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夫妻檔”|共同的戰役,不同的戰場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場災難,也是對全體黨員幹部的一次嚴峻考驗。在旬邑縣湫坡頭鎮除了我們家喻戶曉的"抗疫英雄"張建華之外,還湧現出許多為了打贏這場"戰役"而"舍小家、為大家"的先進典型。正如旬邑縣司法局湫坡頭司法所所長鄭江的防疫故事。

鄭江,男,中共黨員,現年32歲,其妻子庫亞娟在旬邑縣底廟中心衛生院工作,其父親已去世、母親68歲高齡,孩子不滿2週歲。

戰“疫”中的“夫妻檔”|共同的戰役,不同的戰場

今年春節期間接到上級指令後,他們夫妻兩人便義不容辭的投身到基層防疫一線,直到2月28日陝西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省級三級響應他們才得以回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孩子已經不認識他們了。

在整整31天的疫情嚴控期間,他的妻子庫亞娟長期堅守在省界、縣界的聯防檢查關卡。因為司法所其他人員異地過年無法返回,他便獨自一人前往湫坡頭鎮域內15個行政村,地毯式張貼了縣司法局印製的《帶您瞭解疫情中的法律知識》,並利用自身法律專業特長,給過往群眾進行詳盡的宣傳解釋。這一舉措讓鎮域內廣大群眾認識到在疫情防控期間村中設置出入關卡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以及違反防控期間各項禁令的處罰後果。旬邑縣的確診病例為0,那麼外防輸入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找到異地返鄉的人員,尤其是湖北來旬人員,他協同鎮村幹部逐戶走訪摸排,每天的"微信運動"中顯示3萬多的步數。雖然過程瑣碎而勞累,但他認為每多走一步,就離找到"親密接觸者"近一步,就讓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會更安全一點。

戰“疫”中的“夫妻檔”|共同的戰役,不同的戰場

"喜事禁辦、喪事簡辦"也是疫情防控期間的明確要求,但部分群眾礙於面子不願喪事過的"寒酸",不主動勸阻來客,為了杜絕人員扎堆聚集,他便將疫情宣傳車開到事主門前、開到墳頭,在宣傳車不斷的播放中,他又不厭其煩的給群眾耐心說服教育。在他分管的2個村中共發生6場喪事,他總是從早上別人"起靈"到下午直系親屬吃完飯一直默默的全程跟蹤監控,確保了每一起喪事用餐人數控制在了20人以內,將扎堆聚餐引起傳染的可能降低到了最小。

戰“疫”中的“夫妻檔”|共同的戰役,不同的戰場

除過對普通群眾的教育引導,他還要求司法所管理的社區矯正人員每天在微信群中上報活動軌跡和近期思想動態,經常性視頻互動。對前來司法所申請調解的群眾,也主動介入引導,將許多矛盾就地化解在了萌芽狀態。

在這31天中,面臨家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他們確實擔心老人如何購買生活用品、孩子是否想念父母,但他們更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先有我們祖國的"大家",才有我們自己的"小家"。(記者 韓永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