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工資一天200,招不到人,這個工資低了嗎?

80閒話


職場低層認為:

出這種工資的建築單位,多為要垮的單位或叫剝削成性的單位。

建築單位是什麼單位?下苦力的單位,每天工作十小時,2O0一天的工資,難道老闆不覺得虧心!

這個工資,除了在窮鄉僻壤之地,肯定招不到人。

工資是工人勞動的報酬,勞動報酬的高低,是能否招到工人的第一要素。

如果工資合理招不到人,就要找找原因,對症去改正,否則會一直難招到工人的。

一、什麼原因招不到工人?

工人幹工作是為了什麼?為了掙工資養家餬口。這是要認清楚的。

(一)要招到工人,就要把工資定在合理的位置。

工資太低肯定招不到人,這是要充分認識到的問題。

工資的合理,是要根據當地的工資情況來決定,並不是都一個價格多少錢一天為標準的。

如果說你設定的工資低於了當地水平,你是做不好事的,是沒人來幫你出力氣幹活兒的。

工資的定位,是能否招到人的第一個條件,定位準,與同行相比無差別都招不到人,就可能有其它原因。

(二)兩百元一天干工地,要看在什麼地方,並不是什麼地方都合適。

地區條件決定200元一天能否招得到人。

在邊遠地區,200元一天是肯定招得到人的。

但如果在一二線城市,恐怕看都沒人來看一眼,因為這地方的民工工資,普遍都要四五百元。

這種工資明顯的差異過大,誰會幫你。

(三)企業效益不好聲譽差招不到人。

說白了,就怕幹了活收不到錢!

這種事兒很多,處處可見農民工討薪。

當你的企業在招工時,工地定位合適,仍然招不到人,這就說明公司可能存在問題。

比如經營不景氣,以前經常欠別人的工資而臭名遠揚。

此外,工時過長難找到工人。很多工地都天沒亮出發,天黑了還不回,本來活重活累,這樣吃不消。

吃不消的工作,誰願意去幹。

小結:建築工地招不到人,可能有工資定位不合適,企業經營不景氣時常發生拖欠工資,和工時過長等原因造成。

當我們找出了招不到人的原因後,就要去尋找處理的方式。

二、應該怎麼辦才能招到人?

要想招到人,就得想辦法。想什麼辦法?改進的辦法,那裡有問題就去改哪裡。

(一)做好用工市場調查,看兩百元一天的工資是否過低。

市場決定了一切。當地經濟發展壯況決定這200元一天的工資是高還是低。

人力市場有一定的規律,各行業,各工種都有一定的工資定位標準,在要為工地招人時,先就得去了解行情。

一般情況,民工工資分為幾個等級,這些等級有高中低三擋,你要根據你的情況來給工資定額,讓工人不吃虧,自已又能承受的情況給工資,就能招到工人。

如果一門心思往下壓,肯是沒人幫你乾的。

有錢才使鬼推磨,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二)分析工人們的思想,去尋找招到工人的辦法。

工人在工地打工,圖什麼?就圖能多掙幾個錢。圖掙了錢能及時拿到手。

當我們招不到人時,就得考慮增加工資。

當招不到工人時,你可採用適當提高工資的方式招工。

提高工資並不要提多大的數額,一般超過其它工地的5%便行。

如怕打亂了用工市場,可採用每月發放一定的出勤獎等方式來吸引工人。

因為人心無止境,只要有一點便宜,別人就會來佔,這樣就不會招到人。

(三)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適當縮短工時。

建築工程,地是些苦力勞動,如果工時太長,會造成工人身體承受不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別人看見你的工作時間,可能其餘的條件看都不會在看一眼就走了。

國家規定上班的時間是八小時制,但工地肯定不會只上八小時,不過你十小時太長,假如早上七點出門,中午十二點才收工,下午兩點出門,七點才能收工,如果冬天,得兩頭黑才行。

這種強度的工時,會壓得工人喘不過氣的,別說招不到人,就是招到了都留不往。

假如你減少一個小時,我認為大家肯定要願意接受一些。

(四)講誠信,及時足客發工資容易招到工人。

誠實守信是企業生存之本。

能及時發放工資又是能吸到工人的一個重要條件。

工人怕就怕在幹了活收不到錢。一些企業在招人時,說得又好聽是又帶勁,拍著胸口喊得山響,但結果確不按承諾辦事,工資一拖再拖,不能按時發放。

由於上過了當,很多民工在找工做時,都防著這點。

如果企業能講誠心,能安時為工人發工資,肯定能招得到工人。

小結:

能根據市場適當增加工人工資,瞭解工人心理,講誠信,按時發放工資,不過長的加班加時,要招到工人是不難的,更是解決找不到工人的好方片。

工地去打工的人,不容易,他們都是農民工,幸苦一輩子,企業在招工用人時,還別忘多一些關愛,幫助,這才是今後能招到工人的好方法。

結束語:

工地招不到人,工資是條件,但誠實守信,及時發放工資,儘量考慮工人利益,是解決招不到人的最好方。

至於每天兩百元的工資,是否低了,不是用這個定額數來評判的。

正確的方法是瞭解當地用工發放的工資情況,經濟發展狀況,計算出工資的多少才準確,才適用。


職場低層


肯定是偏低的,我所在的四線城市,普通工地招工人,都要280一天,還招不到人。

主要原因是,現在的工地基本都是80後和90後,甚至一部分的00後。

80後還好一點,能吃苦耐勞,也能受委屈,但是90後,還有00後,是非常追求個性的群體,他們的選擇更多,而且生活壓力還不能驅動他們像他們的父輩一樣吃苦耐勞。

當然,大部分都是能吃苦的,但是目前很多工地的管理條件不好,大部分包工頭也沒有什麼水平,都是粗放式的管理,因此,工人很多時候,寧願不幹,也不願意受委屈的幹。

工地工資也是跟人力市場行情相關的,工地多,工人少的時候,工人工資必然增長。

國家經過多年的教育政策,目前受高等教育的人穩步增長,老一輩工地工人退休後,新加入的工人減少,因此,工地工人的工資增加是必然的。

看看其他工地招聘工資有多少:


譚談流程


題主大概想問的是,是不由於工資低,才導致招不到人。

在我看來,工地招不到人,與工資低不低沒有必然聯繫。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建築行業工種

在這裡分為有技術的熟練工和普通小工。

1、有技術的熟練工

比如說木工、電焊工、瓦工等,他們日工資很高,每天三四百很正常。假如包工頭用一天200去招這樣的技術工,自然是招不來的人。

2、普通小工

這類建築工人基本上沒啥技術,這決定了他們乾的活技術門檻很低。包工頭用200招這類人,工資不算低。

這是從工資層面來說,工種不同,工資自然不同。假如技術工給的工資少,自然是招不到人的。

二、討薪不容易

建築工地是農民工主要聚集地,農民工討薪難已是一大社會問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書面合同

農民工外出工作,多是由熟人介紹,靠熟人之間的信任,往往不簽署任何書面合同。這導致農民工討薪要走法律程序,難以取證。

2、工資現金髮放

農民工通常不會打卡,有的工地甚至沒有工作服,工資不通過銀行卡,直接以現金方式發放。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包工頭鑽法律空子的機會。

3、法律意識淡薄

農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出現拖欠工資時,往往不願意尋求法律幫助。這直接導致很多農民工用錯誤、偏激的方式去討薪,反而造成更嚴重的法律後果。

以上原因造成討薪難,從而導致招工難。

三、原勞動力老化,青黃不接

眾所周知,建築工地工作又累又枯燥,還不自由。相比較而言,互聯網催生的外賣、快遞等行業,工作更自由,內容更豐富。年輕人有了更多選擇,並且收入不比建築工地低,自然不願意呆在工地。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第一代建築農民工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隨著他們逐漸老去,年輕人又不願意幹,直接造成工地招人很困難。

隨著招工越來越難,必然會促使這個行業轉型,建築企業會越來越合法規範化;對建築從業人員素質會越來越高。簡單重複的工位逐漸由機器取代。

以上就是我對建築工地招不到人的分析,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阿伽陀藥


這個工資是否過低要看在幾線城市,城市平均薪資是多少,招什麼工種,如水工、電工、泥工、鋼筋工等,每個工種的薪資水平也不一樣,不好判定。

但招不到人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並不純是工資低的因素。原因大概如下:

一、行業原因:建築工地活不好乾,很多人不願意幹

不僅是建築工地,現在很多行業都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年紀大的逐漸幹不動,年輕人不願意幹,只靠中間層力量苦苦支撐。

確實,工地活不好乾,室外工作風吹日曬,室內工作遍佈揚塵。需要技術的幹不來,體力勞動又苦又累。很多人不願意幹,也不想幹。

再者,危險係數高,有些建築材料還對身體有害。再加上很多工程都是結束後,再給工人結算工資,拖欠工資情況屢屢存在,工人工資沒有保障。這些原因導致從事這一行的工人日漸減少。

所以很多人寧願去工廠上班,工資少些,但工作更加規律,對體力的要求也沒那麼高。

二、個人原因:比起按天結算,有更好的選擇

現在,很多建築工人都寧願自己把某一項目承包下來,自己做,或者請人一起做,如粉刷,安裝水電。有的則以熟工、技術工為核心,組建團隊,一起行動。

對他們來說,有自主權。天氣熱的時候,可以早點開工,早點下班。想多賺點錢,就早點把這個做完,提高效率。

對於企業而言,一來不用自己大規模請人。二來,工人的積極性高。自己只要把控進度、質量,控制預算,省了不少事。

比起單純按一天兩百塊的結算方式,明顯前者更加有益。雖然有人說按天結算,可以磨洋工,但是,一天工作十個小時畢竟是實打實的。

三、信息原因:供求資源不對稱

其實,招不到人,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對稱。建築工地想招人,招不到。工人想工作,不知道哪裡招人。建築工地的工人常常是熟人介紹,供求間的資源分享空間狹隘。

聽老家的熟人說,現在選擇在鄉下建房子的人越來越少。原來的那些泥瓦匠,要是沒有事做,就幫人插秧、割稻子,一天100塊。收入大幅度下降。

想想也是,工廠招人,在門口立個牌子,寫“招工”即可。但建築工地,都是人招得差不多了,才開工,也很少見到工地上寫“招工”二字。

資源的不對稱導致建築工地招人越來越難,這和價錢無關。

總之,建築工地一天工作十小時,工資兩百,招不到人是否是工資過低的緣故,很難說。但招不到人,有很多影響因素,需要多方面考慮。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我覺得在工地上做小工等於坐以等死,我親生體驗,每天兩百,在南方平均每個月有四五天下雨,有時候還停電,有時候等材料,還有時候等上一個層次完成之後,才能接著做,這麼算下來一個月最多做20多天事情,按天算也最多5000塊錢,而且不包吃,平均每個人每天至少消費60元以上,吃飯,抽菸,雜七雜八,都是最底層的消費,算下來還3000塊,而且不是每個工地天天有事情搞,如果運氣不好,一個月不如一個月,有時候幹著幹著又不可能去找別的事情搞,生怕明天又要你去做,所以說在工地搞事的都是一個過度期,沒有哪個真正願意在工地給人打一輩子工。飢一頓飽一頓,真的,而且危險重重,磕一下碰一下那是經常的,那灰塵全部吸進肺裡,說真的這點錢真是比打丈都艱苦,有時候還不好結賬,不是到那種地步真的沒有必要在工地賣命,而且還被很多人瞧不起。沒有體驗的可以去體驗,事實又有幾個有情有義的老闆。有同感的點個贊


考拉的命運


不只是建築工地,很多行業都面臨日薪高卻招不到人幹。概括的說,只要是直接依靠手工勞作的行業,現在招人都難,製造業的生產一線,樓堂館所的服務員,室外施工人員等。

我在木材加工行業工作多年,一直都被這個情形困擾:員工流失嚴重,天天在招工,培訓熟練了就跳槽,因為不斷有新上的公司開出高薪挖熟練工。

在廣州番禺工作時,發生過這種事:有公司開車就停在路邊,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到別的公司門口直接拉人,並且補貼損失的工資,如果介紹老鄉和熟練工還給介紹費。

在臨沂工作時,還發生公司之間互相動手砸對方的招聘設施。路對面兩家公司過年開工展開招聘活動,打出各種優惠待遇和福利措施,大搞惡性競爭。你月薪保底二千,我就兩千五。你計件工資最高能拿四千,我就五千,你中午免費吃午餐,我就午餐,晚餐都免費……

最後兩家大打出手,真正上演了一場熱鬧又苦逼的同行是冤家的大戲。

前幾年,只要打出高薪的招工口號,還有一定的吸引力,現今的人工工資已經突破了企業產品人工成本的定位,沒有上升的空間了,甚至一些中小企業為了還貸,保持現金流,為了生存下去,完全是為了留住工人,為了招來新人,沒有底線的上浮工資標準,直接造成行業新一輪的死循環性質的惡性競爭。但是員工依舊短缺。

所有的企業都在面臨這個尷尬的問題。格力,海爾,富士康,甚至萬達集團都在斥巨資打造智能機器人,用來解決勞動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另一方面,全民整體經濟能力的提升,對新一代年輕的從業者來說,沒有嚴重的生存危機,暫時的失業還有家庭的保障,總是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環境,更有技術含量,有前途的工作,辭職跳槽對這一代人來說不叫事。更不是單憑高薪就能把人留住。

結束語:

開發新技術,轉型加工方式和深度開發產品性能,是每個行業要面對的戰略形勢和發展方向。不要在盲目提升待遇來招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完)

我是職場三哥,歡迎朋友指點評論加關注啊!


職場三哥


建築工地一天工作十個小時,一天工資200元,這個工資低嗎?請問現在建築工地那裡還有工作十小時工資只有200的地方?

據我所知,建築工地一般工作八小,最多工作九小時。200元一天的工資,是2013年以前。2013年以後,工資就漲到260一天。到2016年直接漲到300元一天,且只工作8小時,甚至只有7個半小時。

現在建築工地的工資師傅工一般是350元一天,小工基本上和師傅工差不多。200元一天,沒有人會幫你做事,300元一天的工資,別人都懶得理你。低於300元,是請不到人做事的。

我也經常請人幫我做事,一般是300元一天包吃飯喝水。

現在想吃別人的血汗錢,想都不要想了,沒開足工資,別人是不會給做事的!


東興廣告7


前段時間,我家老爺子回老家,想把後院的牆修一下,愣是沒找到願意幹的。

為啥呢?

按照工程來算,修一堵牆人工費2000,倆人至少得幹4-5天,平均到個人一天的費用是200-250,但是到村裡河道那邊挖沙子,不分男女一人幹一天(8小時)拿300。所以,村裡人沒人樂意幹,我爸最後沒辦法找了自家親戚幫忙。

所以呀,建築工地一天工資200招不到人,不能說是工資低的問題,更確切的說是你沒了解當地的市場行情。

對有的地方,企業招工機會少,勞動力多,好不容易有個工作的機會,人們都爭著搶著去,200塊就能招到很多人。

而有的地方,招工機會多,勞動者找工作很容易,那麼,在工作時,必然會比較工作量和工錢:

1.時薪低。

建築工地一天工作10小時,工錢200,平均到一小時只有20塊,顯然這個工資沒優勢。

2.重體力勞動。

建築工地上多是重體力勞動,對體力要求高,挺累的。

3.不管飯。

大多數工地不管飯,工人至少要在外吃一頓午飯,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10塊的午飯一個成年勞動力根本吃不飽,至少得20。累了一天,晚上回家得喝瓶小酒吧,這麼一算辛苦幹了一天也剩不下什麼錢了。

當有其他賺錢多,或者賺錢少點但是輕鬆的工作可以選擇時,沒人願意去幹又累又不賺錢的工作。

要想解決招工難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打聽下當地的招工行情,按照行情定工資。

如果實在不想多花錢,還可以試試“工錢日結”、“工錢月結”。民工最害怕的就是工資拖欠,更害怕辛苦一年,到頭來拿不到一分錢。

如果你們,保證及時發放工錢,每天結算或者每個月結算,那麼那些害怕被拖欠工錢的民工,少賺點錢也是願意幹的。


落落的成長閱讀


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家都已經過了為吃飯討生活的時期。

經常聽到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苦,以前的人找工作都只有加班的,不怕吃苦就想多賺點錢。

0幾年的時候加班費從5塊錢,每天加班4小時還是很多人去做。

現在加班費快20塊了,都沒有人願意加班了。

現在出來打工的就算學歷不高,也一樣不用為生計發愁,大家除了工作賺錢,也希望享受生活。

這個心理一變,已經不是工地招不到人的問題,是很多加工廠都招不到人。

大家寧願去送外賣,也不想在一個地方熬時間,在工廠都不願意做,還指望會去建築工地。

整個社會對打工賺錢都出現了新的思潮,以前賺錢存在捨不得花,過年拿回家蓋房子。

現在年輕人不想回家,在大城市又買不起。那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是一個選擇,及時行樂管好自己就行了。

沒有什麼壓力,就沒有什麼動力。

在很多行業都賺錢,賺錢也沒有那麼吸引人了,更多人追求除了錢,也要享受生活。

不是工資低,是人的接受程度高了。

一個月賺5000和工地賺8000,對比很多人也不願意吃這個苦。

多少都是花,慢慢的佛系就這樣流行了,怎麼都是過,為啥不讓自己舒服點。

反正買不起房,那為啥要讓自己那麼辛苦。

享樂背後其實是失去希望的理性選擇。


魚堂主愛思考


200塊錢一天,說實話不算低,也不算高,去年我去樂亭經濟開發區幹了幾天建築,有近三個月吧,160塊錢一天,飯費每天10塊錢,把飯費去掉150塊錢一天,也有十個點,今年我沒去,所以價格也沒有知道,估計也是這個價,我屬於小工價!鋼筋工,有三百塊錢一天的260塊錢一天的,瓦工也就是240塊錢一天,這是在唐山地區!提問的這個人,200塊錢一天,十個點是什麼價錢呢?我們這本地上班的價錢也不一樣,就拿小工來說,有一百塊錢一天的,還有一百二十塊錢的,最高的也就是一百五十塊錢一天的!200塊錢一天的那就是瓦工跟技術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