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沒有七彩的燈,沒有醉人的酒,我們在月光下,跳一曲跳一曲DISCO,DISCO!"

標誌性爆炸短髮,紅色復古喇叭褲,跳著全網最流行的抖肩舞,舞臺中的女歌手閃亮登場。

自帶電音一開嗓,全場沸騰。

她就是張薔——永遠的DISCO女王!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張薔

01

張薔1967年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她的母親在中國電影樂團交響樂隊當小提琴手。在她音樂啟蒙路上,母親可謂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薔從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和鋼琴,母親手把手的教她古典音樂樂理知識,敦促她勤學苦練,有演出的日子也帶著她去現場觀摩。

對於音樂現場,張薔從小就喜歡,她性格外放,從不怯場。但小提琴的學習尤其古典音樂讓她有些興致索然。相比較之下,她更加喜歡歐美、港臺的流行音樂。80年代初期,港臺歌手鳳飛飛、劉文正都是他崇拜的偶像。

得知她的趣向,嚴肅的母親是反對的。但這種反對並沒有對張薔產生什麼作用,她雖然對未來音樂走向彷徨,但卻不願意改變自己的音樂趣向,私底下存錢去買盜版磁帶回來聽。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青年時代的張薔

真正讓母親改觀對流行音樂改變看法的事情,是在她交響樂團之中,也開始小範圍的組織樂隊玩流行音樂。架子鼓伴奏讓這位古典小提琴手敏銳的察覺到流行音樂來勢洶洶,勢必要成為音樂的主流。

這個時候,張薔的母親不僅不再反對她學習流行音樂,反而鼓勵張薔跟著同事組的小樂隊去歷練和表演。

1983年,母親為正在海淀區205中學讀高一的張薔報名參加了青年歌手大賽,她的參賽作品是卡朋特樂隊的《什錦菜》。她的嗓子很特別,曲子風格也與其他選手大不相同,在當時確實惹起了一些關注,但是並沒有獲獎。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對於流行音樂的接受度還不高,甚至還有些"靡靡之音"的流言蜚語,正因為她的特立獨行讓她沒有得到評委的認可。

02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6歲的張薔雖然與青歌賽擦身而過,但她的獨特引起了一位特立獨行的流行音樂人林述泰的注意。林述泰是二胡演奏家,正兒八經科班出身,但在火熱的80年代勇敢的轉型進入流行音樂,主要為音像公司做編曲。

張薔在茶座駐場的時候,林述泰問她想不想出專輯。16歲的張薔受寵若驚,甚至覺得他會不會是騙子。很快林述泰讓她相信一切都不是幻想,第一張專輯主要做翻唱,曲目由張薔自己定,林述泰負責給她填詞、編曲以及後期製作。

專輯封面的造型是張薔和母親一起設計並動手:"我看到芭疤拉·史翠珊在一個電影裡的造型,很喜歡,我就去嘗試。我把筷子弄折了,用洗相紙裹住頭髮,塗上威娜寶香波燙了個爆炸頭。"這個髮型從此固定下來,成為張薔的形象標誌。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青年時期張薔

這張專輯《東京之夜》在1985年銷量突破250萬張,此時她剛剛18歲。張薔的成功是一鼓作氣的,接二連三出的專輯都得到了熱賣。縱觀80年代的音樂市場,張薔累積2000多萬張的銷量。

誇張的說一句,如果去掉張薔的音樂,整個流行音樂的半壁江山就不見了。

03

80年代,張薔無疑是流行音樂樂壇中"最閃亮的星"。但她對於榮耀的感觸不大,即便她被評為了全球最受歡迎女歌手,登上了時代週刊的封面。對她觸動更深的反而是市場對流行音樂的接受程度。

用張薔自己的話來說,她對堅持自己的演唱風格而感到驕傲。當時,主流的流行音樂都是從模仿港臺開始的,大多數歌手都在學習鄧麗君以及臺灣校園歌手的歌路,走的是純情情歌的路線。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而張薔卻堅信自己的念頭,80年代的年輕人內心是狂熱而奔放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火在燃燒。所以,她沒有選擇主流方向,而是堅持自己敏銳的音樂直覺。

但人生是持續的,每一個階段對人生的解讀都不盡相同。年少成名固然會給人生帶來很大的成就感,但也會讓人去追尋自己得不到的東西。

她是個感情充沛的女歌手,她有自由的靈魂,以及夠多的財富。這一切都構成了這個年輕成功又富有的女孩去追求愛情。

她遠赴澳大利亞,淡出流行樂壇,1988年回國後便迅速結婚生子。從此張薔變成了中國流行音樂裡的一個傳說,大街小巷仍舊播放著曾經的火熱之歌,但她卻很少在出現在媒體的鏡頭之內。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她在家相夫教子,閒來無事便去逛街購物,日子波瀾不驚,但也有著誰也不能窺探,誰也無法述說的煩惱。

當外界都在以為張薔從此過上了恬靜淡薄名利的生活的時候,一紙離婚書讓她再次成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1996年,張薔結束了和丈夫的九年婚姻關係,在結婚之前,他們戀愛了接近5年。識於微時的青梅竹馬,最終斷送在了流年手中。

如同當年勇敢選擇不同於常人的風格一樣, 在婚姻關係上,張薔超越了當時的許多女性。

她做回了張女士,但卻沒有再次回到流行樂壇之中,雖然出了幾張專輯,但反響平平。因為此時,內地樂壇已經湧起了許多優秀的歌手,諸如王菲,那英等等,那是更加主流的歌手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此時的她明白了一個道理:音樂與她就是記錄人生的,因為現在不管用任何 方式都回不去到過去,包括樂手、樂器、錄音室的狀況,以及年紀,所以音樂是用來記錄歷史的。

在30歲這樣成熟的年紀,她選擇了沉澱自己。她迴歸了音樂,但她不再用成名來去規劃自己的目的,她更想去享受音樂給她帶來的人生歡樂、境遇。

04

在30歲到40歲的歲月裡,張薔的生活十分簡單,偶爾參加音樂活動、公益晚會。大多的時候都是在到處玩,安靜的時候她就在家一個人聽喜歡的音樂。

她的心理,從來沒有把音樂從生活與命運隔離,她總覺得,她只是在沉澱自己,豐盈自己的內心。

安靜下來並不是代表無聲無息,而是在準備下一次更大的爆發。

2013年,張薔和摩登天空簽約,在年輕人所追捧的草莓音樂節上大放異彩。她沒有想到,數年之後,還會有這麼多年輕人喜歡她的音樂,還會有這麼多靈魂會在她的歌聲裡搖擺。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張薔在草莓音樂節

草莓音樂節上張薔和新褲子樂隊合作表演十分成功,順理成章造就了《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這張專輯的橫空出世。

張薔:有幸經歷那個為理想而奮鬥,為愛情而犧牲的搖滾黃金80年代

專輯出來後獲得了90後乃至00後的追捧和喜歡。

此時張薔已經45歲了,但她的音樂新生活彷彿才剛剛重生。

現在的她在唱搖滾的時候,已經變得很隨意了,站在那裡,隨心的唱,享受歡呼和掌聲。

一切彷彿和從前一樣,一切又好像和從前不一樣,但始終不變的是,她仍舊那樣堅持音樂是永不褪色的人生記錄者。

無論她是否還是當紅,對於音樂,她的態度反而更加珍惜和享受。

2020年B站跨年晚會結束後,張薔這個名字再次成為全網絡的熱詞。

關於這個名字,對於不熟悉她的人而言,可能會在聽完她的歌后,恍然大悟的說一句"原來這首歌就是她唱的啊"。

對於熟悉她的人來說,例如我樓下賣水果的70後老闆娘就說:張薔是我的青春,是我的偶像,怎麼年輕人也喜歡她的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