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身邊事」綻放青春,堅守戰“疫”顯擔當

——記昂昂溪區“三支一扶”大學生劉璐

疫情面前,她雖不是身於武漢前線的醫者,救危難於生死;她也不是先鋒,守萬家於平安;她雖普通,卻不平凡,她雖不能成為“逆行者”,但立志站好每一班崗,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沒有防護服卻毅然早早放棄春節假期,為疫情防控盡著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三支一扶”志願者的誓言。她,是積極投身於基層建設“三支一扶”大學生中的普通一員,她,是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水師營滿族鎮衛生院的劉璐。

「齊齊哈爾身邊事」綻放青春,堅守戰“疫”顯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此次疫情暴發,正值年關。為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各級政府啟動嚴格檢疫防控措施,對各公共場所、企業全部實行管控。同時,號召全體黨員幹部、醫護工作人員回到崗位,衝在防控第一線。因此,在萬家團圓的時刻,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劉璐提前結束了春節假期,毫不猶豫的回到了工作崗位,積極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戰鬥中,片刻也不敢懈怠。

作為單位裡年齡最小的95後工作人員,面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疫情時,她也絲毫沒有害怕,沒有退縮,沒有推諉。以疫情為令,服從衛生健康局統一調配,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時,配合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大隊工作。在面對與日常接觸工作截然不同的工作任務時,沒有絲毫的手足無措,始終有條不紊的完成各項工作。她說:“我很羨慕我的師哥師姐們能奔赴武漢前線,入學宣誓時的醫學生誓詞我也一刻沒忘記過。

特殊時期也是鍛鍊考驗年輕人的階段。即使無法在武漢前線抗疫守護,那我就要努力做好疫情的防火牆”。在工作中,她面對對疫情防控知識瞭解不多且沒做好個人防護群眾時,她總是不厭其煩的向群眾積極宣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儘管偶爾會有群眾的不理解,但她依然耐心規勸,用她的真誠和開朗換來了理解和肯定,用她的方式讓身邊的人科學認識新冠肺炎疫情。

如果說,活潑開朗的她在以前帶給別人的更多是快樂,那麼這次,她帶給別人的最多的可能是對95後的改觀,95後已不再是多年前需要保護的娃娃們,他們長大了,縱然羽翼未豐,但充滿朝氣的他們,果敢且堅強,已能貢獻自己的那份力量。她時常開玩笑這樣說:“為什麼我比別人的肩膀寬了一塊,是因為我比別人多擔了一份責任!”在這次疫情防控戰役中,我們看到了她以往口中的“責任“二字。“關鍵時刻必須衝在前”,這是對她最真實的寫照。

在工作中,她主要負責信息採集和數據統計,任勞任怨,堅持履行崗位職責,堅決服從統一指揮,連續三十多天奮戰在防疫戰線。為有力協調配合好領導同事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她對先後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及隔病房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衛生監督檢查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及隔病房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衛生監督檢查的通知》等6份文件認真學習領會,在大家閉門不出甚至對於談“醫院”色變的時候,義無反顧的“逆行”到發熱門診,一次又一次和領導同事進行推磨式檢查指導。當大家與家人團聚的時候,她卻衝鋒在前。

她總說,比起在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英雄們,我的付出算不了什麼。這是一份承諾,更是一份責任。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樸實的話語凝結了多少真誠。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計名利、踏實工作。面對不熟悉的工作內容,從不推諉抱怨,總是最短時間內吃透弄懂。展現出了一名三支一扶大學生的敬業風采。雖然她不是共產黨員,但無論在疫情當前還是平時工作中都時刻要求進步,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並在疫情防控期間堅定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已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用行動踐行不負韶華,只爭朝夕。

在這個特殊時期,她只是奮戰在戰勝疫情隊伍中的普通一員,一個簡單的理由,成為平凡工作中的理想信念。因為牢記責任,因為甘於奉獻,並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貢獻,但憑藉著一腔熱血,履行著自己的使命,不負重託。這也只是萬千“三支一扶”志願者的縮影,在基層的這片土地上,還有數以萬計的“三支一扶”志願者們都在奮勇爭先、激情澎湃的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實際行動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魯迅先生曾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有這樣一個年輕的群體,他們朝氣蓬勃、胸懷理想,他們熱愛基層、情繫百姓,響應“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把青春綻放在基層的土地上。這群年輕的群體也有著共同的名字——“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者,他們也正用自己的力量書寫著奉獻和青春。

(於鵬程 齊齊哈爾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宋燕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