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一年多點跑了1500公里,但是配速一直不穩,自己跑配速最快和最慢差三十多秒,怎麼才能穩定配速呢?

吳越


我也是一個跑步愛好者,很樂意和你分享我的經驗。

配速在時間上有所差別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跑步看狀態,我一般把剛起跑時作為喚醒身體的階段,這個階段配速會相對慢一點,兩公里之後,身體發熱再提速,保持速度到跑步將近結束(有時也有例外,會自己變速跑),看狀態最後一公里有時會放慢速度緩衝一下,有時會提速衝刺,沖洗完走走緩衝。一次跑步我的配速有時會有一分左右的差距,這種跑法我覺得挺舒服的。

想要減少配速的差別,那就要多跑多練,從慢跑開始,刷步頻,跑的多了,配速就會相對平均一些。


Unbelievable


跑步最快與最慢的配速相差三十秒是相當正常的,配速快與慢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跑步前的身體恢復狀況。身體恢復得好,跑得輕鬆,配速自然快一點。二是跑步前熱身是否充分。熱身充分,跑步一開始就進入狀態,配速當然快,熱身不充分,開始跑的一小段附帶熱身功能,較慢,自然影響平均配速。當然,跑步氣氛,比如有觀眾歡呼,有跑友競技,也會影響配速,但是這主要取決於你的主觀願望,不做討論。

如何穩定配速?首先需要充分休息好。身體恢復得好的人跑得自然快,晚上睡眠不好無精打采,跑著就特別費力,速度難以上去。除了確立好跑步頻率,比如跑一休一,跑二休一外,就是晚上睡眠必須充足,沒睡好,寧可少跑或不跑,不要癱於奔命。其次就是充分的跑前熱身。確保正式跑步一開始就進入狀態。最後一點很重要,就是依據運動軟件提示的公里數與配速提示,科學分配好體力,並確立新的配速,確保平均配速穩定。比如跑到極點時,那一段肯定得慢一些,但過極點後必須快一點,才能維持整個配速的穩定。每公里時報的總里程與總時間,自己就可以算出配速,保持配速穩定在什麼範圍,後期宜快還是宜慢,你自己就心中有數了。


跑出人生第二春


唯有LSD能解決


掃地僧悟空wukoog


要這麼穩幹嘛


行者126860841


這三十多秒是跑多遠距離差出來的呢?或者你是不是選擇的勻速跑,如果是長距離後面掉速的話,差30多秒也很正常的。我的一點小經驗就是用運動手錶監控配速和心率,然後調整自己的呼吸和步頻,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控制配速。




糖球365


我最快跟最慢相隔一分鐘


小胖墩軒


如果你用手機軟件記錄 有時候JPS會出現中斷或者錯誤 導致你認為是自己的配速出現問題


si向陽


長短結合,快慢結合,力量訓練,跑休結合。配速穩定是能力的體現,1500的跑量了,可以進行正規訓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