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魚口才好?總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有很多細節你不一定懂

釣魚是個入門很容易的活動,花個幾十塊錢就能開始玩。但是在釣魚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魚不咬鉤,魚口很輕,有口不中魚等等。在這個解決的過程中大家會用不同的解決方法,時間長了之後每個人的經驗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會覺得餌料比較重要,有的人會覺得選個好釣位比較靠譜,有的人覺得調釣很重要。

但你仔細想想,很多時候整條河的人都有不錯的收穫,大家肯定不是用的同一款餌料,也不是用同一個調釣。那麼問題來了,符合哪些情況魚口才好呢?可能很多釣友會說當然是適合魚兒生存和覓食的時候魚口才會好啊,那到底又是哪些因素在影響魚的生存和覓食呢?

什麼情況下魚口才好?總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有很多細節你不一定懂

1,釣點的水溫

之所以把水溫放在第一位主要是魚有非常明顯的趨溫性,當水溫太高或者水溫太低的時候魚都會感到不適,吃餌的慾望會大大降低。比如說很多人吐槽冬天不好釣魚,還是水溫在搗亂,因為水溫低了魚不愛動,很難將魚誘進窩子,也很難找到魚的藏身之所。有時候魚離你的窩子只有一兩米,可它就是不進窩。所以我們在冬天選釣位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釣點的水溫,一般建議以背風向陽且有水草的地方為主。

另外,水溫也是由空氣溫度影響的,空氣溫度溫差越大,對水溫的影響就越大,對魚的影響也就越大。所以出釣的天氣最好是選擇溫差小的天氣(不僅是當天的溫差要小,前後幾天的溫差也要小),這樣魚就不用頻繁調節體溫,魚口會更好一些。

什麼情況下魚口才好?總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有很多細節你不一定懂

2,釣點的溶氧量

關於這個因素在夏秋季的影響比較大,在冬天的時候溶氧量對魚情的影響不大。不過溶氧量,氣壓,風向等因素是互相關聯的,這裡也順便和大家聊聊。我們都知道魚是生活在水裡的,水中的溶氧量高,它們就比較歡快,溶氧量低就呼吸不暢通甚至死亡。一般情況下溫度比較低的時候水中的溶氧量比較高,氣壓值也比較高。也是前面說的在冬天的時候溶氧量不是問題的原因。但在冬天的時候也會受到天氣的影響莫名其妙的刮個西南風(一般發生在冬末初春的時候),這時候氣溫上升,氣壓值降低,水中的溶氧量也降低,魚會沒有覓食的慾望。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我們不管哪個季節最後都選擇溫度比較穩定,氣壓比較高的天氣。如果是夏秋季,最好選擇颳風天或者小雨天,儘量釣活水不釣死水。在冬天只需要選擇溫度穩定的天氣即可(沒有降溫的陰天,小雨天也可以)。

什麼情況下魚口才好?總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有很多細節你不一定懂

3,餌料的選擇問題

餌料是很多釣友都會研究的環節,甚至有的釣友說,三年調釣五年開餌。但是前面也說了,在大家魚口都好的時候好像什麼餌料都能釣得到魚,不管是商品餌還是活餌,甚至一包雞飼料都能連竿。但這裡特別要說明一點,在魚口好的時候雖然都能釣得到魚,但一份合適的餌料會讓漁獲有很大的差距。或許你用某個餌料釣了5斤魚樂呵呵的,可是扭頭一看,人家釣了15斤,你就笑不出來了。

在用商品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味型和狀態的互相配合。很多釣友都知道溫度低用腥餌,溫度高用香餌甚至本味餌,也知道小魚用腥餌,大魚用香餌等等。但涉及到餌料的狀態比如比重,散黏,霧化程度等等就不太理解了。一般來說沒有小魚鬧窩的時候,可以讓餌料比重輕一些,霧化好一些,這樣誘魚更快。有小魚鬧窩就要加大餌料比重,減少餌料霧化,讓餌料快速穿過小魚層,減少小魚搶食的幾率。

當然了也不能忘記天然餌料,有時候情況比較特殊,商品餌不開口,換個天然餌料就好用了。有時候小魚鬧窩太嚴重,商品餌根本到不了底,換個玉米才能解決問題。

什麼情況下魚口才好?總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有很多細節你不一定懂

最後:釣魚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說容易主要是找到訣竅了真的能比別人釣得多,說不容易是真的很難找到訣竅,這需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和分析問題所在,而以上3個關鍵點就是你釣得比別人多的關鍵所在。如果每次都是找個釣位打窩開釣,然後一直死守,釣十年也只能算新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