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之後,為什麼我感覺再無百家爭鳴?再無聖人出世?

朱八戒CC


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希望我拋磚引玉,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首先,從時間上看,先秦時期是概指秦朝建立以前的所有時間,即,大概在公元前221年以前,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不僅在中國,其實在整個世界,都有一個階段,即公元前四、五世紀,誕生了很多先哲聖人。中國的老子、孔子、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耆那教的大雄,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

他們的出現基本框定了人類幾千年的社會生活以及精神文化的格局。直到今天,世界人在骨子裡還是沒有逃開由他們劃定的圈子。


糾其緣由,我們簡單的可以說那是一個思想爆炸的時代。仔細分析,就要提及社會的變革,產生了文化的萌芽,人們開始邏輯的思考,並探索宇宙、世界、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人們要為自己找到一個世界觀,並建立與之和平相處的理論。


我們現在把眼光放回到中國。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時期。其實,早在春秋以前,就已經有了像周文王這樣的聖人,寫出了周易。

周朝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個朝代,在漫長的800年中,人們逐漸完善自我的秩序和禮儀制度。特定的分封制度環境為各種管理體系以及思想理論燦爛發展創造了條件,從而產生了像老子與孔子這樣的大思想家,當然還有墨子、韓非子等等諸子百家思想的誕生。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大家們所提出的思想基本上已經涵蓋了整個人類與社會之間的思想範疇,甚至一度出現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亂象。這個混雜的現象到了戰國時期,尤為嚴重。


這一切,作為封建帝國創始人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全部看在眼裡。作為維護集權統治的帝國而言,他不需要這樣的亂象,所以他選擇了最適合制度發展與社會管理而且又具備完整體系的儒家思想,從而結束百家爭鳴。

縱觀人類的發展,思想推動社會,社會左右思想。人類的需求,已經由原始的探尋世界觀,而變成在穩定中謀求幸福。後來兩千年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不是沒有聖賢之人,只是無需聖賢之人,諸如像朱熹、王陽明等,也只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一個哲人,而不是聖人。


我想,聖人都是後人稱頌的,在他們的年代,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有著生活的困惑與迷茫,但他們撥開迷霧,為我們帶來了思想的光輝。


維摩居主人


人類歷史有兩次思想大爆炸,一次在東方,一次在西方,東方的叫做“百家爭鳴”,西方的叫做“文藝復興”

“百家爭鳴”使東方文明領先世界兩千年,東方世界享受文明成果的時候,西方世界還在暗黑的中世紀摸索掙扎。

“文藝復興”的結果是科學代替了神學,解鎖了大航海時代,觸發了工業革命,確立了西方主導世界的話語權,直到今天。

兩者有一個共同的神奇之處,是在同一個時間點大面積的爆發,事先毫無徵兆,也沒有原因。

有人說,這是戰國時期兵荒馬亂造成的。中國五千年來戰火就沒停過,東漢末年分三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五胡亂華更是歷史上的至暗時刻,為什麼沒有百家突然冒出來爭鳴?

有人說,這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造成的。可是歷史上也有不尊儒的時候,割據小王朝也有尊佛的,也有尊道的,大一統的明帝國朱元璋,打壓儒學,禁止祭祀孔子,全國範圍焚燒《論語》,也沒見有百家出來爭爭鳴。不過明朝倒是出了一個偽聖人朱熹,一個真聖人王陽明,但是對今天的中國實在影響不大。

還有人說“百家爭鳴”在民國時期出現過。那不過是西學東漸影響下的新文化運動,是白話文和文言文之爭。是西方先進科技生產力與東方愚昧落後現實的矛盾。繞到最後還是人家西方文藝復興的成果。

百家爭鳴和文藝復興是可遇不可求的隨機事件。一旦出現就足以改變整個人類文明。你想和奧運會、世界盃一樣四年來一次,未免太貪心了吧。


詩魔獨孤求踹


百家爭鳴是春秋末期的一次思想大碰撞,是社會物質文明高速發展,與政治制度落後的矛盾,而變現出來的,對新格局和新架構的探索。

因此,百家爭鳴不是憑空出世,歷史環境是其誕生的母胎。當社會被一種主流思想統治,表現出思想意識形態的相對穩定後,思想火花產生的條件就消失了,這就是百家爭鳴成為絕唱的原因。

春秋末期百家爭鳴產生的歷史背景

  • 首先回到歷史背景,談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既是一次學術爭鳴,更是一次思想爭鳴,一次關於社會發展該向哪裡去?國家秩序該如何建?人與自然該如何相處?等一系列哲學思想的大碰撞。

思想的孕育,其實是一個很痛苦的經歷,若非社會環境的擠壓,斷然不會出現思想家集體爆發的空間。

春秋末期百家爭鳴的歷史環境就是,西周建立的禮制社會秩序崩塌了,它與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不相適應,產生了激烈的衝突,百家爭鳴,就是思想家們為病態的社會,開具個人診斷書的一次思想大討論。

西周建立後,大思想家周公,鑑於商朝滅亡的教訓,建立了一整套影響中國數千年的制度,其中尤以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最深遠。在這套法律制度中,社會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被人為劃分成了若干個階層,形成自上而下的,由法律保障的穩定結構,這套體系統稱為“周禮”。

周禮就是中國的第一套完整法典,並且逐步發展成一種思想文化,深入中國人的血液,成為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實並非獨創,而是對周禮的繼承和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西周的物質文明增長迅速,但是周禮卻遭到了嚴重挑戰,周公設計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都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表現在社會層面就是,上下尊卑失常,國家統治機器失靈,社會動盪頻發。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不再是西周建立之初的友好兄弟,相互之間不斷爆發戰爭,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流離失所,大量死於戰爭或饑荒。

由此,社會進入一個對周禮深刻反思的階段,人們都希望找到一條新的道路,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秩序,這就是思想界活躍起來的根源。

  • 再談第二個問題,百家爭鳴為何發生在春秋末期?

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周禮中找答案。前面我們講過,周禮就是西周社會的法律,到了春秋末期,它的三個最重要制度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出現了大問題。

宗法制將人群按婚姻和血緣關係,劃分成了等級,規定了大宗無可挑戰的尊崇地位,小宗只能逐代降格,淪為社會的下一個階層,成為拱衛大宗統治的政治力量。

這種制度有一個先天缺陷,即隨著年代的發展,大宗與龐大的小宗之間,血緣關係越來越淡,久而久之,相互之間的拱衛關係,就演變成了赤裸裸的抵抗!由此,分封制名存實亡,分封變成了分家。

舉個例子,春秋第一個小霸鄭莊公,其祖父姬友是周厲王的小兒子,被分封在鄭地為侯。鄭桓公在位期間,努力輔佐周宣王和周幽王,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鄭莊公的父親鄭武公,也還算盡責,幫周幽王東遷雒邑。不過也表現出“不聽話”的一面,他不斷東擴,兼併了東虢、鄶國、鄢國等八個小諸侯。

到了鄭莊公即位,他與周桓王的血緣關係已經較遠,也越來越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公開發兵攻打自己主人周桓王。事實上,春秋末期沒有哪個諸侯國還老老實實地認為,自己是替周天子打理封地,而是理直氣壯地將諸侯國的產權人,篡改成了自己的私產。

諸侯國與周王室如此,諸侯國之間更是如此,以前是兄弟,若干代之後就是你死我活的仇敵。

周王室的衰弱,導致王室幾乎靠施捨生活,內部僅剩的一點地產,還被貴族大肆兼併,井田制也徹底破產。

也就是說,春秋末年遭遇的是,從上層建築,到經濟基礎,到社會秩序,全方位的崩塌,它帶來了人與人、國與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全面挑戰和重建。這種歷史環境,幾千年唯一一次。

百家爭鳴到底爭什麼?政治利益澆灌血色玫瑰

  •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百家爭鳴首先爭的就是對社會問題的診斷,以及如何重建秩序,恢復社會生產。

各派思想家對此都拋出了各自的觀點,舉幾個例子:

儒家認為:社會秩序崩塌的原因,就是人們缺少愛,所以要以“仁愛”為核心,重新恢復周禮,通過禮儀教化,讓人們自覺回到西周初年的理想國。

墨家認為:社會秩序崩塌的原因,也是因為缺少愛,不過他們不認為是仁愛,而是“兼愛”。“仁愛”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有差別的愛,社會等級就是這麼來的。墨家認為“仁愛”才是社會的病源!“兼愛”就是無差別的愛,社會應該回到沒有等級的,三皇五帝時期。

道家認為:社會秩序崩塌的原因,就是因為你們這幫儒家、墨家,成天想著做這個幹那個,違背了天道自然,結果越忙活越壞。所以,我們應該順應自然,不要人為干預,社會應該回到更遙遠的上古時代,那裡沒有政府,沒有組織,更沒有軍隊,小國寡民,各過各的。

法家認為:你們都錯啦,社會崩塌的原因就是周禮過時啦,什麼回到過去,那都是落後思想。皇道喪失,帝道淪喪,王道暗淡,現在該建立霸道了——以王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和王權獨裁社會!

這些觀點之間,有些差別看著很微小,但是其背後的思想淵源卻非常深刻,所揭示的社會本質往往背道而馳,因而相互之間水火不容,乃至於互為寇讎!

  • 除了思想意識形態之爭,百家爭鳴其實還是利益之爭。

百家爭鳴所產生的成果,最終的服務對象必然是統治階級,所以,演變為利益之爭是必然的歸宿!

儒家思想有一句名言,讀書人的人生目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生動地概括了百家思想的本質,圍繞統治者,提出社會改革方案,實現個人及社會價值。

思想與政治的聯姻,就是百家爭鳴的政治基礎。翻開史書,我們發現,學術之爭不是輕鬆的口舌之辯,伴隨的往往是利益傾軋,和血淋淋的殺戮!歷史上最殘忍,最令人扼腕痛惜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慘死,就是百家爭鳴開放出來的一朵血色玫瑰!

百家爭鳴產生的歷史條件

百家爭鳴產生,除了上述歷史背景和利益助推因素外,還有幾個很重要的條件:

  • 1.士族階級群體的大發展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百家爭鳴的“主演”,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士族階級。士族階級其實就是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產物,他們的先祖都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只不過,按照周公設計制度,他們因為小宗身份,逐步淪落為貴族的最底層——士族。

士族有兩個特性,一是有空政治頭銜卻沒有政治待遇;二是這個群體數量越來越大。第一種特性註定了他們“夾心餅”的生存狀態,既沒有平民勞作的願望和能力,又很難回到政治的核心地位。

隨著數量的膨脹,這個群體必然會爆發出一種自我價值體現的能量。孔子就為這個群體提出了很明確的人生目標:讀書做官。不過,孔子的做官,跟帝制時代的做官不一樣,帝制時代做官是謀求職業,孔子的做官是謀求失去的貴族身份。

這因為士族階級的尷尬地位,和不同於貴族階級的能動性,他們才具備了在動盪時期,展現個人才智的機會。沒有這個特殊的群體存在,百家爭鳴無從談起。

  • 2.社會生產力的充足發展

為何在夏商時期,沒有百家爭鳴?很簡單,百家爭鳴解決的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衝突,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是百家爭鳴的基本條件。夏商時期的生產力水平,還遠遠達不到物質文明發達的條件。

人類社會的發展,從原始人類,到原始部落,再到部落聯盟,再發展到國家意識形態的誕生,每一步都是基於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思想意識形態是物質文明的沉澱和思考,正是西周建立後生產力的發展,形成了對舊體制的衝擊。

  • 3.意識形態領域的自由空間

在百家爭鳴之前,還沒有一個思想執牛耳,佔據思想領域壟斷地位。周禮在彼時僅僅是作為法律和制度存在,它演變為一種文化和思想精髓,是隨著時間的沉澱,和儒家思想的提煉,才完成了角色轉換。

也就是說,在百家爭鳴之前,中國的思想界接近於一張白紙,人們可以自由地接納任何一種思想學說的洗禮。這種意識領域的自由空間,是百家爭鳴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先秦之後百家爭鳴的土壤哪裡去了?

那麼,先秦之後百家爭鳴為何永遠地消失了?我們所景仰的各派聖人先哲,也不再湧現?

其實,先秦之後,局部時間段也有過思想學術之爭,只是很短暫,沒有形成潮流,比如西漢初年。為何百家爭鳴成了封存的歷史呢?沒有誕生的條件了。

  • 1.儒家思想一統天下,失去了意識形態發展的自由空間

秦朝二世而亡後,西漢帝國經歷了初年的黃老治國後,確立了獨尊儒術的思想,從此以後,儒家思想獨佔意識領域兩千年。

當一種思想獨霸空間時,所有人自幼就接受一種思想的教育,新思想就缺少了生存的土壤。另外儒家思想佔據統治地位後,中國的帝制結構,形成了儒家士族與皇權的伴生結構,這種結構不可能給其它思想創造生長的空間。

  • 2.社會全方位受到挑戰的動盪期不再出現

春秋戰國之後,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方面,遭受全面衝擊的時期,恐怕只有晚清。晚清開放的世界格局,讓西方思想大量湧入,中國人失去了一個百家爭鳴的機會。

除了晚清,先秦之後都是在帝制條件下的朝代更迭,每一個王朝大多換湯不換藥,核心的統治結構變化不大。也就是說,從統治思想和基本政治制度層面,沒有遭受重建的挑戰。

這種穩定性,肯定不利於思想的活躍。

  • 3.沒有代替士族階級的新生力量誕生

百家爭鳴中的士族階級,是中國歷史上最獨特的一個群體,他歷經幾百年發展,最終為自己贏得了站在歷史巔峰的機會。這個群體從誕生,到發展,再到成為社會主流群體,所經歷奇幻歷史進程,是永遠無法複製的。

此後兩千多年,士族階級成為皇權唯一的拱衛力量,無可替代。一個佔據社會主流的群體,不可能自覺革命,從思想領域自我覺醒。社會又沒給新生力量產生和生產的空間,失去了主力群體,百家爭鳴就是空談。

結束語

總之,百家爭鳴不是單純的學術之爭,而是思想之爭,政治利益之爭。它的產生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是社會面臨劇變的自我覺醒和革命。

春秋末年之後,百家爭鳴失去了必要的綜合條件和歷史機遇,思想發展歸於平靜,中國如此,世界也是如此。我們最好祈求新的百家爭鳴永遠不要再來,因為那意味著又是一次人類的動盪和災難!


尋根拜祖


是的,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焚燬了很多典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禁錮了思想,這些導致百家思想斷層。


百家爭鳴

中國歷史上有兩次文化繁榮,一次在春秋戰國時期,一次是民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在社會動盪的大變革中,各種學說文化高度發達,且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盛況,由此這一時期還被成為“諸子百家”時期,這一時期的思想對後世2000多年產生深遠影響。而民國時期,則是文言文向白話文過度的關鍵時期,由此也產生了很多文化碰撞,形成一度繁榮的文化盛況。但與先秦的“諸子百家”相比,還是要遜色很多。

目前文史學界,對諸子百家主要學派的論斷,有六家、十家、十二家之說。十二家分別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大秦統一,變法改革

秦統一後,帝制變革的影響迅速觸及所有人群,墨家的消亡、法家的勃興、儒家的困厄、道家的蟄伏、農家的逍遙、雜家的彷徨,不過十餘年,韓非子所謂的顯學大宗都已銷聲匿跡。錢穆說,學術俯仰於權力。此言雖然令人絕望,但在很多時代確是如此,畢竟四體不勤的學者,是無法與明火執仗的威權相抗爭的。而如何應對歷史局勢的迅速更易,這是周秦之際所有學派團體共同的課題。

在秦制的暴力之下,這些學說存亡的關鍵是能否演化出強大的適應能力,凡是在這一輪沒能活下來的,日後的影響也就式微了。而能在適應中反客為主,對客體加以改造,則是儒家的本事,不管是行政上的外儒內法還是腦子裡的外儒內道,它總能夠成為笑到最後的那個秦朝有志於消滅所有思想和思想家。

焚書坑儒

焚書是一種國家在統一思想的嘗試。原因是維護社會穩定。防止出現文化超越國家統治,形成動亂。秦朝覆滅以後,漢進行了短暫的妥協。隨後繼承秦國的制度,同時將教育收歸國家。對於諸子百家的核心五經等經典做傳承。同時也打開了社會階級流動的窗口。緩和了社會矛盾,直到這個時候諸子百家文化傳承的基礎歸國家所有。

從此諸子百家才從歷史上謝幕,從此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儒家,墨家,法家,道家消亡。但是民間依舊有存在,而且很多學著也有研究。但是從漢開始走向沒落。

獨尊儒術

漢初,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上實行輕徭薄賦。在思想上,主張清靜無為和刑名之學的黃老學說受到重視。

武帝即位時,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張清靜無為的已不能滿足上述政治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牴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於是,在思想領域,儒家終於取代了道家的統治地位。

總結

縱其根本,諸子百家思想都是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大一統”思想,都不是隻為某一國,某一家,而是為了當時所謂的“天下”。皆是治世之道,為人頌揚。


一蓑煙雨任平生xy


公園前5世紀是世界文藝哲學思想大爆發時期,也是人類文明再進步的重要里程。

從古老東方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孟子、莊子的百家爭鳴。再到同時期的歐洲,古希臘人文自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的出現,文藝哲學思想浪潮可謂此起彼伏!

為何會巨人同時期出現?那個時代急需文藝思想巨人。在戰火頻仍的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一直沒有停頓,已經厭倦了互相攻伐,殘暴不仁,爭權奪利的大環境。急需高超智慧的哲學思想大家來拯救千瘡百孔的大時代,或言傳身教,或著書立說,或各國遊說。可謂是那個時期的真切召喚!

到大統一時期就急需一種思想意念來凝聚國民,多種思想只會互相矛盾,彼此爭鬥,自然會江河日下!!!



古今事件集成


亂了就吵吵嘛!

百家爭鳴的出現,不就是社會大動亂,然後全社會迷茫,亂吵吵嘛!

吵吵了一氣,大家想明白了,就不吵吵了,生活本身的真諦是平淡天真,越是高知家庭,越不吵吵,反過來,越被生活擠壓得不知所措的,就越吵吵。

後來百家爭鳴的局面又出現了啊——

甲午戰爭一敗,全中國開始吵吵,就跟泰坦尼克號要沉沒一樣,那個現場就百家爭鳴,沒見大家喝著咖啡、心平氣和地看船翻水裡面去。

大清朝吵吵,然後就改成民國了,然後又吵吵,民國也沒了,然後,新中國建立,就不吵吵了,因為塵埃落定,社會發展方向又確立了,大家都知道往哪裡去,社會秩序穩定,就不吵吵了。

後來十年動亂結束,就又吵吵了,因為大家又覺得有問題了,然後改革開放,接著吵吵,為啥?社會往哪裡去,這是個新課題,誰也不知道呢前面的路什麼樣,那就要吵吵。

亂就爭鳴,過去百家爭鳴既沒啥神秘的,也沒啥羨慕的,規模更是小得可憐,因為現在的全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動盪,今天的互聯網,何止百家爭鳴,怎麼也是億家爭鳴!新媒體崛起是啥意思?就是全世界每天一打開手機,都在那裡爭鳴呢!


真相很簡單


♞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史學家都稱之為軸心時代。歷史發展有其規律。社會的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由於社會矛盾,社會財富等條件發展,知識積累產生了一批大哲人,他們總結人類文明 發展人類文明。一旦人類文明進入一個大的歷史階段,其他人都是這個文明階段裡的補充和發展者。

♞就像一本說裡寫的唐詩宋詞以後再難有詩詞高峰。那是因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小了說,後人在文明的發展都是再創作。思想範疇在古代先哲,聖人軸心時代已經闡述。除非時代文明發生大的創生。

♞在另一個角度去看更好理解一些在印度有佛教聖人釋迦摩尼,西方耶穌等。不同的文明創造出聖人後就很難再出聖人,這是因為文明自我發展,思想創生階段結束後就是修補和發展,如果文明創造不出聖人,也就不算成熟,很難有大發展。



玉剛Lotus


由於當時的社會,面臨從炎黃百姓聯盟為主導的奴隸社會,變化為周王朝時周公旦創建儒教確立的封建社會,從而引起了社會上的大討論、大辨論,類似於西方的文藝復興,直接原因也是社會轉型,只不過當時是面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的社會思想變換。

這種情況也跟“五四運動”時期的“新文化運動”類似,當時也面臨封建社會向何處去(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方向性爭議,也展開了大討論、大辨論。

為什麼要百家爭鳴?

因為當時的儒教事業,其實質就是現代社會的“廢奴運動”,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奴隸性質的“黎民”轉化為自由民性質的“儒”(根據需要選拔產生的人),使在社會生活中的奴隸族群由於人口基數的優勢成為國家允許作為“新人”而存在。


河東來


這要談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在春秋戰國時,各國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方針,以法家為盛。

各國紛紛啟用法家人物變法改革。

漢朝建立後,原戰國各學派思想逐漸恢復,尤以儒家及道家兩派為盛。漢朝初期各君主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尊重道家思想,惟七國之亂平定後,漢朝中央政府權威空前強大,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急切需要大一統的思想標準。

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到漢武帝時,日益需要完整及深厚的哲學思想來維護政權的權威。由於當時的學者還是各尊各道,無統一的思想。

漢武帝即位後,權臣衛綰、田蚡和竇嬰等主張尊崇儒術,貶抑法家,同主張道家無為思想的竇太后展開政治鬥爭,建元二年(前139年),竇太后一度得勝。

建元六年(前135年),竇太后去世,支持儒家的官員重新得勢。

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前134年)徵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長安策問。

其中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班固於《漢書》《武帝紀》贊曰:“孝武之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藝。”,

《漢書》中武帝未置可否,不過武帝頗好方術, 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的情況有很大的改善,在全國的思想及仕進上慢慢開始採用儒家思想的觀點。

此後,漢武帝大量任用儒生為官,同時張湯和杜周等人主張以《春秋》決獄,逐漸使通曉儒家經典成為為官為吏的必要條件之一,儒家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

但是,漢武帝尊崇的儒術同孔子的思想出現了很大的區別,該時期的儒術成為了以原儒家思想為主體,大量吸納其他諸子百家思想的一種新的思想體系,後來的史學家稱之為獨尊儒術。

所以,此後中國文化思想不再真正意義的多元化,只崇尚儒學。


西瓜歷史頻道


先秦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文化繁榮時期,這一時期湧現了許多有影響的思想家,例如儒家的孔子,道家老子、莊子等等,這些人物都對我國曆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先秦之後,再也沒有了百家爭鳴?為什麼?

一、先秦時期各國爭霸的政治局面和沒有建立統一的思想,為百家爭鳴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寬鬆的良好社會環境。先秦之後,大建立大一統的王朝,需要一個統一的思想,於是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百家爭鳴不復存在了。

二、由於儒家的思想有利於加強皇權,支持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的儒家學說。以後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百家爭鳴的形成也失去了客觀上的條件。

唐朝皇帝特別尊崇道家,這個時期道家與儒家的地位幾乎相等,但是也沒有出現百家爭鳴。

到了北宋、南宋時期儒家的統治地位得到了加強,特別是朱熹提出的三綱五常的儒家,又得到宋朝皇帝的賞識,明清時期,為了加強皇權也是大家推崇儒家學說,

所以,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再也沒有出現過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