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丹陽城內河道縱橫

迎春橋、開泰橋、寶成橋、新河橋

東南西北四方各有一座橋橫跨城河之上

這次就從這四方橋說起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出自丹陽縣誌清光緒11年地圖


東通漕門外——迎春橋

俗稱東門大橋,位於舊縣城東水關門外

現改為平橋

也是唯一看不見原來樣子的橋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網上引用圖片,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南迎薰門外——開泰橋

我翻閱了一些資料,絕大部分資料都指向了南薰橋

舊時橫於南門護城河外的大南門橋

可是論丹陽人心中的南門橋

應該都不約而同想到開泰橋吧?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關於開泰橋也有一則小故事

清光緒十五年(1890年),丹陽西南鄉大旱,

香草河斷流,塘底朝天,稻田龜裂,民不聊生。

正當此時,延陵後巷村出了一位能人——潘老濟

四處考察之後,他發現香草河河床過高,上游的水經過開泰橋東入大運河,以至於香草河斷流,於是他發動村民每人背一隻盛著泥土的草包從開泰橋上丟下,在順橋孔打下木樁堵住草包。來水被堵,漲高改道,湧進香草河,拯救了乾旱。

至今丹陽最高的橋又被稱為草堰橋。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開泰橋上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老丹陽城外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走過這橋就是丹陽城


北定波門外——新河橋

丹陽的河道,或改道或填埋作它用,新河橋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他曾位於老北門外,九曲河口,現在位於呂叔湘中學北側。

仔細看上面清光緒11年丹陽縣圖,新河橋是直對城門的一座,其他橋或多或少都有點偏移。

相傳只有出狀元的地方,造橋才能直對城門,而城北觀音山廣福寺中就出過狀元——皇甫冉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過了橋就是城北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現在的橋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老河道


西望京門外——寶成橋

老西門橋,生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能一瞥曾經江南水鄉繁華的地方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西門新建望京樓


寫於文後

收集材料的時候,才發現丹陽的橋實在太多了,光市區的橋就要花半天走過來,更別說位於鄉下的那些古橋,如果我全去寫,務必會佔很大的篇幅,大夥兒看的累,我寫的也累,嗯,主要是懶。

就在我不知何從下手的時候,腦海中想起一句話,城隍是守護城池的神,城是城牆,隍是護城河,他監管著一方的陰陽和神祗,既然丹陽也是一座千年古鎮,那我就從四方開始。

東通漕門、南迎薰門、北定波(鎮湖)門、西望京門,這是除了東南西北門外能找到最早的城門名,其實橋和城門有些是對不上的,只是覺得這些名字好聽,我就用了=。=


  • 喜歡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發佈冷門的景點故事哦
  •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丹陽那些老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