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種植的十大雷區,不要“踩到”哦


草莓種植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從定植前的土壤消毒、選苗、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每一步都不容忽視。你注意了細節,在這些大是大非上也要堅定立場,想要種植出優質高產的草莓,一定要遠離這10大雷區。


1、不要片面追求大果型品種

大果型草莓已成為許多農戶追求的目標,然而,同一品種的果實大小有一定變幅,一級花序的果個都比較大,級次愈高,果實愈小,果個大小不是評審品質的唯一標誌,還要從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維生素C含量、糖酸比、耐貯運性、果肉風味、果面整齊度等多種因素評價。

草莓種植的十大雷區,不要“踩到”哦

2、不要用種子育苗

用種子培育出來的苗稱為實生苗,實生苗容易變異,性狀不穩定,往往失去原來品種的優良特性,品質差,產量低,因此生產上不宜採用此法育苗。

3、不要品種單一化

在同一個地區,草莓品種單一後,假若感染病害,特別是病毒病,會造成重大損失。因此,生產上不宜只種植一個品種。

要根據當地氣候環境條件、栽培形式(露地、保護地)以及抗病蟲、抗逆境的能力等綜合因素來考慮,一般應選擇1-2個作主栽品種, 2-3個為搭配品種,主栽品種的種植面積應占70%以上。

草莓種植的十大雷區,不要“踩到”哦

4、不要栽植密度過大或過小

栽植密度過大,葉面積係數高,植株中下部分處於廕庇狀態,易形成土壤溫度低,影響根系活力和招致病蟲的滋生。

栽植密度過小,單株果個較大,品質較好,但終因單位面積株數不夠,也達不到高產的目的。

5、不要把草莓秧苗栽的過深或過淺

栽植過深則埋住苗心,會引起爛心而死苗;栽植太淺,根莖外露會使苗因失水而乾枯。

要保證栽植成活,關鍵是要掌握好深淺和充足的水分,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最好。正常的深度以苗心基部與土面相平齊。

草莓種植的十大雷區,不要“踩到”哦

6、不要多年連作栽培

有的農戶為了節省勞力,往往多年連作不更換田塊,導致生長衰弱,產量下降,品質變劣,病蟲滋生。

一般宜結果兩年後換地重栽,但不要在前茬為茄科作物(番茄、茄子、辣椒等)的田裡栽植草莓,以免感染病毒,發生黃矮病等危害。

7、不要偏施氮素化肥

偏施氮素化肥會大量增加草莓的葉面積,造成田間廕庇,使得株間通風透光度降低,導致花朵數量減少,果實變小,並誘發病蟲害的大量發生。

8、不要留花留果過多

草莓的花序為聚傘花序,從開始開花到採果結束可多次開花,每個花序每次可著生5-30餘朵花,留果過多則相互爭奪養分使無效果增加,商品果減少而影響產值。

措施上應根據不同品種,每株一次只選留先開花的、生長健壯的5-10個果即可,其餘的全部摘去。

草莓種植的十大雷區,不要“踩到”哦

9、不要濫用殺蟲劑和殺菌劑農藥

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要對症施藥,不能盲目用藥,以免造成農殘超標。

要加強田間管理,如採用清潔田園,人工摘除枯枝、病蟲葉以及病果等集中燒燬的農藝措施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為害;觀察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挑治發生病蟲害的區域,防止漫延,杜絕大面積大量盲目使用農藥;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10、不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化學農藥

如:六六六,DDT,除草醚,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克百威,滅線磷,地蟲硫磷,氧化樂果,水胺硫磷,滅多威等高毒、高殘留農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