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暗示毀一生

週末吃完午飯躺在沙發上養神,娃笑嘻嘻地走過來,試探性地問:“爸爸,我想看一集超級飛俠……”我沒直接回答,隨口問了一句:“午飯吃完了嗎?”娃想了想,轉身回去吃飯,吃完過來直接拿起遙控器,我警覺道:“你想幹嘛?我同意你看電視了嗎?”娃委屈地說:“你同意了的。”我同意了嗎?好像沒有,但好像又有——那一句“午飯吃完了嗎?”不是暗示他午飯吃完就可以看了嗎?在那樣的語境下,確實讓人想入非非。

今天的歷史小故事,就與老爹的一句似是而非的暗示有關。

話說明朝時期,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對各地藩王叔叔們採取了一系列削藩舉措,終於導致激變,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由於朝廷方面掌握著巨大優勢,而燕軍兵力不足,經過兩年苦戰,朱棣仍然只能在華北地區反覆周旋,雖屢屢獲勝,但無力鞏固擴張,只能放棄一些新奪取的城池,保證北平安全。

戰爭第三年,朱棣孤注一擲,決心不顧後方,直奔南京,於是留下大兒子朱高熾鎮守北平老巢,自己帶著二兒子朱高煦向南出發,沿途一路苦戰,臘月初二自北平出發,六月初一到達浦口江邊。

看著身旁疲憊不堪的燕軍將士和滾滾長江天險,朱棣老父親拍著二兒子朱高煦的背,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信息量極大的話:“好好幹,你大哥身體不好。“

一句暗示毀一生


果爸相信,此時心領神會的朱高煦內心一定是幸福的、激動的、顫抖的,肯定比我兒子轉身回去吃午飯時的心情還要好。

於是朱高煦率領燕軍殊死作戰,一舉渡過長江......(癸丑朔,燕師將渡江......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於是煦率眾殊死戰......)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老爹稱帝后好像把這茬給忘了,再也不提這事了。後來在大臣解縉的一句“好聖孫”的提醒下,朱棣出於對長孫朱瞻基的喜愛,最終還是立了老大朱高熾為太子(這種做法是不是很眼熟?)

一句暗示毀一生


總覽整個南下過程,朱棣多次瀕臨危難,都是在老二朱高煦的力戰下方轉敗為勝,功勞不可謂不大,父子感情不可謂不深。

朱高煦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太憋屈,老爹答應我的呢,怎麼說變就變了。老大朱高熾繼位不到一年就病逝了,倒也印證了老爹說的“世子多疾”。

機會來了,鬥不過老大還能鬥不過侄子嗎?老爹可是答應過的!朱高煦說幹就幹,起兵造反,結果兵敗被俘,被廢為庶人,最後被自己的大侄子朱瞻基下令扣在銅缸裡,活生生烤成了一隻“悶罐雞”,死狀極慘。(亟命壯士舁銅缸覆之。缸約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項負之,輒動。積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時,火熾銅鎔,庶人死。諸子並死。)

一句暗示毀一生


在朱高煦臨死前的那一刻,腦海裡一定會想起那年的濤濤江水,在那裡老爹曾給過他一個承諾……

所以說,做父母的,特別是有二胎的,溝通要用心,說話要注意,娃也是很敏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