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展覽時間

2020年1月16-2月28日

展覽地點

石嘴山市文化館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集中呈現了寧夏境內的東長城、舊北長城、北長城、西長城、固原內邊、固原秦長城等不同歷史時期遺存的長城牆體、烽燧、壕塹、城堡、關隘等景觀風貌。通過攝影藝術形式展現寧夏現存的長城建築形制,深入挖掘寧夏地域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寧夏故事。

本次攝影展得到全區各地熱心長城保護、關注長城影像的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共收到170餘位作者的1500餘幅(組)稿件,經主辦方認真評選有90幅(組)作品入圍展出,其中大金獎1名、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8名、優秀獎20名。

這些作品通過航拍、全景、特寫等多種景別,定格春夏秋冬不同季節不同時段光影下的長城影像,體現了寧夏長城特有的詩情和意境,在一幅幅連接歷史和未來的圖片中,帶給觀眾歷史記憶和生活環境的延續感。

大金獎作品

(1名)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守望賀蘭山(組照) / 郭志洪

拍攝地/石嘴山歸德溝 韭菜溝 鄭官溝

金獎作品

(2名)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霧鎖邊關 / 蘆有碳

拍攝地/石嘴山歸德溝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星軌下的長城 / 孫國才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銀獎作品

(4名)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龍脈 / 王立軍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長城遺韻(組照)/ 蘇雲

拍攝地/賀蘭山東麓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賀蘭山闕 / 何碧會

拍攝地/青銅峽紅井子圈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星空之下 / 田偉

拍攝地/石嘴山歸德溝

銅獎作品

(8名)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長城遺風 / 孟達

拍攝地/中衛姚灘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雙龍鎖邊關 / 陳靜

拍攝地/鹽池高沙窩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賀蘭雄關 / 哈學軍

拍攝地/平羅大水溝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古長城風雲 / 曹文德

拍攝地/青銅峽北岔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長城雄風 / 陳小組

拍攝地/石嘴山歸德溝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賀蘭血脈 / 華希良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長城四季(組照)/ 楊巨輝

拍攝地/彭陽城陽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烽燧記憶 / 李有璋

拍攝地/彭陽徐塬

優秀獎作品

(20名)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烽起雲湧 / 慄繁榮

拍攝地/石嘴山大武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長城腳下 / 高春雨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興武營城址 / 陳幸福

拍攝地/鹽池興武營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賀蘭山長城 / 曲燕

拍攝地/青銅峽北岔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舊北長城雪景 / 曹建平

拍攝地/惠農紅果子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塞北古堡(組照) / 李哲

拍攝地/靈武紅山堡 清水營 石溝驛

同心下馬關 鹽池鐵柱泉堡 野狐井堡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烽燧深穹 / 付紅

拍攝地/石嘴山韭菜溝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大漠遺風 / 陳衛

拍攝地/中衛騰格里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殘雪長城(組照)/ 夏承理

拍攝地/寧夏鹽池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巍巍蘭山臥長龍 / 馬福成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北岔口長城(組照) / 陳少林

拍攝地/青銅峽北岔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田野遺風 / 師慶合

拍攝地/戰國秦長城西吉段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鳳還巢 / 李永波

拍攝地/同心下馬關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遙望星空 / 呂福進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風電與長城(組照) / 程維蓮

拍攝地/青銅峽北岔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 李共和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萬里長城固國防 / 王曉雲

拍攝地/青銅峽北岔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雪野烽燧 / 鍾培源

拍攝地/鹽池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蒼茫大地 / 童喜民

拍攝地/銀川三關口

朔地風骨——寧夏長城風光攝影作品展

雄關勝金 / 李旭竹

拍攝地/中衛勝金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