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種四周圍起來、板上有洞的老凳子是用來做什麼的?能說出名字嗎?

齋行者


哈哈哈哈,這是你小時候坐過吧[大笑][大笑][大笑][呲牙][呲牙][呲牙][捂臉][捂臉][捂臉]


河南錢幣收藏


這可是個老物件兒,留著吧,興許再過些年,還能當件近代文物賣出去。

這就是老年間小孩子用的“寶寶椅”,前面的橫棍兒是為了擋住坐在椅子上孩子,不讓其掉下來。

中間那個窟窿,自然是為便於坐在椅上上的小朋友們大小便而刻意設計的。

老年間的小孩子不像今天這麼高質量照顧,沒有紙尿褲,穿的無一例外都是開襠褲。現在很多地方的小孩子小時候仍穿著開襠褲,方便其便溺。

這個窟窿的設計很科學,小朋友如果想要大小便,順著窟窿就掉下來。若是家裡養條狗,不用人喊,聞著聞兒就跑過來,大人都不用收拾,狗狗用舌頭就給收拾乾淨了。

這種椅子我還見過一種可以拆解的,而且下面是活板,可以根據年齡不同而放置窟窿大小不同的板子,很是有些技術含量。

所以說老祖宗的智慧是無窮盡的,也是非常有創意的。


大獅


這個物件本地叫“車椅子"或“家椅子",四十年前農村家戶人家普遍都有,我們坐過,兒女們也坐過。進入新世紀以後見得少了。中間這個圓圈是有固定尺寸的,一般二十三公分,即七寸的直徑。小了娃兒放不下去,有點卡,大了小孩的胳膊和全身都放下去了,容易溜到底下。圓圈朝前的方位上有一根圓棍和坐板相接,小孩的胯騎在中間。為什麼有如此物件呢,就是方便婦女做其它家務活,如果抱著小孩就會什麼事也做不成了。如果不對,請指正。


嚴汝祥


是個小孩子的凳子,怕摔下來,我有一個比這個升級一點的,也是純木的,還有輪子,可以推!櫸木做的。



笑顏如花開


這個是古代兒童椅,古代至近代一直在沿用的。在偏遠一些地區,恐怕到現在還是在使用。

但是總的來說恐怕已經只能在博物館,民俗館裡見到了。

古人生活艱辛,整日勞作不一定能溫飽。要如現在父母一樣關注孩子是天方夜譚了。

儘管如此,父母還是要盡最大努力延續後代。兒童椅子使用中完善。四條椅腳明顯向外伸展,求得椅子平穩。椅子重心特意放低,保證椅子不會翻。

由於父母出去往往要半天,放在如此椅子上比較放心,前面一橫杆,跑不了,可以在有限的範圍裡活動。前面有為了排出小便的溝槽,中間有應付大便的孔洞。可謂用心良苦。

此物十年二十年後當成珍貴物品。


聿遠


這種木椅是解放後的東西,它是兒童座椅。

當時的父母在田頭勞作,孩子無人帶領,父母就把這種椅子搬到田頭樹底下,把孩子往裡面一放,父母可以勞動,孩子這樣坐著也安全。不過,這種木椅只能坐小一點的孩子。


方姐


我們這裡叫嘎椅子,把小孩放在裡面,非常安全,餵飯,學站立,很適用,一般小孩做週歲時,外婆就請木工做一把送給外甥,因此叫嘎椅子。


火娃141027896



玉見沈華


是不是老一輩人照顧癱瘓人員大便的座椅?類似於今天的馬桶!見過有人用太師椅的,在坐板上鑿個洞,病人坐在上面,四周有依靠,


快樂988


我們這裡叫:轎轎,農村基本2000年以前出生的基本都座過,現在很少了,都是小推車或者嬰兒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