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長鵝口白怎麼辦?

月明星稀客


新生兒長鵝口瘡,首先去醫院看醫生,並按醫囑給寶寶抹藥。

其次要注意衛生,寶寶的奶瓶、碗勺務必清洗乾淨後消毒。一是用消毒奶鍋,消毒加烘乾;二是用鍋煮,水開後再煮5分鐘,然後拿出來晾乾。

還要注意寶寶與其他寶寶的隔離,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媽應該注意個人衛生,給孩子餵奶前將乳頭擦洗乾淨,將內衣或者孩子的床單清洗乾淨,然後暴曬進行消毒,

每次接觸寶寶的護理人,必須雙手清洗乾淨;外出回家的大人最好換衣服後再接觸寶寶。


月嫂銀姨


許多寶媽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寶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嘴裡出現了一層白色的東西,就像奶液殘留在口腔裡,但是卻不容易被弄掉擦拭掉,這時寶媽們要警惕寶寶是不是得了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真菌在口腔粘膜的感染,大部分是一種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平時這種真菌和人體相安無事,但在特殊情況下,它們會感染寶寶,比如寶寶長期應用抗生素,寶寶因為各種原因身體抵抗力下降。

鵝口瘡有什麼特點呢?

剛剛也說過了,口腔粘膜上的一層白色苔蘚樣物,不易擦拭掉,不疼不癢無不適,強行擦掉會留下紅色的底蘊。

如果寶寶得了鵝口瘡,應該怎麼治療呢?

◆制黴素片用碳酸氫鈉溶解開塗抹口腔。這兩個藥物醫院和藥房裡都有賣的;

◆徹底清潔寶寶嘴巴能接觸的東西,寶寶奶瓶和媽媽的乳頭;

◆調整寶寶體質,恢復抵抗力和正常菌群。比如可以口服益生菌等。

普通的鵝口瘡對寶寶沒什麼大的影響,寶爸寶媽不要太擔心,平時多注意飲食衛生以及對症治療完全可以避免。

我是淮山,專注育兒知識,歡迎點贊關注。


淮山育兒


鵝口瘡是一種黴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此病菌會侵蝕孩子的口腔粘膜表面,並形成瓷白色的斑膜。所以,家長髮現如果在寶寶口腔裡發現白色的膜狀物,而且這種膜狀物無法嚥下不能脫落下來時,那麼就可以確定這是鵝口瘡了。

鵝口瘡會導致寶寶疼痛、哭鬧,繼而影響寶寶進食。



1 服用制黴菌素

建議使用10萬單位/毫升的制黴菌素溶液,用乾淨的棉棒蘸取溶液,塗抹在寶寶口腔裡面有白點的破潰處。每次大概的使用量在2ml左右,每天塗抹3次,直到口腔內完全沒有白色膜狀物後,再鞏固使用2-3天左右,總治療時間大約在10天左右。

2 對寶寶的接觸點進行消毒。

寶寶所有可以抓咬的地方和物品、以及奶瓶、奶嘴都使用1%-4%的碳酸氫鈉塗抹予以消毒。母乳餵養的媽媽,建議也使用制黴菌素塗抹乳房。


3 重新建立腸道菌群

平時家中可能由於經常使用消毒劑的原因,導致室內 呈現“無菌”狀態,那麼寶寶就不能接觸到正常的菌群環境,我們身邊的環境都是有益菌和有害菌一起維持平衡的狀態,如果是無菌的環境,那麼寶寶很難建立健康的腸道菌群。那麼致病菌就可能重新生長,從而出現了鵝口瘡。所以建議配合給孩子服用益生菌,建立孩子的腸道菌群,讓益生菌能夠去抑制黴菌的產生。 由於寶寶鵝口瘡嚴重程度不同,所以建議家長在經過醫生的診斷後,再合理進行用藥治療。


兒科醫生鮑秀蘭


一、母乳餵養:孩子大便正常,制黴菌素片研碎兌水成糊狀塗患處,大便稀或綠泡加活菌製劑;家中成年女性有黴菌性婦科炎症同期及時治療,內衣開水燙,太陽下暴曬。家中有腳氣患者最好不要接觸寶寶,不能隔離的話消毒,網上可以很方便的買到醫院用的手消毒液。

二、奶粉餵養:加上奶具嚴格燙煮並消毒,其餘同上


愛暱無傷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鵝口瘡是一種黴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此病菌會侵蝕孩子的口腔粘膜表面,並形成瓷白色的斑膜。所以,家長髮現如果在寶寶口腔裡發現白色的膜狀物,而且這種膜狀物無法嚥下不能脫落下來時,那麼就可以確定這是鵝口瘡了。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許多寶媽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寶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嘴裡出現了一層白色的東西,就像奶液殘留在口腔裡,但是卻不容易被弄掉擦拭掉,這時寶媽們要警惕寶寶是不是得了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真菌在口腔粘膜的感染,大部分是一種叫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平時這種真菌和人體相安無事,但在特殊情況下,它們會感染寶寶,比如寶寶長期應用抗生素,寶寶因為各種原因身體抵抗力下降。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旺仔小帥哥


不嚴重就多喝溫開水,或是兌點金銀花露喝就行了。嚴重就用棉球粘淘米水洗,一次洗不乾淨,連續洗兩天。很疼的,你要洗輕點哦。平時要注意清潔衛生,多喝溫開水,預防為主。


八月的石榴紅


藥物可以用制黴菌素,益生菌,碳酸氫鈉等。注意的是如果吃母乳,一定要乳頭也要清洗,臨床經常發現反覆鵝口瘡或者一直不好,原因是乳頭是感染源。另外如果持續不好或者反覆,需要警惕免疫低下。。需要請專科醫生評估。


瑞安幼幼哥


可以買一支德國的Mykoderm凝膠,我沒用過,但是預防總是好的,有寶媽推薦買這個。

然後主要還是我們大人要做好一些防禦的措施呢。如果是奶粉寶寶,那麼吃完奶要注意一下口腔的清潔衛生,尤其是寶寶吐奶之後,一定要喂幾口開水。不要讓奶漬在口腔裡太久。

如果是母乳媽媽,一定要定時清潔乳頭,餵奶之前清潔手,記得要用防溢乳墊,經常換,寶寶用的東西都高溫消毒一下比較好。


別人家優秀的孩紙


1.每次孩子吃奶前,用淡鹽水和棉棍給孩子清洗口腔黏膜;

2.制黴菌素片和魚肝油配成溶液,塗在孩子頰黏膜的兩側,軟顎的上側,每天塗3或4次;

3.黃連煮水,用棉棍蘸著塗口腔。 給孩子塗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因為孩子口腔黏膜抵抗力較低,容易誤治。


豆包太太


用碳酸氫鈉,一天24小時,沖洗六次。用涼白開稀釋開,抹上兩次寶寶的痛苦好像減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