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就知道“師德”是什麼了,暖心到哭……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班裡有一個女生跳遠很厲害,但人也調皮,有一次和同學打賭,徑直從十四級的樓梯上往外跳,沒摔在 半中央,然而落地的時候腳踝骨折,一下子癱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班主任聞訊而來,見她這副慘樣,立即把小孩摟住了,一邊罵她調皮,一邊把人抱起來,急匆匆地用一輛電瓶車把人送到了鎮上的醫院。

十幾年前,我就知道“師德”是什麼了,暖心到哭……

圖片來自東方IC

還有一個男孩,性格兇悍暴躁,輕易就能在課上和人打起來,常常把我們的老師氣得甩門離開,於是整節課我們就只好自習,班主任也訓斥了很多次,但就是沒有用。我一直以為當時的班主任多半是已經放棄他了,直到某一次,我拿著作業本去辦公室,剛好看到她坐在椅子上,用力地抽餐巾紙抹眼淚,那個男孩低著頭,異常沉默。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男孩子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用小刀在手臂上刻了一個字,亂七八糟的割痕,痂上還凝固著沒清理乾淨的血跡。當時,我們這些小孩什麼都不懂,只是覺得他很酷,但是班主任哭得很兇。

我第一次看到她哭得這麼厲害,也是第一次看到那個小霸王在老師面前這麼聽話。後來,班主任硬拽著他去醫院打了破傷風的針,他也沒再多說什麼。可能是時間太久,有些細節記不清了,但我感覺,從那以後,小霸王的作風收斂了很多。

關於這個老師,我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講,因為她給我們的溫暖實在太多了,好像用整整三年的時間都承載不下,直到現在,我都清晰地記得她的模樣。

十幾年前,我就知道“師德”是什麼了,暖心到哭……

突然說起這些,目的並不在於強行刷一波回憶,而是被一句話勾起了所有的感慨——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真心希望你好,一是你的父母,二是你的老師。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因為後面還有第二任、第三任、第四任……

而每一任老師,多少都會給孩子那麼一點特別的禮物。有的老師教會他們“飯要自己吃、不許欺負小朋友”;有的老師教會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許抄作業”;有的老師教會他們“發現學習的興趣,不要死讀書“;有的老師教會他們“一個人活著,首先要愛自己的國家,即便做不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麼視死如歸,也可以做好自己的事“……

回想一下自己的學生時代,就發現這些可愛的老師,是不滿足於像個機器人一樣,把書上的知識講完、把學習的問題聊完就走,他們總是明目張膽地在學生的世界裡刷屏,要麼苦口婆心,教我們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要麼疾聲厲色,罵我們不好好學習,將來沒有出息;要麼洋洋得意,誇我們比所有的班都好;要麼臭臉一張,說我們是他教過的最差的一屆……

而他們最常用的幾個句式就是:

“……這樣是不對的“

“以後不可以這樣……”

“這樣下去你以後怎麼辦?“

以及——

“加油,老師相信你。”

總的來說,就是不厭其煩地管教學生、守著學生,像農民勤勤懇懇地照料莊稼,不一樣的是,農民期待的,是他自己的未來,而老師念念不忘的,是學生的未來。

十幾年前,我就知道“師德”是什麼了,暖心到哭……

說了很多,我的本意,並不在於讚揚老師有多麼偉大,而在於表明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大部分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好,都關心愛護著自己的學生。

我們無法否認,有一些老師表現得比較差勁,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有一些家長的確不那麼善解人意,但因為一小部分人而否定整個群體,這恐怕就是故意找事的態度了。

記得在頭條上看到過一位網友的評論:“在我們那班級裡,老師都是和家長擰成一股繩的,平均分95分以上……”

什麼是“成功的教育”?我想,用這個案例就可以說明了——對孩子的教育想要成功,首先老師和家長就應該站在同一條陣線上。老師和家長從來不是對立面,而是親密的夥伴關係,而站在前方的,正是孩子們那光輝燦爛的未來啊。

(封面圖來自視覺中國,其餘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