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問題是經濟問題縮影,切蛋糕不均衡現象加重,行業走勢分化

信用債問題是經濟問題縮影,切蛋糕不均衡現象加重,行業走勢分化

文 | 麻豔(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一、上週(7月2日至6日)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走勢

流動性跟蹤:上週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投放資金100億元,上週有5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通過逆回購合計回籠資金5000億元。此外,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2018年7月5日央行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上措施釋放流動性約7000億元,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在較高水平。

信用債問題是經濟問題縮影,切蛋糕不均衡現象加重,行業走勢分化

貨幣市場利率全線大幅下行。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1、DR007、DR014、DR1M分別變動-76BP、-56BP、-172BP、-143BP至1.88%、2.45%、2.45%、2.93%;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R001、R007、R014、R1M分別變動-120BP、-106BP、-169BP、-146BP至1.95%、2.53%、2.71%、3.04%;各期限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Shibor1W、Shibor1M分別變動-66BP、-27BP、-59BP至1.97%、2.59%、3.45%。

信用債問題是經濟問題縮影,切蛋糕不均衡現象加重,行業走勢分化

債券市場利率多數下行。

上週1Y、3Y、5Y、10Y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分別變動-14BP、-5BP、-3BP、5BP收至3.02%、3.27%、3.32%、3.53%。1Y、3Y、5Y、10Y期國開債到期收益率分別變動-31BP、-11BP、-6BP、-8BP,收於3.37%、3.90%、4.05%、4.17%。信用債方面,1Y、3Y、5Y期AAA級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分別變動-38BP、-17BP、-12BP至4.16%、4.39%、4.54%;1Y、3Y、5Y期AA級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分別變動-33BP、-15BP、-11BP至5.35%、5.35%、5.53%。

信用債問題是經濟問題縮影,切蛋糕不均衡現象加重,行業走勢分化

二、上週資金面較為寬鬆,貨幣市場全線大幅下跌,帶動債市短端利率下降明顯,收益率曲線陡峭化

10年期國債上行5BP至3.53%,10年國開債繼續下行8BP至4.17%,6月份利率債收益率基本呈現持續下行態勢。在資金面較為寬鬆的影響下,上週信用債收益率跌幅明顯,AAA和AA中短期票據均出現10個BP以上的下行幅度,且信用利差持續擴大的態勢有所放緩。

三、近期市場的主要特點是結構性債牛和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共存

目前,市場對基本面、中美貿易摩擦已經形成了較為一致的悲觀預期,成為近期利率債走牛的主要支撐因素。同時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下降明顯,低等級債券的信用利差大幅上行。對銀行理財而言,資管新規細則尚未落地,業務調整目前尚未全面展開,銀行理財主要採取存量滾動的策略,沒有新增資金進行債券配置。加上資管新規明確規定禁止資金池模式,為避免單獨建賬產品踩雷,銀行理財承擔信用風險的能力進一步下降,其信用風險和久期偏好都在降低。對於銀行自營而言,由於負債成本仍然較高,銀行仍然會優先將資源配置在信貸領域,留給債市的配額仍舊有限,且配置需求主要集中在利率債,信用債配置需求很弱,也導致了利率債和信用債走勢的分化。對於非銀機構而言,由於過去兩年業績表現普遍不佳以及穿透監管,委外贖回行為明顯,持債規模普遍收縮。

四、信用債問題是目前中國金融體系和經濟問題的縮影,反映了在金融嚴監管導致風險偏好下降的大背景下,有限的蛋糕資源當中,切蛋糕不均衡的現象加重,加速了各行各業的分化和擠出

一方面金融嚴監管和金融去槓桿的過程當中,所有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都在下降,這種風險偏好下降具有傳染性和自我強化特徵,甚至流動性寬鬆也無助於風險偏好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廣義信貸規模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今年上游行業對下游行業的擠出、國企央企對民營企業的擠出、房地產企業對非房地產企業的擠出效應非常明顯,從而導致再融資困難引發的民企和下游企業債券違約現象更為凸顯。

中期來看,即便在去槓桿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但高層認為目前經濟仍有韌性,去槓桿總體趨勢不會改變。隨著去槓桿進程延續,預計貸款很難彌補其他社融分項的萎縮,M2和社融增速年內仍將維持在偏低水平。為了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改善貨幣增速、維持利率低位、放鬆匯率條件或許是可能的政策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