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不知不覺,看罷這部片子也有四年了。

今天,因為張譯,忽然想起它。

原來,我認識張譯,其實比我知道的要早。


故事分三部分構成。

1999第一段,2014第二段,2025第三段。

從這裡看,導演就是有野心的。

一、我比較喜歡第一部分,三個人的感情糾結。

構圖非常見功夫,三個人的站位、語言、眼神都很有味道,值得好好品品。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山河故人》


第一段故事是我最喜歡的,可惜幾個主演實在演不出懵懂青春的楞胡勁兒了。

再好的演員,都不能讓人忽視她的年齡。

《何以笙簫默》電視劇裡,青春的小演員的生澀校園戲輕鬆秒殺成年男女主演,因為你覺得,那樣的一張張臉後面,有些故事發生的雖然無奈但必須。

趙濤三人都是好演員,但是,青澀懵懂確實是出不來的了。

不足之處:晉生對樑子的恨有點過,

爆炸物和第三段的槍一樣,為震撼而出現,反而失敗。

二、支線太多的第二部分

第二段是要感人的,但是支線太多,反而哪個都沒挖透,覺得有點可惜了。

都是好材料,卻都按邊角料走流程,唉!

父親的平靜去世

兒子的最後回來

都是很好的構思

未露臉的繼母的視頻對話也很不錯。

樑子和工友的對話也很見功力,甚至樑子的老婆初初找到濤的那種平靜,

都覺得很棒,可惜的就是表達的點太稠密:

親情的缺失(父親、兒子),

友情的遺憾(樑子),

老朋友的重逢或者永別(樑子和工友、父親和戰友)、

職業病的關注(樑子)、

重組家庭的尷尬和失落(晉生的新妻子,第三段寫丟這個人,有點遺憾)、

妻子面對前情人的複雜情感(樑子的妻子)等等。

有些地方人為加強,比如那群和尚,覺得這一段有點遺憾。

三、隔膜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大約是要開拓的,但是導演很顯然對這類題材陌生而手生,沒拍出未來感,卻拍出一個四不像。

第三部分整體流於表面,姐弟戀、文化衝突、故鄉的隱隱召喚、狗比人更加簡單忠誠等等。

細節服裝讓人出戏,一個共同生活了十五年的家庭,藉助翻譯溝通,不能認可。

張晉生給塑造成了農村倔老頭,他憑什麼馳騁上海灘進軍墨爾本?

濤年輕時一身紅衣也是個風雲人物,老了髮型服裝都是八十年代的感覺,分分鐘出戏。

可惜了張艾嘉這位才女。

四、故事中太多的細節對應


<code>故事中充滿了大量細節的對應,甚至可以說,充斥著各種細節的對應。/<code>

有些太刻意的痕跡。

鑰匙三段裡都出現。

大關刀一二段。

直升機一三段。

爆炸一二段。

做壽也是兩次。一二段。

車站也是。都在第二段。

請柬兩處,一處造成樑子最後的出走,一處迎回最後的樑子。

<code>死亡也是三處:/<code>

路邊的祭祀、

濤父親的平淡離世、

到樂打工餐館人們無言的哀思。

粵語歌貫穿故事始終。

在鏡頭裡隨時出現的那座塔。(文峰塔麼?)

<code>餃子也是出現了三次/<code>

第一次,在第一段,濤和樑子親密無間吃著餃子,引起了晉生的嫉恨,挑明瞭讓濤必須選擇。

那一處的餃子,粘連在一起,讓人感覺著三個人的關係也是這麼粘連不清。

第二處是濤為兒子精心包的麥穗餃子,她希望兒子快快長大,但她不知道,兒子長大之後居然連她的名字都忘記,只是在記憶深處模糊有一點她的影子。

最後一處濤獨自包著餃子,不很成型的餃子裡混著一個麥穗餃子,只有一個,沒有希冀他要長高的人,何必包出麥穗。

<code>作為魂靈的女主跳舞,是四次出現。/<code>

第一次,濤、晉生、樑子在歡快進行著集體舞,濤打頭,緊挨著她的是晉生,樑子隔了好幾個人在後面,這似乎是個預示,樑子和濤,始終隔了那麼遠。

第二次跳舞是濤擔任傘頭(瞬間穿越到《平凡的世界》雙水村),歌詞也在點題。

第三次跳舞是濤和晉生的瘋狂,濤必須做出選擇,得到的一個同時不得已的失去另一個。

第三段最後一分鐘,是第四次跳舞。

濤的獨舞,物質依舊豐腴,只不過,陪伴她的,只有那條狗。

她跳出的是孤獨,沒有了惦記的人,除了雪花,無人陪伴。

山河依舊,不見故人。

<code>導演不是不用心,只是有點貪婪了,想表達的太多。/<code>

很用力的一部作品,未臻一流。

但是,仍然秒殺現在的很多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