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是中華文明起源,那片土地有什麼樣的特產?農產品為主?

海波在路上


陝西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更是炎黃子孫的發祥地。據權威史記,寶雞姜水一帶是炎帝故里,陝北漆水河一帶是黃帝故里,炎黃大融合,匯聚成了今天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炎黃子孫。陝西分三部分,以關中為主,還有陝北和陝南,故稱三秦大地,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人傑地靈,物產豐富。

那裡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油菜(有躍進菜和土菜籽)稲黍(罐罐型、散輞型)、曾經還種過蕎麥、穀子(小米)、糜子(黃米)、芝麻、紅芋(紅薯、紅苕),秦椒。水果有蘋果、梨子、李子、桃子、櫻桃、記憶最深的就是柿子,那可是陝西三秦大地秋冬季一道靚麗的風景,小時候都是以糧為主,水果就是老祖宗留下的的、生長了上百年的柿子,每年中秋節時,暖柿基本成熟,為了讓鄉親們過節有點好吃的,村裡就開始一年一度的第一次限量採摘,一家一戶根據人口的數量分取大約一到兩筐子柿子回家,這個晚上,對我們孩子們來說,註定是睡不好覺了,把柿子放進大鍋裡,添加水沒過柿子點火加溫,這可是技術活,水溫不夠,第二天還不能吃,水溫高了,柿子就徹底廢了,脫不了澀就只能扔了。所以,睡一會兒就起來去摸摸鍋裡水的溫度,看看灶洞裡的火,直到雞叫三遍的時候(公雞每天晚上都會隨著黎明的漸近打鳴,從臨晨到天亮,一般需要叫三遍,一般五分鐘左右為一遍),也就是天快亮的時候,柿子差不多就可以吃了,這時就才放心的打個盹,在媽媽催促上學的呼喚中,一躍而起,顧不上洗把臉就背上書包,從鍋裡摸上幾個紅豔豔的暖柿,高高興興的邊走邊吃著上學去了。有時和柿子搭配的吃食還有紅苕和煮玉米棒子,在當時的生活中,那就是我們八百里秦川小孩子最經典的三樣秋冬季小吃。柿子根據口感和食用方法的不同,分三個品種:除過剛才說的,還有個頭小點的火罐柿和個頭最大的水柿子,這兩種必須徹底熟透,旦軟後,從頂上撕一點皮,輕輕的繞著柿子轉兩圈,把軟爛多汁的果肉放到碗裡,再加入炒制好的炒麵一拌,那就是那時候最高級的甜點。

待到十月份下過霜以後,那景色至今還是為攝影愛好者追捧著,鋪天蓋地的紅色染紅了半邊天。我始終認為,這就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出處。滿樹的紅燈籠在瑟瑟的秋風中給人們無限的暖意,穿插在星星點點的“燈籠”間的精靈——成群結隊的“麻野雀”嘰嘰喳喳的在樹梢,分享著人們豐收的喜悅。

離開故鄉已經三十六年了,過去的日子雖然只是溫飽生活,但在我人生的長河中,那是最溫馨最快樂的生活,值得我終生回味!


無為148121227


我所瞭解的渭南地區有以下農特產

合陽縣是蘋果適生區,溫差較大,生產的紅富士蘋果品質較好,脆甜可口,在全國也比較有名,還有紅薯,品質甘綿,適合做烤紅薯。

韓城市是全國較大的花椒生產基地,品種主要是大紅袍。

大荔縣的冬棗種植規模很大,品質也很好,是全國冬棗種植基地。

蒲城的西瓜種植歷史悠久,規模品質都不錯。

富平縣的柿餅全國有名。

白水的蘋果走出國門。

其它的還有眉縣的獼猴桃,臨潼的石榴,陝北的紅棗,小米,其它地區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所知道的就這些,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歡迎關注交流。


行走掛念


陝西分為三個區塊,農特產據說挺多,特色水果類,以關中為主,有特色且產量比較大的有蘋果,李子,獼猴桃,石榴,柿子等;陝南農特產以茶葉為主,還有部分乾貨,野味較多;陝北家畜養殖業發照較好,特產以肉製品為主。



南山小郎


特產主要指農產品。特色包括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等。陝西是地處黃河流域有悠久的黃河流域文化,秦漢唐時期是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中心,,,





cai才758


中華文明發明地陝西,是以農業為主,以小麥為原料有手工掛麵,陝北有小米為原料的黃饃饃,還有大棗,還有關中寶雞西鳳酒。





青龍拍客


秦龍平凹畫正平,

西京長安更常寧。

安康延安金富平,

華偉超越夢圓夢。一一豫翰。



範克元


這裡的特產是陝西面食,空心面具有特色。

農戶產品有富士蘋果,還有土豆吧……


貳零貳零111


功成名就,能人輩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