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致敬,“她”力量

這個春天

因疫情變得不同

這個節日

因她們而更有意義

是女人、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

看似柔弱,卻也蘊藏剛毅

她們是戰士、是勇者、是英雄

是最平凡的奉獻者

她們為抗擊疫情注入“她力量”

她們的故事

為婦女節的涵義寫下生動的註釋

責任和擔當

“鐵面”和“柔情”

「夜读」致敬,“她”力量

海東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仙豔榮

2月5日,隨著一聲法槌的敲響,青海省海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始了一場特殊案件的審理——網絡“隔空”審案。“戴著口罩開庭和平常感覺不一樣。在疫情當下,做好審判工作是我們的責任。”

戴上口罩

學會堅強和奉獻

「夜读」致敬,“她”力量

化隆縣人民法院公務員 馬秀蘭

2020年1月27日,94年出生的撒拉族姑娘馬秀蘭結婚了,極簡地辦了婚禮後,幸福的餘味還在,可是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卻驟然來了。放棄婚假,返回單位,她沒有猶豫。2月3日返崗後,她便開始了在集中隔離安置點的執勤工作。“新婚旅行以後還有機會,以後都可以補上,而且我相信‘以後’不會太遠。”

防護服當戰服

我就能一往無前

「夜读」致敬,“她”力量

青海省人民醫院急診ICU主管護師 張蕊

疫情來襲,張蕊主動請纓前往一線支援,沒來及和兩個孩子告別就踏上了抗“疫”之路。入駐武漢新洲區人民醫院後,重症監護室便成了張蕊每天的主陣地,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更是工作的常態。她說:“疫情結束後,要和家人去看櫻花。”

默默無聞

街頭最美的春光

「夜读」致敬,“她”力量

西寧市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虎臺二隊中隊長 張紅麗

一把笤帚、一個編織袋、一個口罩就是她們全部的裝備,一個與節假日幾乎“絕緣”的群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城市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不少行業延長假期,而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環衛工在節假日和疫情期間卻從未停工,保障著城市的清潔。春節至今,張紅麗幾乎沒怎麼休息過,這也是很多環衛工人近期的生活寫照。她說:“我要和家人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她們站在街道社區

築起安全防護的“防火牆”

「夜读」致敬,“她”力量

城中區二機社區書記 紀曉燕(中間測體溫)

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的身影出現在城鄉的每個角落,一個口罩就是她們的防疫裝備,當大家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她們需要敞開大門嚴陣以待,確認居民的個人信息,排除隱患、走訪發熱人員、宣傳防疫知識,為居民排憂解難。她們是這場抗疫戰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待我長髮及腰

歸來娶我可好

「夜读」致敬,“她”力量

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護士蔡雯

在第二批出徵湖北的隊員中,有一個扎著馬尾的大眼睛姑娘,她叫蔡雯。2月13日,本該是蔡雯結婚的日子,但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她原本設計好的浪漫婚禮計劃,蔡雯和未婚夫商議決定推遲婚禮,奔赴一線。“我是一名護士、更是一名戰士。我會害怕、但絕不會退縮, 等疫情過了,我要做最美的新娘。”

她們是疫情下的縮影

也是“藏青藍”裡的別樣“紅”

「夜读」致敬,“她”力量

青海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民警 郭寧霞

復轉軍人郭寧霞曾在部隊醫院任護士長,疫情期間,發揮專業特長,主動承擔起為大家記錄日常體溫的工作,為大家解答疑惑,提醒體溫異常的同志們的注意日常防護,滿滿三大頁的體溫記錄,都出自出郭寧霞一人之手。而後主動赴一線檢查點,開展理論加示範形式的個人安全防護知識現場培訓,提升大家的防護能力。

她們是螺絲釘

卻發出了耀眼的光

「夜读」致敬,“她”力量

青海能源化工機器冶工會天車工 梁秀娟

梁秀娟是一名普通的天車工,她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值得驕傲的榮譽。她時常給自己姐妹們說,男職工乾的工作我們也能幹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只有我們同心了,才會有長遠的發展。她紮根一線,默默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幹好每一件小事,不走捷徑、不圖方便,從不把別人的事故當故事聽……

她們用特有的包容和細膩

彰顯出愛的光芒

「夜读」致敬,“她”力量

一個班通常是6至8個小時,由於防護用品是一次性用品,為避免浪費,在穿上防護服後,6至8小時才會脫下防護服,而在此期間是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脫下防護服後臉上有壓痕更是工作的常態。

她們用傾情的付出

影響著疫情的走向

「夜读」致敬,“她”力量

國網湟源縣供電公司高級技工 胡春霞

胡春霞,國網湟源縣供電公司營銷管理技術專責,正在進企業入廠房向客戶宣貫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價格5%的國家優惠政策。2015年8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營銷工作。從低壓業擴到用電檢查,再到現在的營銷管理技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客戶至上的原則,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

今天

給每一個她

敬意和祝福

願每一個她

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