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楊修真的是嫉賢妒能嗎?還是他也有老牛舔犢之心?

大馬哈魚12


歷史上的曹操惜才如命,曹操帳下有很多人才,文有郭嘉、荀彧、賈羽,武將就更多了。這些人才大多在曹操帳下都能善終,而且歷史上的曹操也極具容人之量,那麼我們來一一說說。

1、張繡之戰,賈羽設計殺死了曹昂和典韋,這兩位一個是曹操的長子,另一個是曹操最愛的武將,曹操在祭拜典韋時就說了句,此戰最大痛惜不是失去愛子,而是失去你,可見曹操對典韋的喜愛,可以這麼說,三國曹操對武將有種莫名的喜歡,例如關羽、許褚。但是就是這樣當賈羽投靠曹操,曹操依舊沒有殺掉他,相反重用賈羽,可見曹操的容人之量和愛惜人才。

2、歷史上的郭嘉具有鬼才,甚至但是流傳一句,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可見郭嘉之才,但是歷史上的郭嘉就是那種典型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之人,早朝遲到、衣服邋遢、愛睡懶覺,用今天的話說無組織無紀律,郭嘉也多次被參合,但是每次曹操都是會心一笑,可見曹操愛才之心,這樣的曹操怎麼可能妒忌才能。

3、下面我們來重點說說楊修之死,楊修有點才氣,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點小聰明,該糊塗時不糊塗,不該糊塗德時候一塌糊塗,楊修之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依附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操次子曹植,並且參與黨爭,幫助曹植奪位,這是曹操所不能忍的,所以楊修之死並不是曹操妒忌才能,而是不該參與黨爭。





少年談史


漢末魏初,在文學上是一個暫時繁盛的時期。所謂建安七子,便是那時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寫詩文,加以他善於籠絡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許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攏到自己的身邊為他效勞。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於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許多文士拉到他身邊,但同時,對於那些有傲氣、不講他好話的文人,卻很不放心。從他先殺孔融,後殺楊修,便充分說明曹操對敢於反對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後代,當時又很負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裡。而且,看來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這一點,從禰衡口裡可以知道。禰衡經常推許孔融和楊修,說“餘子碌碌,莫足數也。”這不用說是包括王粲、陳琳等在內的。禰衡同孔融關係很好,他的話當然也反映孔融的觀點。

孔融比禰衡、楊修大十多歲……他們三人,在當時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諛曹操的一派。禰衡雖年輕,但才氣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當“鼓吏”,結果禰衡把衣服剝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來,他便拿著一根大棒,坐在曹操軍營門前大罵。曹操雖然很火,罵他為“豎子”,並說“孤殺之猶鼠雀耳”,但礙於他的文名,竟不敢殺他,後來送給了劉表,劉表又假黃祖之手把他殺掉。

楊修年齡跟禰衡不相上下,但禰衡是個平民,楊修則是洛陽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過太尉。(東漢時,太尉是相當於宰相的官銜)而且,都是有名的忠於漢室的名臣。他父親楊彪在董卓作亂的時候,為了保護漢獻帝,幾乎死難。楊修很早就負文名,除了禰衡推崇他的話可證之外,還有曹植寫給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並列(孔融除外),說六人都不過著聲名於一方,而楊修則是“高視於上京”,可見楊修在洛陽的影響有過於六子。對於這樣的人才,不用說,曹操是要羅織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為主簿,那時正是曹操南征北戰、戎馬倥傯的時候,據說楊修“總知內外”,總是把事情處理得很好。

那麼,楊修是很願意替曹操辦事的嗎?他對曹操的態度怎樣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當時,楊修的父親楊彪還健在;曹操在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卿宴會時,看見楊彪臉上有怒氣,便連宴會也不敢參加,悄悄溜掉了。後來以楊彪跟袁術通姻為罪名,誣彪有陰謀,下獄。是孔融極力為之申辯,曹操才不得不釋放他。此後,楊彪十多年一直稱腳攣,不任事,閒居家中。這些事,楊修會忘記嗎?當然不會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殺掉,禰衡也被殺,這在楊修心中,會沒有很深的感觸嗎?當然不可能沒有。從這兩點看來,楊修雖為曹操辦事,不見得內心是尊敬他的;正因為這樣,才常常自覺不自覺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訴曹操,你的本領也不過如此,什麼事也瞞不過我。像“雞肋”那樁公案,就是在這種心理下弄出來的。他有時外出,甚至告訴值班的人,曹操會來查問些什麼,怎麼回答。結果,曹操所查問的果然不出他所料。這樣時間長了,曹操就看穿他內心的隱秘,從而產生惱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預料到這樣的後果呢?應該說也可能是預料到了,不過,他到底是一個很有點傲氣的人,同孔融、禰衡是氣味相投的,因而壓抑不住心中的不滿罷了……楊修對於自己的命運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禰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小麻雀楊娟


曹操決非妒賢忌能,應該說越是賢能曹操越會應用。但必須有幾個前提,一是必須要忠,要一條心,要布調一致,要懂得敬重。楊修鋒芒太露,擅自主張(如收拾行李),不顧曹操尊嚴而恃才外揚。對於曹而言,其搶我風頭,不給我面子,看穿我意圖而又不知隱藏(私下約談,應給足曹尊嚴)。是我事業之阻力必須打擊。二是楊修是小聰明,對曹氏集團取的作用不大,棄之也無關大局。


邱際鵬


主要是楊修和曹植一起玩耍才死的更快。曹操殺楊修並非嫉賢妒能,曹操乃當時一代雄主,可以說大部分降將降臣都唯才以用。曹操識人和用人是非常厲害的。而且曹操也非常愛才,我們最熟悉的賞關羽錢財侍女後來又送赤兔馬,上表天子拜關羽漢壽亭侯後過五關斬六將和趙雲長坂坡一戰成名都可以看出曹操愛才之心。要不是曹操命手下禁止放冷箭怕趙子龍難以全身而退長坂坡。曹操手下謀士戰將不計其數大部分對曹操是非常忠心的。徐庶當時被曹操用計騙於曹營,徐庶也沒有為曹操獻一計一謀,曹操也沒殺他。還有許褚砍許攸等事件更可以看出曹之心胸。曹操之所以殺楊修一是因為楊修雖有才但不是大才。對當時打江山社稷無大用。楊修更是為搏曹之眼球而屢處曹之須。二是楊修經常和曹植一起玩耍,就是沒有雞肋事件以楊修蠱惑軍心為由殺之,以後曹為丕上位也一定會找原因殺楊修。


維修笑哥


要說曹操殺楊修是嫉賢妒能這個難以成立,既然嫉妒他又為何把他留在身邊,還加以重用,雖沒有正面式官職,但也是舉足輕重的紅人。主要原因還是楊修有時自作聰明,揣摩心事洩露機密,參和家事引起兄弟之爭,這才是招來殺生之禍的主要原因,也是曹操為將來子孫剷除隱患的高明之舉。


道法自然ID


曹操雖然不如劉備那樣對下屬盡心對待,但是任賢納才的容人之心還是有的


赤壁之戰結束後曹丕和曹植的黨爭已愈演愈烈


楊修身為曹植賬下的狗頭軍師自然是身先士卒


楊修把黨爭玩過火了才不得不殺


他已經破壞了朝局的平衡


他是替曹植去死的


晨影漫客


曹操是惜才的!只是楊修太自以為是了,目中無人,讓別人下不臺,影響曹操的威望,不利曹操對團隊的管理!曹操實在是忍無可忍才處理了楊修。


天水53569767906


聰明反被聰明誤。城府不深鋒芒畢露者難成大器古今皆然。楊修乃曹操肚裡一尾蛔蟲對曹操心思瞭如指掌更涉立嗣事是曹公心腹大患之危險人物,故借"雞肋″事殺之,其實殺心久矣!

一個有能力的聰明人有時應在老闆面前扮傻才會受重用!


2968186160


曹操是個惜才的人,殺楊修應該不是嫉賢妒能,曹操主要考慮的是軍中主帥沒有下命令士兵就擅自撤帳,這樣以後怎樣打仗,軍令權威何在,即便曹操惜才,在大局面前也只能舍楊修一人了!


九哥57143


真正的原因是楊修是曹植一派的,而曹植當時和曹丕在爭魏王繼承人。曹植在襄樊之戰中表現非常令曹操失望,曹丕繼承魏王。那麼作為曹植派主力成員必須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