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2020年註定是特殊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國,人們躲在家中不能出門,全國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之中。為了給大家帶來溫暖和希望,“宅草莓”線上音樂節橫空出世。2月22日到28日,每天晚上六點到十一點在西瓜視頻和今日頭條摩登天空的音樂創作者們以全新的姿態在直播間和大家見面。音樂人們用陪伴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生活中柔軟的一面,用音樂把大家緊緊連接在一起,告訴我們不管距離多遠,有愛我們就有了戰勝一切的力量。

“宅草莓”線上音樂節播出後,第一天直播間就有了上百萬觀眾,他們在美好的樂曲中洗去愁緒,心中又有了滿滿的力量和希望。“宅草莓”成了全國各地年輕人最期待和歡迎的節目。讓人們在音樂的陪伴下重新上路不懼不畏。不得不承認音樂真的有神奇的魔力,它在表現人喜怒哀樂的同時,在精神上給予人們慰藉。

音樂也伴隨著中華文明和科技的發展一直陪伴人們,它從華夏時期萌芽,經過千年的演變和淬鍊,改變的是表現形式和演奏器具,但是音樂的文化一直在延伸和進步。今天我就從中華音樂發展的四個具有代表性的時期,談談在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同時期,音樂的呈現形式和它對人類文明推動的重要意義。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一:葛天氏音樂起源對人類文明的推進和重大影響

說起那段遙遠的時光,要追溯到中華文明的源頭,華夏時期的葛天氏開啟了音樂的先河,以唱跳的形式,把音樂這麼美好的存在帶給全人類。

最初的舞蹈和唱歌,是由原始部落葛天氏一族在勞作時候表達收穫喜悅發出的聲音和動作而來。人們有了比較豐厚的收穫,就在一起哼著自創的調子,然後成群結隊的手舞足蹈,用這種方式犒勞大家的辛苦付出,是當時一種愉悅身心的好辦法。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形成了有模有樣的舞蹈和歌曲,在重要的節日來臨,大家聚在一起載歌載舞。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葛天氏創造出的舞蹈和歌曲,用聚會的方式呈現出來,代表了當時文明的進步和人民的團結,也開創了音樂的先河,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有著重要意義。對葛天氏創造的舞蹈和歌曲,在《呂氏春秋.古樂篇》有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闋八: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逐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這種“三人操牛尾歌八闋”,成鳥羽毛而舞蹈的形象,在尊祖先,敬天地的同時,表達了人民對耕種和畜牧業重視的心理。反映的僅僅是葛天氏部族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是當時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二:盛唐時期,人們以詩詞表達歌曲,是古代音樂發展的巔峰。

唐朝興盛的發展使樂曲更加多元化,內容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唐朝時期的歌舞是靈活開放的,人們用音樂來表達情感,排憂解難,述說心中志向。而音樂的表達形式以歌曲和舞蹈為主。一種集唱歌,樂器,舞蹈的歌舞盛會在唐朝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代表作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為楊貴妃創作的《霓裳羽衣曲》。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唐朝時期發展了培養“音樂人才”的訓練基地,統治者對音樂的重視,也使一些音樂創作人得到尊重,像詩人李白寫的詩詞,被人們或詠或唱,廣為傳播。藝人們的社會受到尊重和肯定,在民間一些音樂創作者被人們尊為高雅之士,他們創作的小曲被大家傳唱。歌舞昇平的唐朝代表了文化的鼎盛時期和人們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音樂的廣泛傳播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代表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三:抗戰時期的音樂是人們愛國情懷的最好展現。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國各地無論是文藝工作者還是民間藝人,都自覺的拿起文藝武器,來宣傳團結抗日。他們把音樂作為最銳利的武器來宣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團結精神。並統一音樂思想為抗戰服務的意識,決心在鬥爭中完成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

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他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每一首都代表了人民抗戰的激情和決心,雄偉壯麗的音樂譜寫出人們為民族自由與和平作出的努力和奉獻。聶耳開闢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抗戰時期的音樂記錄了偉大的人們為了民族解放無畏獻身的精神,也提醒我們新中國的成立經歷了無數的困難和挫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軀體和獻血搭建而成,勿忘國恥,發揚共產黨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我輩人的使命和責任。抗戰時期的音樂為中國流行音樂奠定了基石,對中華兒女有著重要的鞭策意義和啟迪意義。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四:現代流行音樂:隨著社會的發展音樂走進了千家萬戶,是全民音樂的美好時刻。

從新中國建立初期,人們對迷人的樂曲充滿嚮往和期待。鄧麗君的《甜蜜蜜》風靡全國。那時候收音機並不普及,很多人難得聽一次歌曲。短短的幾十年過去,中國的音樂經過快速的迭代更新,同時也見證了中國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音樂的盛行也側面代表了全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層面的需求。

中華音樂發展史:音樂文化的推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

老一輩音樂創作人如鄧麗君,梅豔芳,黃家駒,劉德華等等,現在仍然受到人們的追捧和喜愛,音樂對我們的意義更加重要,記錄了我們的青春和回憶,更在很多特殊的日子出現。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流行音樂迭代更新的速度不斷的加快,考驗音樂質量的同時也證明人們的審美日益進步。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也給了很多優秀音樂創作者顯示的機會,很多歌手比賽的大型綜藝節目帶給我們精彩作品的同時,也給了很多默默創作的音樂愛好者自我展示的機會,對於一些有才華的藝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中國的流行音樂見證了國家的飛速發展,是年輕人思想和精神上的進步。

總結一下:

音樂從原始部落的萌芽時期開始展露頭角,經過了幾千年的沉澱,發展,和提升,有了多元化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音樂的發展也見證了人類文明和經濟發展,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需求,音樂也成為現代很多年輕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伴侶。

音樂不僅能表達喜怒哀樂,也是人們述說情感和志向的高級手法。對於人類來說音樂有著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