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路遙先生用一部《平凡的世界》讓世人看到了70年代中期陝北黃土高原上一代代真實的農民形象。書中用最真實的文字,訴說出了雙水村中孫家人在生活上的悲苦與幸福。在閱讀這部偉大的作品時,很多人會將關注點放在孫少安與孫少平兩兄弟身上。看他們是如何從普通的農民家庭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事實上還有一個比較經典的人物形象是我們容易忽略掉的,那就是他們的父親“孫玉厚”。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路遙

孫玉厚是雙水村地地道道的農民,黃土、黃河、土窯洞包圍了他的一生。除了年輕的時候去過柳林鎮之外,他似乎也沒怎樣去外面的世界闖蕩過。他的根在土地上,每天的任務就是跟公社的隊員們一起把地種好,讓一家老小能有個飯吃。在性格形象上,他看起來木訥、不善言辭但是他勤勞、能吃苦。雖然在知識文化上層次不高,但做人的基本道理他都明白。家裡的日子即使再苦,他都沒有抱怨過。可以這樣說:“路遙筆下的孫玉厚的人生是中國千萬農民在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如果在閱讀這部作品時,你並沒有在這個人物身上留下太多的思考。但是我相信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更多的體現這個人物形象所存在的意義。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孫玉厚的生活狀況

書中主要講述了1975年到1985年這十年間的故事,整體上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期。孫玉厚生活的陝北,是人們口中的革命老區有著光榮而悠久的歷史傳統。在生產生活上這裡人的都充滿了幹勁,對新中國的發展和新生活的到來都充滿了期待。熟悉地理的人們都知道,陝北黃土高原常年土地貧瘠、少雨乾旱,農業上的自然條件不是很優越。在土地上討生活的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很不容易,而孫玉厚就是這類人群中的一員。他的家裡相比於村裡其他人日子還要艱苦些,窯洞破爛,衣服都是縫縫補補,吃飯上更是經常吃不飽。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黃土高原

算起來孫家的人口也不少,弟弟孫玉亭結婚分出去了,他自己便承擔了撫養母親的責任。家裡的蘭花嫁給了日子爛包,人又不著邊的王滿銀;少安早早的輟學幫他一起操持家裡;少平和蘭香主要的任務是上學。孫玉厚就是貧窮家裡的支撐,從公社到生產責任制,他都在儘自己的力量,爭取讓家裡人不在受窮。不愛說話的他,總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事實上我們也知道,孫玉厚是努力了一輩子的農民,但如果只靠自己,窮依舊是這個家的面貌。到後來家裡富裕了,也主要得益於孫少安在事業上的敢做敢拼。可以說在生活上,孫玉厚擔子很重,是個努力,踏實的人,但孫家的窮圍繞了他的這一代。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優缺點同樣明顯的他

孫玉厚是個優缺點都很明確的人,可能是因為深受傳統農業思想的影響。他的缺點就是有些老實、無能,有時候該為自家爭取的利益他總是默默不語。這也間接的導致他在村裡生存時沒有太多的話語權。當然作為一個農民他的優點就是勤勞、樸實、有想法,年輕的時候他也曾離開過土地去闖關外鄉。雖然家裡窮,他讓弟弟孫玉亭去讀書,還給他娶了婆姨;家裡有好飯總是先留給母親和孩子吃;他堅定的讓少平和蘭香去讀,接受更高的教育。在那個時代裡,唯一能夠改變農村人身份的機會就是學習,而少平和蘭香也沒有辜負父親,最終一個當了工人,一個上了大學。還有沒上太多學,但事業有成的少安,對子女成功地教育應該是孫玉厚這一生最大的成就了。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孫玉厚

貧瘠的黃土高原就是他們生存的土壤,而孫玉厚就是家裡後生的鋪路人和灌溉者,他讓孩子們在這塊不一樣的土地上,生長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一個偉大的孩子,兄長和父親

孫玉厚雖說是平凡普通的農民,但是對於他的家庭而言無疑又是偉大的。他是家裡的長子,為了讓弟弟能夠更好的生活,從而支持他去讀書,後來又低著頭到處求人讓孫玉亭去鋼鐵廠工作。可不爭氣的孫玉亭跑了回來,又當了農民,在村裡做起了幹部。在給弟弟娶妻分家後,按農村不成文的道理,母親大多和小兒子一起生活。但是在孫家並沒有,兩兄弟日子都不好,但大哥孫玉厚承擔了贍養母親的主要責任。

當少安事業處於高峰的時候,他沒有在場,只是在遠處一個人為他祈禱、祝福;當少安的磚廠遇到經濟困難時,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手上的錢拿出來。少平要出去闖蕩,他給了他最大的支持;他讓蘭香好好上學,併成功地考上了大學……

平凡的世界:孫玉厚,黃土地上無數偉大農民形象的代表者

孫玉亭

作為孩子他很孝順,作為兄長他能夠為弟弟著想,努力讓他擺脫艱苦的鄉村生活。作為一個父親,他沒有干涉過孩子的決定,只是默默地支持。他親眼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的長大,有所成就。終其一生,他與黃土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願意向著土地奉獻一切,換得孩子們能夠早日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

路遙在書中刻畫出了一個豐盈的孫玉厚,他是最普通的一代農民,生存的秘訣只有土地。但是農民也只是他的職業,他也有家庭的角色。他很明白土地上的現實有多苦,因而他希望後代能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他默默地給予了孩子們所有的支持與關愛,希望他們能夠在平凡的世界裡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年少時,我們有父母遮風擋雨,可能無法明白作為一個長輩所要承擔的責任和走過的荊棘路。可當我們經歷而立之年,成家立業,有了妻子和孩子,再到不惑之年時,角色的轉變會讓我們更多的明白身上的擔子,每走的一步路都代表著一個家庭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