸引人了!於是在八九十年代的那幾年間,養殖海狸鼠的人從北到南到處都有,有人借錢養殖,有人投入全部身家,都做著發財的美夢,殊不知那些種苗公司賺押金賺了幾千萬甚至幾億,早就已經開始跑路了。

等農民帶著養好的海狸鼠和合同去種苗公司時,才發現已經人去樓空,而這些海狸鼠在市場上根本就沒人要,皮毛沒價值,肉也沒人吃,很多農民為此血本無歸。

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人們在養殖海狸鼠的時候,把全部希望放在種苗公司,沒有考慮到海狸鼠究竟有沒有市場,後來很多農民承受不了高昂的飼料費,再等下去也沒有希望,只能把高價買來的海狸鼠扔到野外,以至於在那段時間海狸鼠在野外氾濫成災。

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海狸鼠,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海狸鼠相關信息了。

皮毛可媲美貂皮,曾賣4千元一對,引發養殖熱潮,農民:血本無歸

如今依然能零星聽到關於海狸鼠養殖的消息,但大多數人都一笑了之,誰還會像過去那麼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