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经典教育小故事,助您更好的教育孩子,百万家长已收藏!

 经典教育小故事,大故事,大道理,下面请看教育圈子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教育小故事,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请关注教育圈子

通过很多教育故事,家长可以从中了解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切勿盲目对孩子进行管教,做出适得其反的结果,聪明的家长,要懂得利用智慧,去教育孩子,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6个经典教育小故事,助您更好的教育孩子,百万家长已收藏!

1.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

以下是当今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一次活动中的发言,介绍他是如何培养自己孩子的。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很多人都问,魏老师,你怎么教育自己孩子?我说很简单,从小自个儿能干的事儿让他自己干。有一段,孩子才九岁,我们俩太忙了,每天就由九岁的孩子负责做中午饭,我们俩回去负责吃。为啥?那段儿只有你有时间啊,你不干谁干啊?他也觉得自己很自豪。我儿子跟我出门,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两个包时,他都是左手一个,右手一个,一提,让我空着手走。有一天,出门有三个包,我说,儿啊,这回得给爸一个了。不——用,我说怎么办哪,他背上一个,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提着在前面走,显示自己成熟了。既然人家自己成熟了,咱干什么贱兮兮地非得抢过来一个呀?所以啊,我就在后边空着手,一步一步地欣赏他的成熟,这不就完事儿了吗?”

6个经典教育小故事,助您更好的教育孩子,百万家长已收藏!

2.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3.想像力是怎样丧失的?

电视节目主持人问天真的孩子:“花儿为什么有很多种颜色?”孩子的回答个个透着可爱的童稚。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想吃了 ……最后这些回答都被判作是错的,主持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正确答案——因为花儿中有胡萝卜素……直到节目最后,主持人也没有对孩子们的想像力给予褒奖。

我们为说出“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之类不同答案的孩子们担心,担心他们无比宝贵的想象力,会被我们大人用一个“胡萝卜素”之类的标准答案轻而易举地涂抹掉。像“胡萝卜素”之类的常识,孩子迟早会知道。不要以牺牲孩子的想象力的代价,来了解常识,我们有责任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像力。

教育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训练思维,点燃学生头脑中创新思维的火把。

6个经典教育小故事,助您更好的教育孩子,百万家长已收藏!

4.孩子比任何物质更重要

大卫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使用割草机割草。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花圃中大约2尺宽的花被夷为平地……

大卫很生气,这是他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才侍弄出的花圃,令邻居们非常羡慕的花圃!他开始对儿子提高音量,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大卫——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大卫的妻子也提醒我们,为人父母必须明了孰轻孰重。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比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的东西更重要。砸碎的窗户,碰倒的灯,掉在地上的碟子,都已经破了,花也已经死了,再责备孩子又有何用?我们必须记得不要打破孩子的心灵,不要让他们觉得他们在父母心中不如那些东西重要,不要让他们因畏惧犯错而不敢行动,不要让他们的活力被压抑,不要再增添更大的损失。

有位妻子开车撞坏了车,非常内疚,等着丈夫的责备,丈夫却说:“亲爱的,我爱的是你,不是车!”这真是位懂得尊重伴侣、真正怜爱伴侣的好人。对爱人如此,对孩子我们不更该如此吗?孩子的心灵比任何物质更重要,孩子自尊和爱的花朵会开得比任何鲜花更美丽!

5.分苹果的故事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一位犯人和一位成功人士,谈小时候母亲为他们分苹果的事。

犯人写道: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通过说谎,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最终,我进了监狱。

成功人士写道: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苹果。妈妈说:“我把门前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最大的苹果!”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最大的苹果。我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必须努力争第一。

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孩子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努力的人。

6个经典教育小故事,助您更好的教育孩子,百万家长已收藏!

6.妈妈帮孩子培养好习惯

怎样培养好习惯、戒除坏习惯,教育专家孙云晓给我们讲了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五年级男孩写作业坐不住,妈妈决定帮助他。第一步先观察清楚原因,孩子到底是怎么坐不住的。孩子在那写作业,妈妈坐在能看到孩子的地方,注意看。孩子写一小时作业站起来7回,一会儿拉开冰箱看看,一会儿打开电视看有没有动画片;不到十分钟站起来,半天不坐下来,学习肯定搞不成。第二步是引导,妈妈对孩子说,我刚才给你数了一下,你一个小时站起来7回,是不是有一点多?儿子有些不好意思。妈妈说:儿子,我看你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3回差不多了吧?儿子心想,妈妈挺不错,还让我站起来3回,就说:3回就3回。妈妈说:军中无戏言,如果你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次数不超过3次,当天晚上6点的动画片随便看,妈妈绝不干涉。但如果你一小时写作业站起来超过3回,当天晚上什么电视都不能看,动画片也不准看。

母子协议达成了。第一个星期下来儿子有三天做到了,到了晚上6点大摇大摆看动画片,很自豪,但是有2天忘了,一到晚上6点就条件反射心里痒痒,于是,就求妈妈让他看动画片。妈妈坚持说不行。第二个星期开始了,孩子写作业刚坐一会儿就想站起来,这就是条件反射,但是他马上想到不行,我只有3次站起来的机会,我得省着点用,这就忍了下来。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经过一个月训练,儿子能做到一小时站起来不超过3回。妈妈说不错啊,我看你很有潜力,那一小时站起来不超过2回能够做到吗?儿子说:2次就2次。第二个月站起来2次,第三个月站起来1次。三个月之后,这孩子一小时写作业基本上不站起来了,妈妈成功了,孩子养成了专心写作业的习惯,改掉了坐不住的习惯。

科学有效的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下面这套书从孩子心理学到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方式等等,非常适合家庭教育,各位家长可以作为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