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诞生与发展——这个家族祖孙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没


京剧是国剧,是国粹,深受大众喜爱。可你知道京剧是怎么产生与发展的吗?这与一个家族密切相关。这个家族的祖孙三代,子承父业,刻苦钻研与创新,对京剧做出突出贡献。这个家族就是湖北省罗田县余三胜家族。

湖北黄冈罗田自梁代建县,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虽然名气一般,但翻开辞海320页,就会发现有三个罗田人,他们是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

· 余三胜是京剧创始人之一,余紫云是青衣泰斗,余叔岩是当前正在影响京剧艺术界的第二个里程碑。余叔岩所创立的余派艺术(包括杨派和李派)是目前中国京剧的主打流派。余叔岩有众多弟子,其传人杨宝忠、谭富英、孟小冬、李少春、杨宝森、王少楼、陈少霖、陈大濩,再传弟子钱浩亮、童祥苓、耿其昌、陈志清、杜鹏、王佩瑜等,都是京剧艺术大师,他们以及他们的弟子,可以说统治了目前的京剧舞台。李少春的儿子李宝春移居台湾,是目前台湾京剧界领军人物,孟小冬在香港有众多弟子,香港京剧主要是余派,香港人敬佩余叔岩甚至超过了内地。

京剧诞生与发展——这个家族祖孙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没

余三胜剧照


余三胜(1802-1866),罗田九资河人,京剧创始人之一,原唱汉调,清道光年间为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他通文墨,有口才,常自创新腔。他在汉调皮黄和徽戏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创造出悠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余三胜在京剧唱腔的创制上,丰富了京剧演唱的声音色彩,加强了京剧唱腔的旋律。据记载,京剧中的反二黄唱腔,均来自余三胜独创。余三胜不仅将徽、汉二腔融于一炉,创制出旋律丰富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也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风格特点的字音、声调。


京剧诞生与发展——这个家族祖孙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没

余紫云近照


余紫云(1855-1910),余三胜之子,同治光绪时期“十三伶”之一,世称京剧青衣泰斗。他继承其师梅巧玲“揉花衫”、“青衣”于一炉的优良创造,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据《京剧二百年之历史》载:“时小福之青衣以典雅胜,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云兼此二人之长,实为今日王瑶卿、梅兰芳之先驱者。”


京剧诞生与发展——这个家族祖孙三代的努力功不可没

余叔岩近照


余叔岩(1890-1943),余紫云之子,他全面继承了祖父余三胜(第一代“老生三杰”之一),老师谭鑫培(第二代“老生三杰”之一)的丰厚传统,在全方位掌握谭派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又从博雅精深处寻求发展,达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再创造境界,创立了自己新的艺术流派,世称“余派”,在当时被誉为京剧“三大贤”(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之首。当前,在京剧老生十大流派中,杨(宝森)派、李(少春)派都是在余派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们的创始人都是余叔岩的弟子,谭派掌门人谭元寿的父亲谭富英曾拜余叔岩为师,马派、奚派都吸收了余派的艺术精华。京剧程派艺术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因其妻是余叔岩的外甥女,也曾学过余派技艺。由此可见,余叔岩对后来京剧艺术的影响,可以说无与伦比,难怪京剧界公认他为中国京剧的第二个里程碑(京剧界认定目前还未出现第三个里程碑)。

时下,京剧界大多数艺术家都认为,京剧的形成应在汉调艺人(余三胜、李六等)进京以后,就是说在完成徽汉合流以后。这就说明在余三胜未进京之前,京剧并没有真正形成。由此推论,余三胜是当之无愧的京剧开山鼻祖。

京剧界公认,余三胜在四个方面促成了京剧的形成:一是改革以往北京戏剧以才子佳人和女角为主的演出剧目,形成以老生为主角的大戏剧目(历史戏、宫廷戏),并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社会的推崇;二是将汉调与徽腔合流,吸收昆曲、秦腔的特点,创立了京剧的声腔和板式;三是在汉剧二黄反调的基础上,独创了京剧的反二黄唱腔;四是规范了京剧的声腔和韵白,也就是说以“罗田普通话”为吐字腔。

的确,时至今日,京剧中许多字的读音都是罗田腔。想当年,罗田的余三胜第一次到北京,就像今天的罗田人一样,北京话学的不标准,在舞台上时不时冒出一个罗田腔的字,但他是京剧的鼻祖,大家都这么学他,于是,“罗田普通话”在京剧中就这么被传承下来,成了京剧的一大特色。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到罗田演出,听到罗田人说话就笑了,说京剧中很多话其实就是罗田土话。

· 虽然京剧不是在罗田形成的,但京剧的鼻祖(余三胜)在罗田,京剧的第二代里程碑(余叔岩)在罗田,况且第一代里程碑(谭鑫培)曾拜余三胜为师,学的是余三胜的唱法,还有余紫云被尊为京剧的“青衣泰斗”。所以,我们说,罗田与京剧最亲,罗田与京剧的渊源最深。这就是罗田真正的文化特色。

罗田正是笔者的家乡,作为一个罗田人,撰此文以表对家乡先贤的敬仰之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