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的峽谷風光,盡在“六廣七峽”

六廣河峽谷景區以谷深、山奇、水靜而著稱。峽谷兩岸怪石嶙峋、古藤老樹、飛瀑流泉隨處可見。

烏江,又名黔江,是貴州最大的河流。它源自貴州高原烏蒙山麓,奔騰於大婁山系和武陵山脈之間,自西南向東北,在重慶市涪陵區匯入長江,全長1037公里,不到黃河總長度的五分之一,而年平均徑流量卻與黃河相當,所以烏江水流之湍急之迅猛自古有名,兩岸高峰夾峙,峭壁千仞,其雄偉景象令人歎為觀止。

烏江的峽谷風光,盡在“六廣七峽”

烏江的峽谷風光既雄偉又壯美

烏江的峽谷風光是出了名的奇特優美,尤以位於烏江上游六廣河上的“六廣七峽”最負盛名。

六廣河是四個縣的界河,全長70千米,原本流量不大,1979年這裡建成了烏江水電站,

形成一個人工湖,取名“六廣湖”。該湖位於白馬灘到姊妹峰的水路上,足足40千米長,共有7峽42景,各有各的看點,從上游乘船而下,即可欣賞到七峽風光。

烏江的峽谷風光,盡在“六廣七峽”

兩岸巖壁鬱鬱蔥蔥

第一峽是白馬峽,在水庫的末端素卜營山麓,長不到兩公里。左岸有一巨石,兀立山巔,好似一隻正俯視地面尋找獵物的蒼鷹。

大白馬灘處,河水像脫了韁的野馬,奔騰而下,經賈家洞進入第二峽——“猴愁峽”。這條峽谷比白馬峽稍長些,兩岸崖壁十分陡峭,這裡生活著許許多多的獼猴。據當地人介紹,它們過著群居生活,一出動往往是一大群,有的在懸崖上的林叢中來回攀援,有的則游到水裡覓食,還有的發出如悲似泣的叫聲,李白那句“猿鳴三聲淚沾裳”的詩句估計就是聽了猴子這種慘烈的叫聲後寫出來的吧。除此以外,燕舞蟬鳴、鶴翔猿啼、晚霞映金湯等也是猴愁峽內頗值得一看的景點。

烏江的峽谷風光,盡在“六廣七峽”

巖壁時窄時寬、給人無限刺激

過六廣渡口,進入第三峽“飛龍峽”。左岸在此突出一峰,名叫鎮龍峰,其形態橫看側看各不相同,耐人回味。山間有許許多多的瀑布,遠看像一個又一個的亮點,把周圍的樹木映襯得更加動人了。由白龍洞流出的地下河,分別形成六條瀑布,動感十足。其中一條,不知什麼原因變身為噴泉,據說雨水充沛之時可噴射10米多高。

接下來,湖面收緊,像是形成第四峽“赤壁峽”。此峽的峽壁含有大量的赤鐵礦,所以山體呈火紅色,遠遠望去特別顯眼,把山上的樹木襯得更綠了。

烏江的峽谷風光,盡在“六廣七峽”

六廣河好似一條銀帶

“象峽”為第五峽,山青水碧,峽谷的右岸有一巖脊插入了水中,就像象鼻在吸水。峽內有“觀音洞”景觀,有高達百米的黑龍洞瀑布,水小的時候,如薄幕輕飄,水大時,氣勢如虹,這等美景叫“玉泉疊翠”,快出峽時,左岸又是一排翠綠色的崖壁,一年四季都鬱鬱蔥蔥,當地人給它起了個浪漫的名字——“翠壁戀春”。

烏江的峽谷風光,盡在“六廣七峽”

兩岸時有飛瀑出現,給人眼前一亮

  第六峽“劍劈峽”的看點也在兩岸,這裡的岩層有些變化,多褶皺多斷裂處,沿水岸的崖壁多為劍劈刀削般的直岸,給人帶來幾絲壓抑,一出峽口,則豁然開朗,心境也是輕鬆、愉悅的。

  第七峽“戀春峽”。此峽中的“姊妹峰”最為著名,那是兩座高度幾乎一樣、緊緊連在一起的巖峰。相傳兩座巖峰是由兩個布依族姊妹幻化而成的,她們的情郎被抓去當兵,姊妹倆就在這裡等阿哥的歸來,左等右等都不見人歸,兩姊妹哭得跟淚人似的,哭個沒完……一年又一年,淚水匯成了江水,身體幻化為雙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