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壕兔鄉史不扣村:發展集體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2019年,小壕兔鄉史不扣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年來,村莊道路實現全村336戶村民戶戶通,村集體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村民收入不斷增加,這一番蛻變讓史不扣村走在了榆陽區新農村建設的前列。


史不扣村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對全村1800多棵樹進行刷白描紅,同時投資70多萬元鋪築煤矸石道路120多公里,全村336戶村民實現戶戶通,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該村還著力解決環境衛生頑疾,複雜難纏問題,全年共拆除廢舊房屋53戶,拆除面積5208.5平方米。

小壕兔鄉史不扣村:發展集體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史不扣村鋪築煤矸石道路現場


在傳統種養殖業的基礎上,史不扣村試行“農戶+合作社+企業”的運營模式,規模種植特色產業5000多畝(其中向日葵567畝,高粱2000畝,洋蔥100畝,穀子1000畝,優質牧草500畝),產生效益均優於傳統產業。如今,小壕兔鄉在全鄉開始推廣史不扣村運營模式,並且已經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小壕兔鄉史不扣村:發展集體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史不扣村高粱種植產業


史不扣村黨支部書記李貴堂說:“我們通過多方籌措資金,對中低產田項目進行了集中改造,在500多畝獨灣地打了8眼六寸管井,解決了基本農田灌溉問題。通過改造三、四組農電線路,新增一臺100A變壓器,使得農村線路不在出現短路、斷路現象。”


在精準扶貧方面,積極爭取資金為貧困群眾購買羊子,使貧困戶擴大養殖規模,增加產業收入的穩定性,提高家庭生產經營性收入。“今年村上為我安裝了一塊三相表,購買了鍘草機,養羊補助了5000元,同時為我們實施3kW光伏發電項目,村民自籌5000元,政府補助14500元。一年下來總共能收入3萬多元。” 史不扣村貧困戶陳海祥說。


小壕兔鄉史不扣村:發展集體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史不扣村洋蔥種植產業


“下一步,我們村將著重實施‘三改合一’項目,完善全村四個組的農網改造項目,計劃投資50萬元新建一座保鮮庫、一座大型垃圾處理廠,再增加蔬菜種植產業1000畝,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李貴堂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