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誕生與發展——這個家族祖孫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沒


京劇是國劇,是國粹,深受大眾喜愛。可你知道京劇是怎麼產生與發展的嗎?這與一個家族密切相關。這個家族的祖孫三代,子承父業,刻苦鑽研與創新,對京劇做出突出貢獻。這個家族就是湖北省羅田縣余三勝家族。

湖北黃岡羅田自梁代建縣,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雖然名氣一般,但翻開辭海320頁,就會發現有三個羅田人,他們是余三勝、餘紫雲、餘叔巖。

· 余三勝是京劇創始人之一,餘紫雲是青衣泰斗,餘叔巖是當前正在影響京劇藝術界的第二個里程碑。餘叔巖所創立的餘派藝術(包括楊派和李派)是目前中國京劇的主打流派。餘叔巖有眾多弟子,其傳人楊寶忠、譚富英、孟小冬、李少春、楊寶森、王少樓、陳少霖、陳大濩,再傳弟子錢浩亮、童祥苓、耿其昌、陳志清、杜鵬、王佩瑜等,都是京劇藝術大師,他們以及他們的弟子,可以說統治了目前的京劇舞臺。李少春的兒子李寶春移居臺灣,是目前臺灣京劇界領軍人物,孟小冬在香港有眾多弟子,香港京劇主要是餘派,香港人敬佩餘叔巖甚至超過了內地。

京劇誕生與發展——這個家族祖孫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沒

余三勝劇照


余三勝(1802-1866),羅田九資河人,京劇創始人之一,原唱漢調,清道光年間為四大徽班之一的春臺班臺柱。他通文墨,有口才,常自創新腔。他在漢調皮黃和徽戲二黃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藝術特點,創造出悠揚婉轉、流暢動聽的京劇唱腔。余三勝在京劇唱腔的創制上,豐富了京劇演唱的聲音色彩,加強了京劇唱腔的旋律。據記載,京劇中的反二黃唱腔,均來自余三勝獨創。余三勝不僅將徽、漢二腔融於一爐,創制出旋律豐富具有獨特風格的京劇唱腔,在舞臺語言的字音、聲調上,也將漢戲的語言特色與北京的語言特點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既能使北京觀眾聽懂,又不失京劇風格特點的字音、聲調。


京劇誕生與發展——這個家族祖孫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沒

餘紫雲近照


餘紫雲(1855-1910),余三勝之子,同治光緒時期“十三伶”之一,世稱京劇青衣泰斗。他繼承其師梅巧玲“揉花衫”、“青衣”於一爐的優良創造,對京劇旦角表演的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據《京劇二百年之歷史》載:“時小福之青衣以典雅勝,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雲兼此二人之長,實為今日王瑤卿、梅蘭芳之先驅者。”


京劇誕生與發展——這個家族祖孫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沒

餘叔巖近照


餘叔巖(1890-1943),餘紫雲之子,他全面繼承了祖父余三勝(第一代“老生三傑”之一),老師譚鑫培(第二代“老生三傑”之一)的豐厚傳統,在全方位掌握譚派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又從博雅精深處尋求發展,達到了“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再創造境界,創立了自己新的藝術流派,世稱“餘派”,在當時被譽為京劇“三大賢”(餘叔巖、楊小樓、梅蘭芳)之首。當前,在京劇老生十大流派中,楊(寶森)派、李(少春)派都是在餘派的基礎上創立的,他們的創始人都是餘叔巖的弟子,譚派掌門人譚元壽的父親譚富英曾拜餘叔巖為師,馬派、奚派都吸收了餘派的藝術精華。京劇程派藝術創始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因其妻是餘叔巖的外甥女,也曾學過餘派技藝。由此可見,餘叔巖對後來京劇藝術的影響,可以說無與倫比,難怪京劇界公認他為中國京劇的第二個里程碑(京劇界認定目前還未出現第三個里程碑)。

時下,京劇界大多數藝術家都認為,京劇的形成應在漢調藝人(余三勝、李六等)進京以後,就是說在完成徽漢合流以後。這就說明在余三勝未進京之前,京劇並沒有真正形成。由此推論,余三勝是當之無愧的京劇開山鼻祖。

京劇界公認,余三勝在四個方面促成了京劇的形成:一是改革以往北京戲劇以才子佳人和女角為主的演出劇目,形成以老生為主角的大戲劇目(歷史戲、宮廷戲),並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和社會的推崇;二是將漢調與徽腔合流,吸收崑曲、秦腔的特點,創立了京劇的聲腔和板式;三是在漢劇二黃反調的基礎上,獨創了京劇的反二黃唱腔;四是規範了京劇的聲腔和韻白,也就是說以“羅田普通話”為吐字腔。

的確,時至今日,京劇中許多字的讀音都是羅田腔。想當年,羅田的余三勝第一次到北京,就像今天的羅田人一樣,北京話學的不標準,在舞臺上時不時冒出一個羅田腔的字,但他是京劇的鼻祖,大家都這麼學他,於是,“羅田普通話”在京劇中就這麼被傳承下來,成了京劇的一大特色。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到羅田演出,聽到羅田人說話就笑了,說京劇中很多話其實就是羅田土話。

· 雖然京劇不是在羅田形成的,但京劇的鼻祖(余三勝)在羅田,京劇的第二代里程碑(餘叔巖)在羅田,況且第一代里程碑(譚鑫培)曾拜余三勝為師,學的是余三勝的唱法,還有餘紫雲被尊為京劇的“青衣泰斗”。所以,我們說,羅田與京劇最親,羅田與京劇的淵源最深。這就是羅田真正的文化特色。

羅田正是筆者的家鄉,作為一個羅田人,撰此文以表對家鄉先賢的敬仰之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