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母愛的羈絆"

我們在年輕時,從父母身邊逃開,而後一步步,再回到他們身邊,在這一刻,我們長大了。"——伯格曼。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秋日奏鳴曲》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英格麗·褒曼、麗芙·烏爾曼等主演的家庭情感電影,該片於1978年10月8日在瑞典上映,距離現在已有20多年。然而,雖時空流轉,社會變遷,但這部電影的魅力以及電影中所反映出的現實意義卻沒有絲毫減損。

在這部電影中,沿用了導演伯格曼一貫的風格,全程只有四個主要人物出場。其中兩位女主演英格麗·褒曼和麗芙·烏爾曼在電影中飾演母女,她們二人在這部影片中,貢獻了極其精湛的演技。從某種角度說,兩人也非常適合飾演母女,她們敏感、緊張、激動的神情和含淚的眼眸幾乎同質,令人心痛。

電影的故事描述了夏洛特(英格麗·褒曼飾)喪偶後應大女兒女兒伊娃(麗芙·烏爾曼飾)的邀請,到女兒家裡暫住幾日發生的故事。夏洛特是某樂團傑出的鋼琴演奏員,而伊娃則是一名在農村社區工作的牧師的妻子,在這次見面之前,兩人已有七年時間未曾見面。

母女倆在見面之後的深情相擁以及親密的語言似乎都呈現出一種正常的母女關係,但若仔細品味,卻能發現她們之間卻始終隱含著一種

生硬的疏離感。原來,女兒伊娃對母親夏洛克從小對自己的冷漠一直耿耿於懷。在成長的過程中,她從來沒有得到過來自母親真心的呵護與寵愛,所以人格一直處於被擠壓的畸形發展狀態:一方面極力討好母親,渴望得到母親的關注,另一方面,又對母親的冷漠懷恨在心,這種糾結的內心衝突,讓伊娃痛苦不堪。

在電影中,除了夏洛特和伊娃之外,還有兩個次要人物,一個是伊娃的丈夫,一位深愛妻子的牧師,另一位是夏洛特的小女兒、伊娃的妹妹——身負重度殘疾的海琳娜(萊娜·尼曼飾)。海琳娜發音不清,形似痴傻,原本被母親扔進了療養院,但後來被姐姐伊娃接到了家裡,與自己同住。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伯格曼使用了大量一鏡到底的長鏡頭以及大段話劇式的內心獨白,使電影展示出了極其強烈的劇場感,再加上演員精湛的演技、無可挑剔的面部表情,使得整部電影看上去非常震撼,直擊心靈。

接下來,我將從解構電影中的三層人物關係、分析電影人物的心理內涵以及拆分電影的藝術特質與現實隱喻三個方面,對這部經典電影進行淺析。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1. 解構電影中的三層人物關係:現實中的母女關係、生命的輪迴關係、意識與潛意識關係

電影的人物結構非常簡單,從表面上看,它講的是一對母女之間的"愛恨情仇",但是在人物刻畫的深層,還隱藏著導演對於情感表達更深層次的理解。

①【現實】: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

在電影的一開頭,就刻畫了一個急切盼望與母親見面的女兒伊娃的形象。伊娃在得知繼父去世的消息後,急切的給媽媽寫信,懇求她來自己這居住幾天,在信裡,她向媽媽保證自己所在的牧師公寓非常寬敞,生活設施齊全,"還有一架大鋼琴",她在信中寫到:"我們會細心照顧你,事事依著你"。

高貴典雅的母親夏洛特出現了,她容光煥發、光彩照人,和她相比,女兒伊娃相當黯淡無光。

在母女相見的最初,兩個人看上去十分熱絡,完全沒有七年未見的間隙。老母親表示要在此住上一段時間,女兒也高興的跑前跑後。但是緊接著畫風一變,

鏡頭對準了母親,在長鏡頭裡,她開始了長達數分鐘的"自言自語",言辭內容全部圍繞自己——她在醫院照顧老公最後一程時發生了什麼、她有多辛苦、心情有多沮喪、伊娃的繼父在生命的最後跟她說了什麼.....長鏡頭裡,是一個雍容華貴的老太太的獨角戲,而女兒則被擠到了鏡頭之外,直到母親結束了自己表演式的演說,她才再次出現在鏡頭裡。而這一次,她的眼神已開始遊離、笑容變得勉強、面部的神情也顯得黯淡無光。

這是一個非常迅速的引題——它的出現,讓觀眾似乎覺察到一絲不對勁:這個母親似乎太過自我,她說的內容不像是與七年未見的女兒該說的話,而女兒討好和殷勤的背後,似乎也透露著隱隱的疏離和逆反

伊娃告訴母親一個消息:妹妹海琳娜住在自己這裡。聽到這個消息,母親的臉色驟然改變,惱火之餘又有點不知所措。在接下來母女的對話中,導演又通過母女二人看似不經意的對話,透露出一些玄機:母親有些含蓄的責備伊娃讓小女兒出現在這裡是給她添堵,而伊娃則輕描淡寫的告訴母親,早在兩年前她就已經將妹妹接到這裡,並將此事寫信告訴過母親。面對母親的矢口否認,伊娃看似無意的說了一句:"或者,(那封信)你根本就懶得看"。

伊娃的這句話,將兩人複雜的母女關係暴露無遺——雖然她們是一對真真切切的母女關係,但顯然中間發生了什麼。

在之後的劇情裡,母女二人微妙的關係被展露無疑。直到某天晚上,母親因為噩夢驚醒,遇到了酒醉的女兒,女兒在酒精的刺激下,對母親說出了多年來內心的委屈與怨恨,一直強勢的母親在女兒冷靜且無法辯駁的"攻擊"下,變得脆弱無力,像一個柔弱的小女孩,她甚至淚眼婆娑,懇求女兒來安慰自己。這是一段從深夜一直蔓延到白天的對話,母女二人都有大段的獨白,人物情緒層層遞進,色彩飽滿鮮明,中間夾雜著油畫般的回憶,是整部電影的高潮

這段談話向我們揭示了事情的真相:在現實中,它們的確是一對母女,但是隱藏在現實之下的,卻是母女二人角色的錯位與命運的輪迴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②【暗示】:生命的輪迴

在電影的最高潮,女兒痛訴自己從小到大所受到的情感冷漠與心靈創傷,徹底擊倒了一直情感隔離、活在自戀中的母親,她難過的像一個小女孩,再一次以自己"背痛"為理由躺在了地上。

她可憐的對女兒說:"我小時候的事基本上都不記得了,我不記得我父母曾經碰過我,無論是撫摸還是責罰,他們都沒碰過我,和愛有關的一切我都一無所知。喜愛、觸碰、親密、溫暖.....我只有在音樂中才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夜裡我醒著時,我會想自己到底有沒有活過?我想知道是不是其他人也是這樣?還是有些人對活著這件事比他人更有天賦?還是有些人從來沒有活過?他們只是存活於這個世界上。"

母親的這段獨白聽上去無比熟悉,在電影開頭,伊娃的牧師丈夫也有過一段長時間的自白,在自白中,他提到自己的妻子時說:"伊娃的第一本小說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她說:人必須要學會如何活著,我每天都在練習,其中最大的障礙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在黑暗中摸索著,要是有人能愛我真實的樣子,我就能夠了解自己,但這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對此,丈夫的自白是:"我想告訴她,哪怕只有一次都好,有人全心全意的愛著她,但我無法說得讓她深信不疑。"

清晰可見:母女兩代人,都是"愛無能"。她們從小都未曾體會過被愛滋養的滋味,長大後也缺少愛(他)人的能力,雖然其外在表現形式看上去完全不同——母親一生都在索取愛,滿足自己的缺失,而女兒一生都在迴避愛,說自己"從未愛過任何人",但精神內核卻如出一轍

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命運的輪迴

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正在於此很多人在這種錯綜複雜、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女兒的不幸就是母親的勝利",伯格曼用歇斯底里的爭吵和極佳的室內戲的調度,拋出了這個聽上去令人匪夷所思的命題,但恰恰這種倫理悖論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只不過因為有了所謂的親情紐帶,使很多人迴避了這一問題

。但在電影中,它被鮮血淋漓的展示了出來。

愛無能的人自己,也是愛無能的受害者。他們內心的創傷,不會因為生兒育女之後獲得自動的療愈,反而他們會帶著創傷撫養子女,將悲慘的家族命運世代輪迴,直到某個覺醒的人通過學習和療愈,重新改寫自己的命運,這段輪迴的鏈條才能就此打破。

這就是原生家庭的意義。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③ 【隱喻】:意識與潛意識

伊娃和海琳娜是夏洛克的兩個女兒,在現實中,兩人是平行關係,但從某種隱喻的角度,我們也可以將海琳娜理解為伊娃的潛意識

當一個人的內心充滿了愛恨情仇的糾結,也就是精神分析中的"內心的衝突",它表現的極致就是失語——就像海琳娜一樣,無法開口說話,只能用混沌不清的語言表達著對這個世界的感情。

與失語相對應的,是帶著偽裝的語言。相比潛意識,語言往往最不可信。就像夏洛克對兩個女兒,永遠深情款款,稱呼她們為"親愛的寶貝",把"我愛你"掛在嘴邊,但是誰都看得出她對女兒的疏遠、迴避和厭惡。伊娃也是一樣口不對心。當她藉著酒勁向母親宣洩和逼迫時,隔壁的海琳娜正在痛苦掙扎,她從床上滾落到地上,掙扎著爬向母親。母親躺在地板上向伊娃哭訴自己需要愛和幫助,伊娃一言不發,而海琳娜在地板上掙扎著爬行呼號,痛苦的呼喚母親:"媽媽,過來",

兩段鏡頭不斷的切換,形成疊印的效果

沒有人聽見海琳娜的呼喊,但是海琳娜的呼喊,不正是作為女兒的伊娃真正的潛意識的真實表達嗎

在一個孩子內心深處,無論遭受過多少創傷,都對母親有著天然是忠誠,對母愛有著無法更改的渴望——這是孩子特有的天性。再多的恨,也無法改變。

在電影的結局,"不負責任"的母親再一次落荒而逃,對於母親一如既往的逃避,伊娃雖然低落沮喪,但外表平靜,可是海琳娜卻在同一時間喘不上氣來、瀕臨死亡,她瘋狂的用含糊不清的語言,喊出的聲音,仍然是"媽媽"。

這是作為孩子的角色,對母愛最深層的吶喊與渴望

海琳娜與伊娃,就像潛意識與意識,互相照應,彼此映襯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2. 電影主人公的心理刻畫:現實版"母愛的羈絆"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作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我立刻聯想到了一本大熱的心理學書籍《母愛的羈絆》。

與一般的涉及原生家庭的書籍有所區別的是,這是一本專門描述"自戀型母親與其女兒"之間關係的書

。對女孩來說,對其影響最大的人便是媽媽,不誇張的說,媽媽的某些特質會導致女兒一生都面臨特別的困境。

毫無疑問,"愛無能患者"夏洛克,就是一個典型的自戀型母親

在《母愛的羈絆》一書中,作者麥克布萊德提出了自戀型媽媽的"九種特質",把與母親自戀有關的十種母女互動關係,稱為"十根毒刺",另外,她還總結出了自戀型媽媽的"六張面孔"。縱觀全書,幾乎所有相關的內容,都能在夏洛克與伊娃身上找到對應

·自戀型的母親只關注自己,而對他人幾乎都是麻木的,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孩子。這一點,在夏洛克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伊娃家裡,夏洛克換上漂亮的衣服想要出去逛街,當時伊娃正在早夭的兒子的房間裡靜靜的感受孩子的氣息,伊娃跟母親說了很多關於早夭兒子的回憶以及對於世間情感的困惑,但只換來了夏洛克的不耐煩,她匆匆打斷女兒的傾訴,說:"趁天沒黑,我們趕緊出去走走吧"便草草結束了談話。

可想而知,這樣的媽媽給女兒會帶來怎樣絕望和傷害。

·自戀型媽媽專注於對成功、權利、才華、美貌、愛情的幻想。

夏洛克永遠光彩照人,即使是愛侶剛剛去世,她在女兒家下樓吃飯,也身著紅袍,頭髮梳得一絲不苟 ,盛裝出席。在工作上,她是刻苦且卓越的鋼琴演奏師,至於愛情方面,她更從不示弱,無論到了何時,身邊都不乏追求者。她沉浸在各種滿足自己"優越感"的事情中,對女兒的內心世界卻視而不見。

·自戀型的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關係,常常不像母女而像平輩。母女關係常常是一場肆無忌憚的索取和利益的壓榨。

現實層面,夏洛克是伊娃的母親,但內心幼稚的夏洛克卻從來沒想過承擔"母親"的責任。在伊娃向她傾訴了幾十年來壓抑在心頭的不滿和怨恨之後,夏洛克無助的躺在地上,講述了自己缺愛的童年。她說:"我從來沒長大過,我的面容和身體已經老了,可是在內心深處,我卻覺得自己從未出生過

。"她向女兒坦誠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她說:"我一直很怕你——我想是因為想要讓你照顧我,把我抱在臂彎裡安慰我。"

這是典型的母女關係倒置——母親因為自己缺失的愛,導致了嚴重的自戀型人格障礙,她不但不能"為母則剛",反而像一個孩子一樣肆意索取另外一個真正的孩子的關愛,這會對女兒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女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法感受到母愛,反而還要"踮起腳尖",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正因為如此,伊娃才年紀輕輕便形同朽木——因為她的能量,都被母親耗盡了。

當夏洛克說完這些話之後,伊娃面色疲憊,輕聲說:"我只是個孩子",夏洛克狠狠的吸了一口煙,反問道:"這重要嗎?"——是的,在夏洛克的眼裡,事實的真相是怎樣並不重要,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她自己渴望愛、索取愛的需要能否得到滿足。

自戀型母親的存在,基本上會毀掉一個女兒的一生,即使她在未來用一生的時間去療愈內心的創傷,也無法做到完全的完好如初。正如《母愛的羈絆》的作者克布萊德所言,

被嚴重自戀的媽媽養大的女兒,可能會出現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總覺得自己無人可愛。


·第二,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第三,經常空虛,不知道該做什麼


·第四,永遠不自信

如果一個女性在這四方面有特別強烈的感受,那麼很可能是因為自己也有一個夏洛克式的母親。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3. 電影的藝術氣質與現實隱喻

《秋日奏鳴曲》的名字展示了這是一部與音樂有關的電影,同時sonata(鳴奏曲)也是對電影中人物關係的隱喻。

鳴奏曲的意思是獨奏,也就是音樂裡的獨白。在電影中,除去母女二人的情感爆發的高潮之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二人彈奏肖邦演奏曲的片段。

伊娃為母親演奏肖邦的《a小調第二前奏曲》,母親身著紅袍,耀眼璀璨,而女兒伊娃則顯得猶豫怯懦,那一刻彷彿時光流轉,又回到了她兒時被母親監督練琴的歲月。伊娃是一個情感細膩的作家,但她手下的肖邦協奏曲卻成為溫情的蓄水池,但即使這樣,母親還是流淚了,她應該是被女兒的溫情所打動(而不是肖邦)——音樂中流淌的溫情,觸發了她內心深處對過去美好的回憶。但在女兒演奏完,母親還是重新坐到了鋼琴面前,以一個真正藝術家的氣度,重新彈奏了這曲肖邦。

同樣的曲子,女兒彈出的是含情脈脈,而在鋼琴演奏師的母親手下,則麻木、冷峻、踉蹌、莊嚴。母親以藝術家的風範精確的演奏出肖邦這首協奏曲的內涵,除此之外,沒有一絲多餘外洩的感情。

在母親彈奏的時候,電影畫面出現了長時間的特寫鏡頭,一個是眼睛微閉沉浸在肖邦獨奏中的母親,精緻華麗,另一個是坐在母親身旁敏感、緊張、困惑、無措的女兒,一推到底的特寫鏡頭,配合彆扭壓抑的鋼琴曲,勾勒出母女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似乎是一場隱喻,在隨後發生的事情,驗證了這一點——在這場相隔7年的母女團聚中,她們沒能共同譜寫出一曲和諧的協奏曲,而是各自上演著自己的奏鳴曲獨奏加上獨奏,由於心靈的不能相通,結果便是更孤獨、更絕望的獨奏,它們之間,永遠疊印不成默契的交合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親情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因此導演伯格曼才會選擇它而不是愛情來詮釋愛。

愛可以成為人的弱點,因為愛是柔軟的,讓人心軟,惟其如此,在崇尚堅硬的世界裡,愛才顯得彌足珍貴。同時,愛也是沉重的,它需要人付出的太多,正因如此,在侏兩必爭的社會里,愛才顯得不可多得。

但最為重要的是:愛是需要回應的,愛得不到回應,是對人心靈的最大傷害——正如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提到的那個故事一樣:

一個3歲的男孩在一間黑屋子裡大叫:阿姨,和我說話!我害怕,這裡太黑了。阿姨回應說:那樣做有什麼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沒關係,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無回應之地即為絕境,而相互回應的愛才能使心靈相通,是拆除薩特所謂"牆"的唯一方法。否則,就只有孤獨的獨奏。所以,

秋天奏鳴曲奏出的無愛的苦痛,心靈的阻隔,奏出的是人對愛的永恆的渴望

在電影的結尾,母親又一次離開了。母女最終未能達成和解,按照導演自述中的說法,最初的腳本以母女彼此諒解收尾,但女兒"給予母親新生的想法因難度過高而放棄,角色們似乎都有自尋生路的傾向。"電影的結尾,是將這對複雜的母女關係,凝固在各自缺失的半圓之上,導演伯格曼在這個缺失的關口,中止了奏鳴曲的樂章。很感謝這樣的結尾——沒有刻意拔高的圓滿,似乎才更符合真實。

在所有的關係中間,親子關係是最為複雜的一種關係,在這樣的關係裡,不要輕易的說"原諒",因為很多時候你自己也千瘡百孔。但是自我救贖卻是一條永恆之路,不管原生家庭是何等境遇,每個人始終都擁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利。


豆瓣9.0《秋日奏鳴曲》:英格麗·褒曼演繹現實版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