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臨,集詩人與美食家一體的蘇軾瞭解一下,美食文案都安排上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每逢佳節大家都喜歡說這句名句,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這是誰的句子,還有人知道這是蘇軾的名句,但是對蘇軾的瞭解僅僅是詩人就止步了。今天我們隆重介紹一位偉大的美食家,就是蘇軾,著名的蘇東坡,東坡肉的發明者。

疫情來臨,集詩人與美食家一體的蘇軾瞭解一下,美食文案都安排上

一、東坡肉

這道家喻戶曉的名菜其實是蘇東坡被貶黃州時,當地百姓有吃紅燒肉的習慣,蘇東坡改進後,就有了東坡肉,東坡肘子。還將做法整理成了一首詩: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翻譯:把鍋子洗得乾乾淨淨,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二、東坡魚

“五柳魚”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又叫做“東坡魚”,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這道菜是因為東坡先生和老和尚的一次對詩,老和尚笑談 “這條‘五柳魚’算給你‘釣’到了,不如叫‘東坡魚’算了。”   

疫情來臨,集詩人與美食家一體的蘇軾瞭解一下,美食文案都安排上


三、竹筍燜豬肉

不知道大家吃沒吃過這道菜,不會的可以去嘗試一下,嘗試一下這道不俗不瘦的美味,讓減肥什麼的靠後站吧。“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這是出自東坡先生的《於潛僧綠筠軒》(其中一個版本)這首詩中: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四、羊蠍子

東坡被貶惠州時候,當地每日殺一隻羊。因為蘇軾是被貶斥的罪官,所以不敢與當地權貴爭搶好的羊肉。於是蘇軾私下囑咐殺羊的人,給他留下一般沒人要的羊脊骨,在這些骨頭之間也有一點羊肉。取回家後,蘇軾先將羊脊骨徹底煮透,再用酒澆在骨頭上,點鹽少許,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自稱就像吃海鮮蝦蟹的味道。

疫情來臨,集詩人與美食家一體的蘇軾瞭解一下,美食文案都安排上

五、梅菜扣肉

北宋年間,蘇東坡居惠州時,專門選派兩位名廚遠道至杭州西湖學廚藝,兩位廚師學成返惠後,蘇東坡又叫他們仿杭州西湖的“東坡扣肉”,用梅菜製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膩人,深受廣大惠州市民的歡迎,一時,成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餚。

六、東坡西湖連

東坡先生在被貶期間,身邊的妻妾都離他而去,只剩下了侍妾王朝雲,連日奔波,王朝雲也是憔悴不堪,東坡先生希望王朝雲美貌常駐,於是用蘆薈、西湖蓮子等頗有養顏功效的原料,獨創成了這道名菜,常親自下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