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的收藏風起雲湧,一枚徽章一個故事!一起來看看徽章價值

近年來,,大量收藏者對一些徽章十分青睞。那麼徽章有收藏價值嗎?


徽章收藏可分為清代、民國初、國共兩黨合作、北伐、紅軍長征、抗戰、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八個時段。


在革命戰爭時期,頒發和製作紀念章沒有統一的規定。 不過,在土地革命時期,曾經頒發過“東江暴動紀念章”、“閩浙贛邊區堅持鬥爭紀念章”、“紅軍十週年紀念章”等;抗日戰爭時期,冀魯豫八路軍部隊頒發過“抗戰八年紀念章”,延安和遼東軍區八路軍部隊頒發過“抗戰勝利紀念章”等;解放戰爭時期,許多軍區和野戰軍為紀念作戰區域和戰役的勝利,都曾頒發過紀念章。


在藏家的眼中,新中國早期的徽章彌足珍貴,如1949年10月鑄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紀念徽章”,是開國大典紀念章;1950年國慶紀念徽章是第一枚國慶紀念章,採用銅鑄和嵌紅琺琅彩,圖案簡潔。其中的天安門徽章備受藏家青睞,圓形加旗幟造型,下部環其半圓鐫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壹週年紀念”,工藝精美,如今已十分少見。記者還獲悉,在中國,毛主席像章一直是極具收藏投資價值的徽章之一。文革時期產生了大量的毛澤東像章,雖然存世量較大,但可以說是傾國之力打造的精品,集當時先進的科技和所有人的智慧於一身。


“那時製作毛主席像章是不計工本的,比如說某廠生產的500套主席像章,將他們為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分攤到每一套像章上的話,目前的市場價位遠未達到它應有的價值。”佳士得一位拍賣工作人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因此,它既是個斷代品,也是在中國徽章發展史上一個空前絕後的藝術品。隨著這個激情年代的結束,毛主席像章的生產也戛然而止,收藏它就是在收藏斷代品。所以,無論是從史料價值,還是工藝價值上看,毛主席像章都有很大的升值潛力。

在金智敏看來,徽章如果能成套或系列,或是成對收藏,價值要比單枚的市場價值高得多。“我收藏徽章的時候,就發現,很多異型章比普通的圓形章更有價值,賣家的出價會更高”。除此之外,如果徽章上的文字蘊含著特定的意義,這對研究徽章歷史有參考價值,也增加了徽章本身的收藏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從業內人士那裡瞭解到,目前價值最高的要數一些國家頒發的國家級勳章和世界級運動會的獎牌。而那些被授予的將領級榮譽勳章,雖然在材質上、設計上、代表意義上都獨一無二,但因為它的特殊性大多都被私人保存,很難流於市場,所以並不多見。物以稀為貴,因此但凡能見到的,都有著驚人的價格。


林芝就向記者推薦奧運徽章,這類徽章的收藏目前是一大熱點,因為奧運會4年一屆,永不停息。所以,這種體育徽章的生產和發行就不會停止,那麼收藏也就會持續下去。

目前國內收藏徽章主要是以清代末期以後面世的品種為主,這些早期品種中有不少稀世珍品,其中不乏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如由李鴻章親自設計的中國第一枚胸掛式獎章,孫中山手籤的同盟會頒發的勳章,清朝司法機構獎給朝廷官員的“定心定政”象牙徽章等,因存量已稀加之存在文物價值,因此價格連年攀升,目前上萬元乃至幾十萬元不稀奇,與上個世紀80年代相比,價格已上漲了上百倍。


在拍賣行業中,徽章同樣具有一席之地,統計發現近年來徽章的價格呈上揚之態,珍稀品種價格也迭創新高,如2012年上半年由“雍和嘉誠”拍賣的一枚清代雙龍寶星頭等第二勳章正、副章,即創出了34萬元的歷史高價。

當然,絕大多數徽章的價格並不高,一般的收藏者完全能夠承受,如一枚普通的校徽價格不會超過5元,名牌大學的校徽也在5~50元,一般量大的團體徽章價格在1~10 元,數量較少的則50-500元不等。絕大多數的旅遊紀念徽章價格非常便宜,在旅遊地購買的價格普通的不會超過5元,精製的在10~20元。但它們不屬於投資對象,只有那些發行量少、具有特別事件紀念意義的高檔品種,才能夠納入投資範圍。


值得留意的是,各種類別的國家級和世界級獎章已成為世界徽章收集的潮流,且投資升值率頗高。尤其是一些國家頒發的國家級勳章、世界級運動會的獎牌(獎章)價格不菲,投資價值非常高。前些年,一些東歐國家的運動員因生活窘迫而出讓過奧運會金質獎牌和銀質獎牌,當時的價格在幾萬至數十萬美元,但目前的世界徽章市場上,均出現了翻番的升值表現,且一章難覓,追求者無數。由此可見,珍貴的徽章投資價值挺高的,這類品種才是真正的投資對象,但此類投資必須具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可以去挖掘那些限量發行的正規機構發行品種,如國際奧委會認定發行的限量紀念章,特別是僅贈送工作人員或運動員的紀念章等,市值潛力同樣不菲。

近20年來,隨著毛主席像章熱的興起,徽章收藏和紅色收藏逐漸成為我國民間收藏中的兩大門類,痴迷其中的人越來越多,許多稀缺精品價格已提升了幾十甚至幾百倍。


從近幾年的數據上來看,2010年所有徽章類拍品的成交總數為138件,成交率為58.97%,成交金額為288萬元;2011年的成交總數為132件,成交率為59.72%,成交金額為270萬元;2012年上半年,成交件數為42件,成交率為65.11%,成交金額達到132萬元。其中,由雍和嘉誠拍賣的一枚清代雙龍寶星頭等第二勳章正、副章更是創紀錄的拍到34萬元的高價。

“現在,稀有徽章的價格遠不止如此。我在2014年底收購的一枚不是特別稀有的清代徽章,已經達到20多萬元的價格。”金智敏對記者透露,徽章未來的市場價格顯然非常有前景。


對此,廣東省收藏家協會主席、藝術品鑑定大師陳少湘認為,由於我國的徽章收藏起步較晚,目前還缺乏規範、有序、專業的交易平臺,其流通的市場價格並未形成,因而在短時期內難以與字畫、陶瓷、青銅器、玉器、郵票等主流收藏體裁相比。但正因為其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價格未穩定,更具投資空間和潛力。而且,由於徽章的發行量小、呈不可再生性,更顯珍貴


喜歡點個關注,每日更新!傳播民俗老物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