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得到不少人力挺

導語: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中國向來是一個注重孝道的國家,若是誰家出了不肖子孫,那肯定是要遭到周圍人的不屑和嘲諷,甚至在工作生活中還會影響到他的社交,影響到這個人的未來,毀掉一個人的名聲和聲譽。

不過就在前段時間,一位“不孝女”的一席話,卻是出奇的受到了不少人的力挺,更讓一些人大呼:“這種父母,本來就不配為人父母,也本來就不配得到孝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也讓很多人是一頭霧水。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語出驚人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得到不少人力挺

原來是隔壁小區,一位老大爺生有二男一女,可這位老大爺臥病在床的時候,大女兒卻拒絕支付醫藥費,也拒絕去醫院照顧大爺。而且在這位大爺住院期間,這個女兒更是沒有來過一次,眼看著老人家眼巴巴的期盼著自己的閨女能來照看下自己,可是這個閨女,卻是始終都不肯露面。

按理說,大女兒的這種做法,可謂是典型的不孝,肯定會受到街坊鄰居的指指點點。但是知道內情的人,卻紛紛表示支持和理解大女兒。原來這位大爺年輕的時候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極度偏心,所有的東西都留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大女兒的成績最好,但還是早早的讓她輟了學,讓她出去打工為兩個弟弟掙學費。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得到不少人力挺

這麼多年來,大女兒勤勞能幹,所賺的錢一分不留全都寄給了家裡,沒有絲毫的怨言。真正的矛盾爆發,是在大女兒談婚論嫁的時候,原本和一個小夥子郎情蜜意,但是卻被父親的天價彩禮硬生生的“棒打鴛鴦”,最終和自己的“如意郎君”沒有了結果。

這位大爺之所以要這麼高的彩禮,無非就是想多攢點錢,留給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娶媳婦。經過這種種事情之後,大女兒也是徹底的認清了家裡人的面目,一氣之下主動和家裡人劃清界線,直接出去打工,自己養活自己,而且也不在往家裡寄錢了。

可是這位老父親卻不滿意了,到處散播女兒不孝的謠言,敗壞女兒的名聲,以至於大女兒在外面結了婚,都沒有通知自己的孃家人。因此,後來還爆發了一場非常大的矛盾,和家人的關係是徹底僵化了,基本上已經處於不聯繫,斷絕關係的狀態。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得到不少人力挺

如今,這位大爺生病了,兩個兒子“不聞不問”,大爺便又想起了外面還有一個女兒,千方百計的要聯繫到,要求女兒支付醫藥費,可是女兒卻說什麼都不拿了。流著淚冷冷的說道:“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聽到這句話的大爺,半晌也不作聲,好像也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認識到自己對不起女兒,沒有多說什麼。而且同村的街坊鄰居們也紛紛表示:“支持這位女兒,像這種老人,根本就不配得到贍養”。

看到這個案例,我們在感慨唏噓的同時,也不得不細細考慮一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贍養父母固然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是老人如果對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尊重和“一碗水端平”,很容易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甚至影響孩子的親情觀和價值觀,以致最後導致“兩敗俱傷”的場面發生,讓人唏噓不已。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得到不少人力挺


要想讓自己的兒女孝順,父母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做,記住這三點,想教出不孝的子女都難。

•要想讓孩子孝順,千萬不能偏心,一碗水端平

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千萬不能夠出現偏心的現象。一旦偏心,很容易影響親子間的隔閡,影響親子間的矛盾,很容易讓孩子到了以後孝敬自己。

•要想讓孩子孝順,千萬不能溺愛,正確的引導

要想讓孩子孝順,千萬不能夠溺愛。有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越好,孩子肯定會越孝順。但是一味的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把父母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而不會有感恩和孝順?

•要想讓孩子孝順,以自身為榜樣,加強自我建設

要想讓孩子孝順,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孝敬長輩,耳濡目染當中影響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孝敬自己,以身作則,加強自我建設才是硬道理。

希望家長們都能夠注意以上三點,只要教育得當,想生出不孝的兒女都難。最後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夠幸福和諧,每個老人都能夠健康安泰,在兒女的孝順之下,盡享天倫之樂。

你對於大女兒的言論怎麼看?你認為孩子是否有“孝心”,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教育的結果呢?歡迎留言評論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