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百詠:唐楷的代表,書學的描紅,心正則筆正的—柳公權,


翰林百詠:唐楷的代表,書學的描紅,心正則筆正的—柳公權,


柳骨顏筋唐楷名,①

身正筆端喻世風。②

試問千年描紅者,

書家若個不此功?③


1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人。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世稱"柳少師"。柳公權幼年好學,善於辭賦,懂韻律。性情耿直,敢於直言進諫。擅楷書,廣泛師法魏晉及初唐諸家,其書結構嚴謹,筆畫鋒稜明顯,如斬釘截鐵,偏重骨力,書風遒媚勁健,可與顏真卿的雍容雄渾的書風相媲美,被後人譽為"顏筋柳骨"。柳公權傳世墨跡有《金剛經碑》、《玄秘塔碑》、

翰林百詠:唐楷的代表,書學的描紅,心正則筆正的—柳公權,

柳公權碑帖《玄秘塔》 局部


《神策軍紀聖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陽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廟碑》、《高元裕碑》、《馮宿碑》、《蘇夫人墓誌》、《李石神道碑》等。 

據史載: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書法怎樣用筆,柳公權答曰:"用筆的方法,全在於用心,心正則筆法自然盡善盡美"。聽後,穆宗為之改容,明白他這是借用筆法來勸諫。宋代大書法家、詩人蘇軾曾在詩中說:"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可見蘇軾對柳公權以筆喻諫的推崇。

翰林百詠:唐楷的代表,書學的描紅,心正則筆正的—柳公權,

柳公權行書墨跡

2 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是書法初學者的基礎,是唐楷的代表。現在兒童的書法描紅本的字體基本上都是柳體或顏體字。可以說,每個書法家都是從顏體或柳體的訓練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