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黃花梨詳解以及常用的鑑定方法

黃花梨是又稱海南黃檀、海南黃花梨、花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黃花梨木與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木。始終位列四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海南黃花梨詳解以及常用的鑑定方法

海南黃花梨樹

海南黃花梨

又稱海南黃檀木、降香黃檀、海南黃花梨木。原產於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


海南黃花梨詳解以及常用的鑑定方法

黃花梨原料


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始終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目前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據《中國樹木志》記載,野生海南黃花梨產於海南島上除東方、萬寧、陵水、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縣,其中白沙、昌江、樂東、三亞、海口為主要產區。它們一般生長於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貴的海南黃花梨則主要生長在黎族地區,其中尤以東方市俄賢嶺、昌江王下地區的海南黃花梨最為珍貴。


海南黃花梨詳解以及常用的鑑定方法

黃花梨製品


海南黃花梨詳解以及常用的鑑定方法

黃花梨製品


海南黃花梨珍貴的原因

海南黃花梨的材料在明清兩代基本都被宮廷所徵用了,到了清代末期,好的海南黃花梨製品都流失到了國外,國內剩下的很少。而海南黃花梨的成才時間一般都是需要幾百上千年的,雖然現在海南省又重新在栽培新樹苗,但是成才時間就是幾百年以後了。

香氣

海黃木本身是中藥,有一種“降香”味道,香味較濃且清幽溫雅;而越黃香味較淡,聞後略有酸味。另外,海黃散發香味的時間較長,把玩一個星期後的手鍊還會聞到香味,而越黃就會聞不到什麼香味。

色澤

海黃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越黃大部分僅是黃色,而且偏淺。總體來說,海黃的顏色要比越黃的顏色稍顯沉穩,整體顏色偏於暗紅色,而越南黃花梨整體顏色偏於黃橙色。

紋理

海黃紋理細密,墨線色黑且清晰,多呈蟹爪狀和美惠狀、牛毛紋理狀,雖無規律卻絕不凌亂,花紋行雲流水的感覺給人一種流動的美感。而越黃相對而言多了些粗獷,墨線黑暈稍多,山水紋比較常見。

手感

海黃表面細膩,有光滑,溫潤如玉的手感,而越南黃花梨相比之下則比較粗糙。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海黃的紋理細胞組織和非常密實的材質結構。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海黃的含油( 降香油)的比例。經相關檢測發現,海黃木最高含油量達到27%,而越黃木則只有0.5%。

由於海南擁有著的特有熱帶雨林氣候,使得黃花梨木經過不斷乾燥,潮化,心材部分顏色越來越深、醇厚並且一致,油脂也是佈滿全身,使它的玉質感更加鮮明,紋路更加多變好看。

上述整個過程,一般來說大約在5年以上,然後海南黃花梨手串的打磨製作中難免有損壞,海南黃花梨手串價格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黃花梨常用的鑑定方法!

1、氣息:海南黃花梨氣息辛香、清幽、吸入鼻孔覺得酣暢不已。其他黃花梨香氣中夾有酸味、臭味等談不上誘人致使想多吸。

2、紋路:線條流利、生動;其他黃花梨紋理線條相對生硬、呆板,總體圖案缺乏意象。

3、顏色:海南黃花梨顏色多樣,除主顏色為金黃色外,還有黃白、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恣意組合以至多種組合於一塊木料中,海南黃花梨畫面總體潔淨,尤如明心見性的清純山水畫。

4、細密度:海南黃花梨比重總體不如大葉紫檀、小葉紫檀,但比其他黃花梨密實比嚴重。因而海南黃花梨橫切面毛孔細小,縱切牛毛紋細小。

5、手感:海南黃花梨經高標號砂紙打磨、拋光後其手感在一切材質中都可謂天下第一。因其毛孔細、油質多、柔韌性好,材質可不按走向隨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觸象撫嬰兒肌膚,這也是海南黃花梨深受喜歡的主因之一。

6、光澤:海南黃花梨體內含豐厚油質。因而打磨後光亮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搖晃或隨著視野挪移,面上瑩光會騰挪閃躍,其表面常如綢緞面,瑩光閃爍明顯。

7、鬼臉:所謂“鬼臉”就是結節、疙瘩。一切木材其實都有隻不過它們生長快速,比如杉木結節很大就不起眼。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但海南黃花梨的鬼臉更多、鬼臉更豐厚而多姿!

對海南黃花梨不甚瞭解的誤區?
誤區一:海南黃花梨的香味
海南黃花梨都具有降香黃檀這個樹種獨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觸到的海黃香味卻有許多的“變味”,有的甚至是臭味。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別”海黃的誤區。
海黃的香味並不像沉香那樣濃密而且香味持久,只有新切面或者封嚴的杯子、罐子才好聞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氣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開新的表面就又會散發出來。因此,不要以為你的寶貝聞不到香味了,就開始懷疑它不是真正的海黃。

此外,即便在雨天或者潮溼的天氣,海黃也會散發出悠悠降香。當然,也有千年難遇的老料,這樣的老料做出來的寶貝,哪怕上蠟也難以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
誤區二:海南黃花梨的花紋
海黃除了香味能讓人上癮,就是花紋也能令人陶醉。海黃的花紋有千奇百怪的“鬼臉”,有密密麻麻的“鬼眼”,也有像“虎皮”一樣的紋路。新玩家往往憑這些概念來判斷海黃的真假與好壞。其實,海黃的花紋、紋路、線條有許多種形式,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鬼臉”和“鬼眼”。
海黃的花紋有粗有細,但都很清晰,不顯亂,有流線的,有彎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線花紋居多,偶爾也能見到深褐色或紅線花紋,多為海南東部黃梨;細花紋的材質顏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紋的花紋顏色跟材質顏色色差明顯,整體顏色又非常好看,多為海南西部油梨。
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海黃都有漂亮的花紋,許多老料大料,老料的邊腳料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什麼花紋,卻又很值錢。
誤區三:海南黃花梨的材質
以材質花紋來區分海黃有無數種,沒有任何兩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質花紋的。

熒光。絕大部分海黃材質,表面都能比較容易打磨出熒光,掃蠟後半透明琥珀質感,溫潤如玉感都出來了,而少數長期泡水的海黃根料或杆料會出現像越黃一樣的材質表面,光打磨不上蠟反而要好看得多。海黃打磨後,表面毛孔較少,甚至沒有,反光感很強。
沉水。海黃氣幹密度為0.82~0.94/cm3,僅有少數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數都會有點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
金絲。海黃又分為東部黃梨(顏色發黃)和西部油梨(紅、紫、黑三種顏色都有)。東部黃梨相對西部油梨來說,材質要輕,作為古時進貢皇家的木料,最為出名的形容就是熒光感強,半透明質感透露出屢屢金絲。
熒光、沉水、金絲等常見的形容,都是跟材質分不開的。太把熒光當回事也就走進了誤區,有些人拿木屑泡水來區分海黃、越黃,那也是不嚴謹的,容易誤導人。


海南黃花梨詳解以及常用的鑑定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