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暗示毁一生

周末吃完午饭躺在沙发上养神,娃笑嘻嘻地走过来,试探性地问:“爸爸,我想看一集超级飞侠……”我没直接回答,随口问了一句:“午饭吃完了吗?”娃想了想,转身回去吃饭,吃完过来直接拿起遥控器,我警觉道:“你想干嘛?我同意你看电视了吗?”娃委屈地说:“你同意了的。”我同意了吗?好像没有,但好像又有——那一句“午饭吃完了吗?”不是暗示他午饭吃完就可以看了吗?在那样的语境下,确实让人想入非非。

今天的历史小故事,就与老爹的一句似是而非的暗示有关。

话说明朝时期,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对各地藩王叔叔们采取了一系列削藩举措,终于导致激变,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由于朝廷方面掌握着巨大优势,而燕军兵力不足,经过两年苦战,朱棣仍然只能在华北地区反复周旋,虽屡屡获胜,但无力巩固扩张,只能放弃一些新夺取的城池,保证北平安全。

战争第三年,朱棣孤注一掷,决心不顾后方,直奔南京,于是留下大儿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老巢,自己带着二儿子朱高煦向南出发,沿途一路苦战,腊月初二自北平出发,六月初一到达浦口江边。

看着身旁疲惫不堪的燕军将士和滚滚长江天险,朱棣老父亲拍着二儿子朱高煦的背,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信息量极大的话:“好好干,你大哥身体不好。“

一句暗示毁一生


果爸相信,此时心领神会的朱高煦内心一定是幸福的、激动的、颤抖的,肯定比我儿子转身回去吃午饭时的心情还要好。

于是朱高煦率领燕军殊死作战,一举渡过长江......(癸丑朔,燕师将渡江......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老爹称帝后好像把这茬给忘了,再也不提这事了。后来在大臣解缙的一句“好圣孙”的提醒下,朱棣出于对长孙朱瞻基的喜爱,最终还是立了老大朱高炽为太子(这种做法是不是很眼熟?)

一句暗示毁一生


总览整个南下过程,朱棣多次濒临危难,都是在老二朱高煦的力战下方转败为胜,功劳不可谓不大,父子感情不可谓不深。

朱高煦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太憋屈,老爹答应我的呢,怎么说变就变了。老大朱高炽继位不到一年就病逝了,倒也印证了老爹说的“世子多疾”。

机会来了,斗不过老大还能斗不过侄子吗?老爹可是答应过的!朱高煦说干就干,起兵造反,结果兵败被俘,被废为庶人,最后被自己的大侄子朱瞻基下令扣在铜缸里,活生生烤成了一只“闷罐鸡”,死状极惨。(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一句暗示毁一生


在朱高煦临死前的那一刻,脑海里一定会想起那年的涛涛江水,在那里老爹曾给过他一个承诺……

所以说,做父母的,特别是有二胎的,沟通要用心,说话要注意,娃也是很敏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